在偏离常识轨道时,我们都需要用敬畏常识的办法,把它摆正。有可能是常识的对,也有可能是常识的错,但我们必须告别是非搅和的错乱。
------------------------------------------------------
网络时代出现了一个经常性现象:在某些热点事件中,官方有关方面在公布某些 “权威说法”的时候,经常遭遇各个角度的怀疑与质疑,老百姓颇有点“老不信”的习惯。
比如,最近网友爆料吉林一中学全体学生疑甲醛中毒出现咳嗽、恶心、呕吐等症状,当地官方的回应是“甲醛检测合格”,网友想不通了,合格怎么会出现这种群体症状?还有去年南京宝马撞车事故肇事司机被鉴定为“作案时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遭遇网上一片质疑与嘲讽。5月10日的最新消息是: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判定,对被告人作案时的刑事责任能力进行重新鉴定。
自认为权威的说法经常遭遇网民质疑,“有关方面”可能会很不爽,也经常听到官员指责媒体和网络“揪着不放是恶意炒作”。但如果梳理一起起“老不信”事件会发现一个共同特点:网民们的怀疑,通常是基于常识与生活逻辑,越是反常态、反逻辑、反经验的结论,激起的非议之声就越大。而以往多起最终被证伪的“反常识”事件,也加剧了“此事定有蹊跷”的怀疑。
纠结之处在于:网民确实习惯以经验和常识作判断,但现实生活确实经常会有反常识、非常规的事情发生;有些事件的概率之低,确实会巧合到让你无法相信的地步。
官方需要循着常识轨道提供更充分的事实,才能说服网络围观中的“老不信”。掌握了真相还不够,还必须让真相以可信方式传播出去。网络围观经常立体式、多角度、全方位地“解剖”一件事,一个疑点都会催生一个个想象,发酵出一串串故事,传播力度大得惊人。官方确实需要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可这种独立、客观、权威,是胜于雄辩的事实塑造出来的。
常识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可以成为一个正常社会的基点,成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标线,成为大家共享的价值信仰。在偏离常识轨道时,我们都需要用敬畏常识的办法,把它摆正。有可能是常识的对,也有可能是常识的错,但我们必须告别是非搅和的错乱。
“循着常识的标线”,是最短的那一条路。甲醛检测合格,那么什么导致了学生全体性咳嗽呕吐,总不能全校学生同一天感冒吧?“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要证明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极小概率的爆发,谁来鉴定才能让大家信服?没有人可以简单否定官方的努力,而是说,官方在当下的社会舆论环境中,应该懂得如何更努力。
“官方”的特点,是可以调动更多资源,掌握更权威的渠道,从而最早地接近真相。而这种“真相”的阳光,需要照耀到现实的土壤上,需要照耀到每一个“老不信”的心里,让不明真相的群众越来越少,让活得明白的人越来越多——尤其当自己作为一个角色卷入时,更是考验耐心与智慧。
普沙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