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女儿就读的珠江路小学要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合并时,家长王卉很意外,“没想到还能上老牌名校,很开心”。
近几年南京市开展的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工作在步步推进。2013年,南京市出台《关于优化全市中小学布局的指导意见》,通过名校办分校、名校托管薄弱学校、开展教育联盟、办学联合体、新建优质幼儿园等方式,不断整合全市的优质教育资源。
3年来,南京市新开办名校分校49所,名校托管薄弱学校99所,名校兼并弱校21所,新增省优质幼儿园157所,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已达80%。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差异化融合带来新的碰撞和生长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是创办于1902年的百年名校。2014年该校与珠江路小学合并,引起社会关注。
在听到儿子的学校要合并珠江路小学时,顾婷有些担忧,“两校合并后教师间的流动会不会对教学质量有影响?”
“两校合并不会稀释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余颖看来,两所有很大差异的学校融合之后,带来更多的是一种新的碰撞和生长。
作为江苏省特级教师,余颖一直关注教师队伍的培养。在她看来,合并前,本校教师个人能力强,习惯单兵作战,而珠江路小学的教师则注重团队合作,互相扶持。
合并后,两校的教师有了更多的交集,学校开展教师微团队建设,让每个教师开展交流互补,互信互助。
姚梅原是珠江路小学教师,两校合并后,她被安排到本部教学。现在,学校每周都有一名特级教师来开展教学培训,姚梅也加入了教师微团队,与骨干教师共同开展研究,分享成果,每年还有一次外出培训的机会。
有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南京市紫东实验学校,近年来迎来了一批又一批优质的师资力量。
2014年,学校被江苏省省级示范初中南京市科利华中学托管,两校共同开展教研、培训活动,教师流动比例超过15%。
现在,该校初中部的学科教育已经在区调研中名列前茅,小学部也赶上了区中等学校水平。
名校兼并弱校、名校托管弱校是南京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手段,通过城区热点学校兼并薄弱学校、名校对郊区农村学校实行委托管理、名校输出管理团队与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等方式,均衡教育资源。
因地制宜办学 优质教育资源融合提升
从新建办学时的一个年级3个班、110名学生17名教师,到如今3个年级24个班,900多名学生82名教师,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校长程根宝,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历程。
程根宝从教30多年,是南京一中物理学科的高级教师。8年前,他带着本校的3名骨干教师,挑起了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教育工作的大梁。
作为南京市实施教育跨江发展战略、名校过江初中第一校,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在2008年的秋天建成开学,是南京市教育统筹协调发展的一个缩影。
朱红玉是学校第一批派去本部学校进行顶岗置换学习的教师,原本只会对学生多次强调易错学习点的她,现在学会了放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短短3年,28岁的她成了学校数学教研组组长。
名校办分校,分校与名校之间融合发展,有的分校成为名校后,帮扶本地区薄弱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放大效应凸显。
鼓楼区银城小学成为名校后,兼并了附近相对薄弱的小学;建邺区新城初中成为全市初中第一梯队学校后,与新建的两所分校进行合作办学,使优质教育资源融合提升,产生连锁效应。
此外,南京市还通过校园联盟,集团办学、名校共同体等方式,解决各区内教育水平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力度。目前,全市联盟性的办学集团共有15个,今后还会有更多学校进行合并或加入学校联盟。
“三驾马车”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发展
来南京打工的张艳红对儿子就读的周里幼儿园很满意,“干净、整洁、玩具特别多”。在她看来,每月只要交100多元的伙食费,就能让孩子享受公办教育资源,家里还能省不少学费开销。
为了让更多百姓享受到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十二五”以来,南京市实施学前教育“增量、提优、普惠”三项工程,市区政府配套奖励经费,鼓励新改扩建幼儿园、增加学位;提升学前教育水平;降低入园成本,发展民办惠民幼儿园。
周里幼儿园位于江宁区秣陵街道,是该街道中心幼儿园的3个分园之一,40%的学生来自外来务工家庭。
2014年扩建前,园里只有两个班,不到60名学生,没有食堂,户外活动场地与周边居民的菜地隔着一条浅水沟。
为推进城乡学前教育服务均等化,南京市政府出台文件,重点从园舍改造、环境建设和设备添置方面改善各区办园点办园条件。市级财政对达到标准的建园点,按园配不少于10万元、班配不少于两万元,每年每个班给予6000元的运行经费补助。目前,南京市150个农村办园点全部达到市定建设新标准。
现在,周里幼儿园有4个独立教室,游戏设备丰富,200平方米的户外场地铺上了胶垫、草皮,配有厨房、卫生间,多功能活动室、钢琴、多媒体等设备一应俱全。每周,中心幼儿园的骨干教师还会送教下乡,园里孩子也会定期去中心幼儿园结对互动。
对于众多外来务工家庭来说,更让他们觉得接地气的是,这一类的惠民幼儿园学费很低,办学正规,就学方便。
南京市2011年试行“幼儿助学券”,每人每年可减免2000元保育费,到2014年将其“转轨”为学前一年基本免费教育制度。
为降低幼儿入园成本,南京市大力发展民办惠民幼儿园,近两年共认定民办惠民园127所,新增民办惠民园学位3.1万多个,全市适龄幼儿在公办和民办惠民园就读比例从54.3%提高到78%以上。两年来,南京市级财政为此“埋单”超过5000万元。
此外,南京市级财政还设立“增量工程”专项奖补资金,按每班20万~40万元标准,分别对新改扩建达省优质园标准的幼儿园给予经费补助。对新认定为省市优质园的公办幼儿园和民办惠民园,每所分别奖补60万元和35万元。目前,全市新增省优质幼儿园157所,新增达省优质园标准的幼儿学位7.4万个。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