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代表着中国职业院校学生顶尖水准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各路技能高手在此过招,胜负高下只在毫厘之间。
今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有身经百战的万名“国手”站在赛场上。他们经历了无数枯燥又艰苦的训练,从成百上千次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赢得了全国大赛的入场券。数控车床、现代化电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他们手中熟稔操纵着的“兵器”同样代表着行业的最高标准,经过几个小时的精心打磨,一个个“无限接近完美”的成品在他们手中诞生。
高手要做的,是让误差小一点、再小一点,甚至为0.01毫米的微小差别不断较真儿。事实上,这个仅为一根头发丝直径1/5的误差区间,区隔出的不仅是胜负,更是作为一名匠人的匠心——追求极致、精益求精。
热爱与专注
来自天津机电工艺学院的天津小伙儿王孝森,很享受这个追求“无限接近完美”的过程。他已经记不清楚,为了将0.03毫米的误差再缩小0.01毫米,自己到底花了多少时间去练习。
长达4个半小时的数控加工技术(数控车)比赛,他连口水都想不起来喝,“感觉完全钻进去了,时间倏地一下就过去了。”从电脑编程、选择刀具、动手打磨……一件长150毫米、宽80毫米的异型工件上隐含了上百个尺寸数据,任何一个数据出错就直接变成为废品,而每一个数据的工差不能超过0.02毫米。
“这个要求比以前又提高了0.01毫米,是与世界技能大赛水平对接的。”王孝森的指导老师臧成阳对大赛再熟悉不过了。他是2008年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车床的一等奖获得者,次年,他又拿下大赛该项目的一等奖第一名。也是凭着大赛漂亮的成绩单,他留在母校成了技术“名师”。大赛开办了9年,他眼看着这些年,大赛不断推动着职业教育改革的车轮一路向前。
他回忆,2008年那会儿,数控车床在国内并不普及,很多选手甚至都不能完成比赛要求的任务,“现在85%的选手都能做出来,关键就看谁完成得更精准、更完美”。
这些年,瞄准行业和产业发展的技能大赛也在不断修订规则,技术不断提升、设备不断翻新,对选手的要求也越发严格,“以前,按照国家技术等级的七级标准要求,工差范围在0.03毫米,特别是长度,原来工差可以允许到0.1毫米;现在调整为六级,工差必须控制在0.02毫米”。
哪怕再细微的工艺提升,在专注于机械加工专业的王孝森看来,都意味着更长时间的训练,这不仅是对体力和脑力的考验,更是对整体意志的锤炼。他常常在数控车床的车间里一待就是一整天,为了矫正工件上的某一个数据,他能连续十几个小时泡在车床前反复尝试,直到得出正确的结果,“苦肯定是苦的,但眼看着自己做出的产品越来越好,特别有成就感”。
天津机电工艺学院党委书记王千文常常在晚上八九点下班时,还看见数控实训车间灯火通明,里面只有臧成阳和王孝森师徒二人在车床前忙碌的身影。“对从事的专业首先要非常热爱,只有热爱才能更加专注,而只有专注才能做出精品。”王千文说,希望学生把自己做出的每一个产品都看成艺术品,“不仅是技艺有多高,还要融入了感情的才是精品”。
大赛对品质精益求精的追求,也直接影响着职业学校平日里的教学和考核方式。“我们对学生的考核非常严格,要么得100分,要么就是0分。”王千文解释说,职业学校培养的是未来的大国工匠,他们生产出来的每个工件都要看成一件产品,误差哪怕超过规定的0.01毫米,都直接列为废品。她用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种严苛的考评方式,“你看我们平时用的手机壳都是严丝合缝的,哪怕差一点点就装不上去,就是必须被淘汰的废品。”因此,在这所学校,学生是否能毕业不是老师说了算,而是企业派专家来设置考评标准,完全按照企业的标准评价学生的技术水平。
臧成阳看中了18岁的王孝森身上有一种同龄人少有的沉静,“人品好,做事专注,爱钻研,不怕吃苦。”这些就是臧成阳眼中,一名未来工匠级的数控技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一般来讲,技术好的人很容易骄傲,我当学生时拿了冠军也会有点得意。”臧成阳说,但要当一名优秀的技师,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心态,一方面能不断地虚心向很多人学到更多技术,更重要的是能沉得下心来,把手里的事做到极致。
大赛结束传来喜讯:王孝森获得数控车中职组一等奖。
敬畏与规则
“速度慢一点,让工艺再漂亮一些。”刚刚走下赛场,来自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三年级的陈聪还在琢磨,刚才自己的硬件接线环节,是不是实现了工艺与时间效率的完美平衡。
这是今年大赛一个最直观的变化,关注“德技并重”。90%以上的赛项都将职业素养纳入考核范围。化工生产技术赛项,甚至将是否按规范操作作为一票否决条件。
陈聪参加的是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的比赛,“以前就看结果,系统完成功能要求就行了,现在对走线是否美观、清晰,甚至操作是否规范,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电气与能源学院院长汤晓华教授介绍说。
接一根电线,一个看上去最简单的动作,其实含有近10个具体要求。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组裁判长雷云涛感叹,“中国学生技能水平越来越高,而在职业素养和规范方面,仍显不足。”他同时也是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队专家组组长。他分析,今年大赛的评分细则有20~30项变化,从赛制到专业技术到要求,都更贴近企业的实际操作的需求。最大的变化,在于更注重考察的过程,对工艺流程、操作规范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加大了得分比重。“以前选手完成了,无论过程如何,就能得分。今年则不行,你虽然做出来了,但没按照操作规范,或者违反相关职业规定了,能扣40~50分。”
而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高级工程师宋放之作为机加工组裁判长,则观察到另一个细节。5月10日上午的比赛现场,来了很多参观者,其中,最守规矩的是日本人,他们是日本一家电装电机企业的代表。作为参观者,每个人都穿着规范的工装、防杂鞋和戴着防护眼镜,“他们这种对规章制度的严格遵守,对职业始终保持一种敬畏感,最终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穿工装、防杂鞋和戴防护镜、量具摆放整齐,这些看似最基本的操作规范,直到现在,在一些职业院校的学生中,还是做不到。宋放之说,从2014年起,大赛开始把职业规范纳入考核,这才一点点把这些最基本的职业素养要求传递到学生中去。“用了3年时间才做到。第一年提出要求时,大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到了第二年,还是有少数学生不知道,今年基本上全能做到了”。
在宋放之眼中,这就是通过大赛传递出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不仅是对产品,还有人的职业素养。
然而这并不容易。“跟扭转中国式过马路一样,很难,需要整体素质的提高。”宋放之坦言,大赛传递出来的精神,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才能最终落实到每一个普通的学生身上。而实现人人对职业和工作保持一种尊重和敬畏的态度,则更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整体提升。
“把心静下来,哪怕慢一点,也要追求做到极致。”三菱电机自动化工程师黄铭作为大赛专家谈到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在日本,很小的寿司店能经营上百年,就是这种静得下心的态度。”他认为,对一个企业而言,员工对职业的这个态度是最重要的,哪怕慢一点,进步小一点,但始终在一点点努力追求极致。
创新与合作
对陈聪而言,完成比赛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他需要和自己的搭档共同商量,探讨两个人都认可的解决方案,最终一同完成。他负责实际操作,搭档负责编程,每一项都需要两人默契地协作,才能拿到高分。
据统计,今年大赛64%的赛项注重团队合作的团体比赛。与此同时,对选手的创新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更加注重创新创意,40%的赛项加强了这方面的考核权重,如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比赛内容包括“数据采集、建模与创新设计”和“创新产品加工、装配验证”两部分,重点考核参赛选手的自由创新能力。
“电气控制在实践中运用的领域非常广,如物流仓储、包装塑料、污水处理、金属锻造等。”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电气与能源学院老师张志利说,学校的教学往往都是单一的设置,而大赛则是多方面技术的综合。“如何把技术人才转变为创新人才,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与以前的大赛单纯强调熟练的技术技能不同,现在的胜者必须要具有创新的思维,能够把所学的技术运用得更广泛。“既要能钻得进去,又要有创新融合的能力,随着技术的快速升级,只专不广的人才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一个材料的变化,也让今年数控车床赛项的难度加大了。“以往是以钢作为切割材料,今年变成了铝合金。”宋放之说,这个材料的变化实际上对选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铝合金容易切割,但变形量比钢大,受到温度、加持力等外界因素的影响都更大,加工过程要复杂得多。”他认为,这就是从企业选拔人才的角度设置的考题,“不是说我只会做某一种零件就行,没有人能把所有零件都做一遍,那么人才是什么,就是要有应变和创新能力,无论材料如何变化,都能快速找到解决方案,做出精益求精的产品。”
在一套智能制造微缩生产线设备前,汤晓华说,这些瞄准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智能制造设备,如今已经直接搬进赛场,也走进职业学校的课堂,“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归根到底,人才是最重要的”。
而那种对极致的不断追求,那种对职业的敬重和对品质的坚守,差别往往就在那0.01毫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