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评上教授、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长江学者……如此多荣誉赋予一个“80后”海归令人炫目的光环。但面对面采访中,这个学术“大牛”却像邻家男孩一样阳光、腼腆,“国家给了这么好的平台,没有理由做不出成绩!”
他是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欣然,2011年在美国做完博士后,选择回国工作。对于原创科研,这个35岁的青年海归有着近乎痴迷的认真和严谨。
“21世纪科研,最大的机遇在中国”
王欣然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戴宏杰的学生,在校期间表现优异,也有机会在美国找到一份不错的教职。但他还是选择回国,因为他坚信“21世纪科研,最大的机遇在中国”。
“我做出回国的决定其实没有多少犹豫。”这个年轻的博导说,中国提出“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对于一个立志搞科研的人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更重要的是,我在国外感觉不踏实,回国后才有归属感。”
王欣然说,他在斯坦福大学读博期间,用的设备很多都是工业界捐赠的淘汰下来的设备。如今,他的实验室新购买的设备,都是全世界最先进的。“现在国内的科研条件,尤其是硬件,绝不比国外差,很多地方还更好。”
国家的政策关怀也让他倍感温暖。王欣然一回国就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国家和学校配套了600万元科研经费,还帮助解决了住房、孩子上学等生活问题,让他可以心无旁骛做科研。
“研究对象越薄,对科研厚度的要求越高”
随着硅基集成电路逼近极限,寻找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原理成为世界科研热点。一直从事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研发的王欣然,无疑站在了时代潮头。
“二维材料的厚度只有一个纳米左右,相当于一张纸厚度的十万分之一。”通过实验室的显微镜和显示屏,王欣然给记者展示研制出的新型二维层状半导体材料——硫化钼。他的实验室用这种材料做成的晶体管,运行速度达到同类材料的世界最高水平。
整天和“超薄”的二维材料打交道,王欣然对科研的“厚度”却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每周,他都带领团队成员梳理分析世界研究的最新进展,讨论研究方向。而对于实验的每一个数据,论文的每一个单词,他都反复核算,确保无误。
在生活中,王欣然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老王”,师生常常一起吃饭,一块打羽毛球。但只要涉及科研,他立即就会变身为严肃的“王教授”,对每一个数据和细节都有近乎苛刻的要求。
“生活中可以放松,但科研时必须严谨。”王欣然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的7年学习经历,让他养成了严格的学术规范和态度。
回国短短5年,王欣然带领团队在《自然》子刊、《物理评论快报》、《先进材料》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30余篇论文,被美国物理学会、自然出版集团等进行专题报道,至今仍保持着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开关比的世界纪录。
一次意外尝试,激发原创科研
对科学的严谨并不意味着失去探索未知的勇气。王欣然回国初期,由于研究方向在国内是空白、新购设备还没到位,他和三个学生靠着“蹭设备”做实验,在二维有机半导体方面的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
科学界研究的二维材料长期集中在无机领域。为了取得竞争优势,王欣然在研究中引入有机材料,最初的打算是把有机材料生长到石墨烯表面。但实验中,他们意外发现,一些有机材料的生长比他们预想的“更有意思”,通过一种气相生长方式,可以生长成只有一个纳米厚的单层。由这种新型二维有机材料制造的晶体管,核心指标达到国际领先。
这次意外发现让他们对二维半导体材料的研究从无机拓展到有机。2014年,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子刊,引起世界关注。2015年,美国国防部立项重点研究二维有机材料。
王欣然的原创科研还在不断拓展。“最新的研究方向是柔性电子学,比如可穿戴人体健康监测设备。”这个执著创新的山东小伙透露,目前,他们正在尝试把电子器件做在很软的橡胶上,厚度只有零点几毫米,完全贴合皮肤,可通过体温、汗液等实时监控人体健康状况。
新华社南京5月24日电
新华社记者 凌军辉 朱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