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6月02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当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

改革改到自己头上 八连官兵这样面对

杜善国 李祥辉 特约记者 王军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6月02日   11 版)

    今年2月底,中央军委一道命令,某通信团三营八连与团队一起划归北部战区。官兵们憋着一股劲儿,努力补短板、强弱项,培育新型战斗力,连队发展终于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肩负通信作战保障重任的八连,在44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7次军队改革、6次重组整编、4易连队名称的考验,他们始终努力跑好强军兴军历史接力赛中自己这一棒,1次荣立集体二等功、5次荣立集体三等功,6次被原沈阳军区司令部树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 

    面对的是考验,彰显的是忠诚

    改革,让八连花名册上的人名常常发生变化,但从未变化的是八连的忠诚。

    那一年,八连从地缆六连更名为鞍山分站,并转隶到原沈阳军区第一通信总站,连队的7个小组也必须撤编,这让很多人心里不是滋味,个别人还说出“撂挑子不干了”的气话。

    “咱们连再这么下去,人心就散了。”看到大家这样的精神状态,牛棚沟小组、大西沟小组和南马峪小组的3名组长坐不住了。

    说起这次改革,受冲击最大的就是这3个小组。它们是团里的典型,也最出人才。如果没有这次改革,3名小组长都有机会提干,而组员也都有机会当骨干。

    面对改革大考,尽管个人成长进步受到了影响,但他们“听党话、跟党走”的赤胆忠心始终未改。在征得连长、指导员同意后,他们联名贴出“请战书”:“我们向自己的个人利益和私欲发起挑战……我们保证:一、党叫干啥就干啥,不怀二心二话……”落款是3个小组45名战士的签名和手印。

    在这次改革中,八连有3名干部恋恋不舍地脱下军装,有16名官兵服从安排离开了连队。

    “改革需要留我,我留,而且留下好技术;改革需要我走,我走,而且走出好作风。”八连第八任连长冯友山的事迹,激励着连队一代代官兵。

    冯友山连长任职期满时,正赶上部队改革裁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他感到自己难有提升机会,但考虑到连队下辖的小组刚刚改编为站,很多工作还离不开他,这个关口说什么也不能走。于是,他放弃行政职务,转为技术工程师继续留在八连作贡献。

    5年后,部队编制体制调整,冯友山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此时的通信传输方式,已经彻底由明缆、地缆转化为光缆,以往练就的一身绝活已无用武之地,冯友山感到“此时走也是对改革强军作贡献”。这一次,他毅然决然选择了离开。

    八连所在团政委姚永俊说,44年来,八连先后有34名干部在改革中脱下军装,有13名战士因改革失去提干机会。他们中没有一人同组织讨价还价,没有一人因发展受限影响任务完成,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党忠诚的誓言。

    优化的是结构,激发的是活力

    38前年的盛夏,八连第二次重组整编,从辽阳县搬迁至鞍山市,更名为鞍山分站。这次,八连增加一个机务站,维护的线路增加了100多公里,但人数却减少了三分之一。

    困难当前,八连党支部一班人感觉“压力山大”。因为他们刚刚经历搬迁、班子调整和人员调换,各项建设起色不大,党支部被上级评定为“三类支部”。

    不甘落后的八连官兵为改变现状,立即展开一场 “逆袭之旅”。连队支部班子先在帐篷里召开支委会,确定了3年规划:第一年抓基建和执勤,第二年强班子带队伍,第三年促进建设水平全面跃升。

    有了蓝图,立即行动。经过两年多精准施策,八连尽显结构优化的优势,跨入先进行列。他们还乘胜追击,组织精兵强将大胆探索实践坑道管理新手段,形成的先进经验受到原沈阳军区通信部通报表彰,原总参通信部还在连队召开了全军坑道管理现场会。

    战士宋磊在八连当兵期间赶上3次重组整编,每次都面临换岗转型,每次都成功转型。

    当炊事员,参加军区司令部直属单位炊事比武,他过关斩将,勇夺金牌,“宋大厨”的美誉香飘军营内外。

    进入坑道执勤,当会议系统保障值班员,他边执勤边钻研业务,既跟专家学,又跟标兵练,很快成长为“业务大拿”。

    转岗到外线,干起光缆接续的工作,他一年内不断刷新连队在光缆熔接专业上的新高度。参加全团比武竞赛,他一举夺得会议要素和光缆接续两个项目的冠军,成为全团第一人。因为表现突出,宋磊赢得了士兵保送入学的机会,如今已跨入军官行列。

    在一次次改革大考中,一代代八连官兵不断书写精彩、创造辉煌。近年来,连队年均化解各类线路隐患60余处,受领全军大型演习、军委首长下部队检查等重大通信保障任务20余次,完成设备扩容、线路改迁等大项工程建设任务10余项,均无一差错,连队赢得了“利刃尖刀”的美誉。

    更新的是装备,升级的是能力

    2012年7月,八连所在的第三通信总站整编为第四通信团,陆续换发一批新装备。在连队鞍山站,新装备刚到,全站人员就搬着行李钻进了机房。白天练操作,晚上学理论,想尽办法求教,抓紧点滴实践。

    几名骨干针对新设备光口密度大、数量多的难题,对照书本一次次进行数据调试;为熟练掌握字母缩写的部件名称,他们在纸上写了不下百遍……经过不懈努力,3本实用易懂的操作手册诞生,官兵们借此打破全团多项纪录,连队官兵成为新装备专业训练的“领头羊”。

    在零骨干、零资料、零借鉴的情况下,八连官兵仅用8个月,就攻克各类技术难题200多项,扎扎实实地进行千余次安装、对接、调试,破天荒地建立起首个光信号模拟通信数据库,绘制出完整的设备开通流程图,成为全军固定通信分队光缆建设的先行者,他们的经验做法在全军推广应用。

    这些年,他们先后经历21次装备换代,每次都预先培养出一批小专家、小能人“领跑”,缩短新装备训练磨合周期半年以上,152名官兵在各项任务中受到上级表彰奖励。

    改变的是名称,永葆的是本色

    今年3月的一天,鞍山一家私营企业使用挖掘机在国防光缆旁大肆施工,八连正在巡线的列兵覃德访发现后立即予以制止。

    然而,这个老板没有停工,反以裁军为引子,企图用钞票买通覃德访。

    “少来这一套!这里绝对不能挖!”覃德访说,“你要继续挖,除非让挖掘机从我身上轧过去。”

    “你不怕他们真轧过去吗?”保住光缆后,班长问他。覃德访说:“这跟打仗一样,当兵的哪能害怕呢!”

    44年来,虽然多次整编减员、移防搬迁、名称改变,但八连始终以好作风好传统经受住了一次次历史考验。

    15年前,八连被改编为原沈阳军区第一通信总站五营十四连。这一年,连队奉命承办全军固定通信部(分)队光缆建设现场会。全连官兵先后攻克200多处技术难题,打响了通信换装第一枪,成为全军光缆固定台站建设的先行者。

    2008年冬天,当时连队合编为原沈阳军区第三通信总站三营八连不久,时任连队外线分队长、上士刘长何带队执行光缆割接任务。到达现场后,发现割接点恰好在一条已经冰冻的河中。

    见此情景,刘长何二话不说,脱下大衣,义无反顾地破冰跳入冰水中,一干就是20多分钟。上岸时,浑身上下几乎失去知觉,裤管被冻成了冰柱。

    “战场需要不畏死的冲锋,更需要有打得赢的管用招法。”每当有人问起此事,刘长何不是“回头看”,而是多了一些“向前看”,滔滔不绝地讲起连队官兵近年开创的一个又一个“先例”。

    2015年年初,团队聚焦联合作战体制改革给通信保障提出的“联训联保”新课题,作出对坑道进行信息化改造的决定,工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任务十分艰巨,谁第一个“吃螃蟹”?八连主动请缨:“我们先来!”

    连队官兵迎着困难上,仅用半年时间,就对鞍山站的现有坑道进行20余次信息技术改造,测量数据5000余组,制作数据手册30余份,通过统一信息编码、统一接口标准、统一交换格式等方法,建起上下联通、三军联通、军地联通的保障网,并探索出无线宽带抗毁重组、卫星隐蔽通信等保障方法,率先迈出“一线联三军,一键达末端”的通信保障新要求,实现联合通信保障从“连心”到“联芯”的历史性跨越。

改革改到自己头上 八连官兵这样面对
欧洲导弹防御系统部署到家门口,俄罗斯怎么办
“学员创客”琢磨出国家发明专利
与“狼群式”病毒作战
第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