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6月03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65.6%受访者建议完善全国儿童DNA数据库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品芝 实习生 陈少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6月03日   07 版)

    被拐卖儿童牵动着成千上万个家庭的心。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1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49.2%的受访者认为当下打击拐卖儿童工作开展得不错。其中,9.2%的受访者认为非常好。37.3%的受访者觉得工作开展得一般,10.2%的受访者认为不太好。 

    全职打拐志愿者、网友“上官正义”认为,经过各级公安机关、公益组织的关注参与,拐卖案件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但有一些非法分子借着打拐名义散播各种虚假信息,这种行径不仅浪费国家资源,也是对社会公信力的透支,导致社会对反拐信息的质疑和漠视。”“上官正义”强调,这需要我们民众理性、客观地分辨各种信息,不传播不实信息。

    调查显示,61.1%的受访者认为我国的打击拐卖儿童体系对拐卖儿童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57.8%的受访者觉得忽视了对买方市场的打压,54.0%的受访者感觉防拐知识宣传力度不够,50.8%的受访者认为各省部门缺乏联动,跨省缉捕困难,40.4%的受访者表示地方政府机关不作为,38.4%的受访者认为缺乏激励机制,打拐没有积极性,24.6%的受访者认为地方公安机关的人财物力不足,22.4%的受访者觉得民间行动收效甚微。

    广东省兴宁市的失踪儿童家长刘俊明认为,当下法律对拐卖行为的打击力度太轻,没有震慑力。刘俊明介绍,有时候收到线人消息,说有小孩很像我丢失的小孩,我们就会偷偷去了解、排查,但解救的话基本上很困难。“如果提前通知了派出所,等待审批需要很久,有时候也很难找到人。如果你单独去了,也未必解救得了。因为在一些农村地区,买孩子是默认的,大家的法律意识并不强,一听说外地人来找孩子,就全村出动。”刘俊明表示,碰到过很多这样的案例,家长去村里找,但是都被村民堵住了,车子也被砸了,还不让走,最后只能报警求助。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巡视员、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经过公安机关的高压严打,和相关部门的综合治理,目前拐卖儿童犯罪的总体犯案不多,所以没有必要恐慌。我们今后还会采取措施,继续严厉打击、严厉防范拐卖儿童犯罪,力争早日实现天下无拐,让群众安居乐业。

    陈士渠介绍,从法律上来讲,国家也在加大对拐卖行为的打击力度。目前刑法规定,拐卖妇女儿童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判处死刑。我本人赞成加大执法力度,发挥刑罚的震慑作用。另外,买方入刑也已于去年11月1日正式施行,这一措施也有利于减少买方需求,从源头上减少拐卖犯罪的发生。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反对拐卖人口行动计划(2013—2020年)》,确立了集预防、打击、救助和康复为一体的反拐工作长效机制,目前这一计划正在全面实施中。

    严防和打击拐卖儿童的犯罪行为,65.6%的受访者建议完善全国儿童DNA数据库,59.7%的受访者建议推动全民打拐,群防群治,57.0%的受访者希望建立儿童失踪预警机制与救助机制,56.7%的受访者希望国家健全打拐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42.9%的受访者表示应鼓励通过正规渠道办理收养手续,41.1%的受访者希望加强防拐知识宣传,32.6%的受访者建议畅通各地信息联动与合作渠道,26.0%的受访者建议强化地方干部问责机制。

    “要想从源头上遏制拐卖行为,光靠外界的推动还不够,还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上官正义”说,“拐卖案件不比其他犯罪案件,很多都没有犯罪现场,这无疑是对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联动、责任和后勤保障工作的一种挑战。” 

    “警方是打拐的主力,民众可以做到的就是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身边来历不明的孩子、提供相关线索、不参与买卖儿童的行为。‘全民打拐’不如‘全民反拐’。”“上官正义”认为,打拐意味着案件已经发生,这时候侦案的主力是公安机关,百姓的参与力量甚微。而防拐则不同,如果我们在案件没有发生前,就形成庞大密织的社会宣传网络,给那些有拐卖犯罪心理的人予以震慑,也许他们就会有所收敛,并打消部分的犯罪心理。

    陈士渠说,拐卖犯罪一旦发生,就有危害。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增强防拐、反拐意识,为实现天下无拐共同努力。

95.4%受访家长意识到家庭关系影响孩子人际交往
81.3%受访者对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有信心
65.6%受访者建议完善全国儿童DNA数据库
买方市场是导致拐卖儿童犯罪发生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