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6月0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先进理念助推职教发展 优秀文化彰显内涵特色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之路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6月07日   06 版)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综合性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2008年以“优秀”等次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5年通过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现有教职工657人,在校学生12500余人。

    学院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53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西安煤矿学校,60多年来,几代能源人凭着煤一样的坚强,火一般的热情,同舟共济,立足艰苦行业,咬紧牙关艰难办学,硬是凭着一股子不怕苦、不嫌累的“太阳石”精神,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历经坎坷,推动学院发展壮大。60多年的办学历史,凝练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烙着能源人的印记,散发着能源人的气息,陶冶着每一位能源人。

-----------------------------------------------------------------

    风雨磨砺 求索创新

    2001年9月,由原煤炭部国家级重点中专陕西煤炭工业学校、省部级重点中专西安煤炭卫生学校、陕西煤炭职工大学、陕西煤矿职工医科大学合并组建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在实现了多校区实质性合并与资源整合后,顺利跻身高等教育的序列,完成了由中专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变。

    学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动适应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积极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能力为本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密切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建设能源和医学类特色专业集群,强化社会服务能力,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双向促进与同步提升,增强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按照“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深化产教融合,突出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以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开展订单培养、煤矿及新能源从业人员培训、煤炭工程技术应用与服务、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等工作,服务陕西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能源化工、医疗卫生等相关领域,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建设与发展,实现了“人才培育有鲜明特色、专业品牌有竞争优势、社会服务有重要影响”的发展目标,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学院精神 凝心聚魂

    学院发展伴随着能源工业的波动而跌宕起伏。院徽“浴火凤凰”隐喻学院历经磨难在坎坷中重生的奋斗精神,是“浴火凤凰、新生恒大”学院精神的化身。深厚的煤缘,依依的煤情,永恒的煤魂,是学院厚积薄发、迅速成长的文化精神动力。

    “敬学明德,远志修能,激励我们追求光明与健康。浴火神鸟,远引高翔,化被四方,能源人创造着新的辉煌。燃烧自己把世界照亮,我们是新时代的火凤凰。”校歌《能源之光》用象征的手法将煤炭类专业比喻为追求光明的“黑色脊梁”,将卫生类专业比喻为追求健康的“白衣梦想”,激励莘莘学子成为“燃烧自己把世界照亮”的“火凤凰”,用学院精神凝心聚魂,感染、启迪每一位学子的心灵。

    大学是引领时代文化精神的圣地,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带给人们精神的滋养和享受。在“敬学、明德、远志、修能”的校训中,“敬学、明德”体现了现代大学教育以人为本的特点,“远志、修能”突出了办学模式和个体价值追求,“远志”是对“明德”的升华,“修能”是“敬学”的最终体现。“知行相一、通变进取”的校风,“广博精微、诲人不倦”的教风,“勤勉致知、启智育能”的学风,陶冶着一届又一届学子,激励一代又一代能源人奋发有为,创造新的辉煌。

    校园文化 彰显特色

    教师队伍是传承学院文化精神的主力军,学院鼓励青年教师深入煤炭企业,感受工程技术人员和校友们身上的人格魅力,增强献身煤炭教育的自觉性,深化教师“教煤爱煤,以煤为荣”的煤炭情结,增强他们对学院精神的理解,增强能源人的自豪感和忧患意识。学院通过征文、演讲、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学习全国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引导全院教师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和教风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近年来,学院鼓励教师做学问著书,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获得佳绩。仅2015年,参加陕西省、全国煤炭行业院校和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高校微课比赛,获国家级、省级和行业奖项多达10余个;在石化行指委、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举办的“职业教育化工类及相关专业数字化教学作品大赛”中,在教育部信息化教学大赛陕西省选拔赛中,在陕西省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中均有获奖记录。良好的教师队伍素质和技能表现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亮丽的风景。学院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在校内开展普及性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开展“辅导员沙龙”、组织参加“陕西省辅导员培训班”等交流培训项目,帮助专兼职辅导员拓展视野,提高工作创新能力;构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科学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在陕西省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中,2人获得奖励。

    坚持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从学生入校起,学院以校史、校情和专业教育为主题,通过参观校史展、“名师面对面”及专业介绍,用学院深厚的校史文化对学生进行熏陶。通过开展“抓教风、促学风,抓考风、促学风,抓班风、促学风,抓管理、促学风”四项合力育人机制,形成了“教师善教、学生乐学”的育人环境和学习氛围。通过项目化教学、信息化教学、分层次教学等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转变,锻造学生过硬的综合素质和技能。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形成了“以赛促建、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生动局面。2014~2015学年参加全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技能竞赛奖项28项,国家级1项。

    注重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原有心理咨询室、沙盘游戏室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手段,针对不同学生群体,以电话、网络、报刊、培训班、主题活动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个体及团体心理辅导,坚持做好新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有效干预。每年5月份开展题为“放飞心灵、拥抱自我”的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承办陕西高校首届校园心理情景剧巡演活动,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开设心理栏目“欣心向荣”,开展“爱心杯”绿植领养、“心理游园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助推学生健康成长。

    学院现有学生社团20多个,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不同兴趣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引领作用。开展新生歌手大赛、迎新晚会、元旦晚会、校园文化艺术节、“阳光体育”、“优秀文化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关注社会,参与活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青春活力,彰显青年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2015年,院团委承办咸阳市第七届高校艺术节舞蹈大赛,大学生艺术团编排的舞蹈分别荣获二等奖、三等奖,大学生艺术团、《太阳石》报社、新星广播站、《白帆》文学社等学生社团获“陕西省优秀学生社团”荣誉称号。

    学院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的熏陶、感染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优雅舒适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科技活动、学术交流等使学子们徜徉在广阔的知识海洋,激发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审美力,完善了他们的理性思维,使他们不仅掌握了科技知识,而且还具有仁爱之心和创新精神,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呈现出“竞争力强、协议就业率较高、对口就业率较高、就业层次高”的良好态势。

    志愿服务 实践育人

    青年学生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必要环节。为引导学生坚定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3年来,学院在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开展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中,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融入到弘扬“雷锋精神”与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具体行动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大胆实践,积极创新,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大学生艺术团等社团组织被团省委授予“陕西省优秀社会实践团队”荣誉称号,院团委多次被团市委、团省委授予“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学院积极引导和鼓励在校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与志愿服务制度,有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按照“长效化、常态化、特色化”的原则,探索建立受助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调动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实现志愿服务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通过网络、校内报刊、广播、宣传展板等,加大对受助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及时报道活动中的先进人物和事例。在院级志愿者团体建设方面,学院有1个青年志愿者工作部,4个志愿者实践基地,4个公益类社团,志愿服务网络覆盖全院各级团、学组织。

    每年开展“志愿服务耀三秦”主题活动,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和志愿者行动的持续开展,大力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动员学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深入基层乡镇开展志愿服务;开展“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环保宣传进社区,“我为环保尽份力”的现场签名活动,开展节粮、节电、节水活动,及“关爱老人、关爱儿童、关爱弱势群体、关爱社会”活动等;近年来,先后有10名学生被团省委授予“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

    广泛组织学生参加“参观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祭扫熊宁墓,学习传承志愿精神”、“走红色文化之旅、接受红色精神熏陶”、暑期“三下乡”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近两年来,该院志愿者人数已达2000余人,直接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人数达到6000余人,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从关中扩展到全省甚至向省外延伸,活动内容从以支农支教为主扩展到科技、文化、卫生、服务等多个方面。

    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学生追求进步、塑造高尚人格、增强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学生中涌现出了一批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道德楷模。2013年4月2日晚11时,机电103班学生张亚军在碰见被车撞伤的老人时,毅然出手相助将伤者背了三站路送回家。2014年12月20日,乔晓莹等6名同学将捡到的出生仅3天的弃婴转往西安市儿童福利院办理接收手续,并送往西安市北方医院进行治疗。这些事件被多家媒体报道。护理1407班杨珂同学2016年4月30日回家途中,路遇一名骑摩托车男子摔倒在地,头部受伤导致昏迷,呼吸、脉搏微弱,危急情况下,杨珂当即为其进行心肺复苏急救,由于抓住了第一抢救时间,为送往医院及时救治赢得了时间。5月4日,病人家属及村民自发组织前往杨珂家中赠送“道德高尚、救死扶伤”、“见义勇为、当代雷锋”的锦旗表示感谢,当地镇政府授予杨珂同学“见义勇为好青年”称号并颁发奖牌,学院党委授予杨珂同学“大学生道德模范”称号。杨珂同学遇到突发情况,能利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这种临危不乱、沉着冷静、见义勇为的行为展现了该校大学生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文化建设成果的真实写照。

海南一重点项目被指未批先建严重破坏生态
新疆一边检站获得野生动物保护“卫士奖”
厦门法官分析80后婚姻纠纷新特点
先进理念助推职教发展 优秀文化彰显内涵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