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美国国籍的29岁阿富汗二代移民,手持合法购买的枪支,在用电话告知警方自己宣誓效忠恐怖组织“伊斯兰国”以后,闯入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一家同性恋夜总会大开杀戒。与此前其他枪击案件不同,“移民”“极端伊斯兰”“恐怖袭击”“控枪”“同性恋”……美国政治语境中诸多敏感点,同时被这起事件击中。为此,美国共和党、民主党参加2016年总统大选的两位推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和希拉里·克林顿,也立即展开了新一轮的攻讦战。
特朗普欲借移民问题提升支持率
面对同一起事件,特朗普和希拉里划出的“重点”显然不一样。
特朗普抢先将“重点”划在了“激进的伊斯兰”和“移民”这两个议题之上。自宣布参选起,特朗普一直以在移民和宗教问题上立场强硬著称。奥兰多枪击事件发生后,他完全抛开了所谓“政治正确”的顾虑,公然在公开讲话中把矛头直指穆斯林群体和移民群体,认为他们是给美国带来安全威胁的主要源头之一。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网站上写道:“感谢你们认为我在激进伊斯兰恐怖主义上的态度是正确的。但我不想要你们的肯定,我想要强硬和警惕。我们必须变得聪明!”
特朗普的板子显然是想打在希拉里身上。希拉里曾力挺奥巴马,呼吁应允许6.5万名叙利亚难民进入美国。特朗普对此指责说:“美国没有办法来筛选他们(叙利亚难民)、为他们付钱,也没有办法防止他们的第二代被极端主义影响。”
特朗普尖锐批评奥巴马和希拉里在谴责奥兰多枪击事件时没有使用“激进的伊斯兰”一词,并要求“软弱”的奥巴马辞职、希拉里退选。特朗普还决定,他星期一在新罕布什尔州进行的竞选演讲将由“攻击克林顿夫妇的丑闻”改为“针对恐怖袭击、移民和国家安全话题发表讲话”。
希拉里的竞选团队很快进行了反击。希拉里竞选团队的公关主管詹妮弗·帕尔米耶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大规模枪击事件,是一件需要严肃对待的悲剧……但特朗普并没有提出任何能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安全的实质性方案……相比之下,唐纳德·特朗普放出来的是政治攻击、陈词滥调和自我恭维。”
也许没有是非,一切只是手段。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所所长滕建群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朗普非常善于利用百姓对恐怖主义和穆斯林的恐惧感来为自己加分。”他说,“有人说,这次美国大选是最肮脏的,这里的‘肮脏’在于,候选人不惜一切手段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支持率。从道义上看,特朗普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他把攻击穆斯林、攻击少数族裔作为提升竞选知名度的手段,这是非常错误的。”
大选仍然走不出“控枪”怪圈
相比于特朗普一贯的口无遮拦,在政坛摸爬滚打多年的希拉里,在奥兰多枪击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发布的声明显得四平八稳,且与总统奥巴马一样没有特别指明某一个族群或宗教的名称。不过,希拉里在声明的最后提出了控枪议题。她说:“我们要让那些枪支无法掌握在恐怖分子和其他暴力分子手上。”
但特朗普这次仍然绝口不提控枪一事。至于他的立场,在去年巴黎恐怖袭击发生后特朗普曾表态说:“我有持枪证……如果我们也有火力的话,那些人(恐怖分子和暴力分子)就会被赶走。”
不过,即便是在美国最严重的枪击案发生后,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对于美国控枪的前景依然十分悲观。该杂志在一篇文章中认为,此次事件并不会为更严厉的控枪措施出台铺平道路。如果有这种可能的话,早在2013年康涅狄格州的校园惨案等多起惨案发生后,“这事就已经办成了”。2013年4月17日,美国参议院否决了奥巴马政府提出的控枪法案。
滕建群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控枪在美国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和非常棘手的问题,在几次大选或者国会中期选举中,对控枪议题的态度确实对选举结果有很大影响。比如在1994年,由于克林顿强力推行控枪,民主党在国会中期选举中失去了多数席位。2000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也围绕控枪展开了激烈竞争和辩论,主张控枪的民主党最终落败。
滕建群表示,控枪之所以如此之难,原因在于这并非一个技术性议题,而是一个涉及党派之争、利益之争和老百姓对宪法权利理解的复杂议题。“美国社会在控枪上走进了一个怪圈。一方面,半数美国人认为拥枪最安全,只有拿起武器才能保护自己;另一方面,武器的扩散也使所有美国人陷入窘境,很多无辜者的生命被恐怖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玩弄于枪口之下。”他说。
特朗普希望借机“逆袭”
一起悲剧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也引爆了两位刚刚拿到总统竞选“决赛”门票的候选人之间的口水战。
滕建群表示,不管是希拉里还是特朗普,肯定会利用这个机会展示自己在反恐、枪支管理等方面的主张。但是,控枪和反恐都是非常敏感的话题,希拉里和特朗普谁会在这场口水战中得分更高占得上风,目前还无从得知。
据市场调查机构益普索集团和路透社6月初发布的最新民调,46%的受访者表示将在今年11月的总统大选中把选票投给希拉里,特朗普的支持率则只有34.8%。特朗普显然是想借此次枪击事件的舆论实现“逆袭”。
不过,在奥兰多枪击事件告诉人们的许多信息中,有一个趋势在美国显现得越发明显。《华盛顿邮报》将这一趋势当成了一篇文章的标题——“新常态:当悲剧袭来时,美国呈分裂之势。”
本报北京6月13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婧 实习生 庾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