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讲究“学有所专”,所以,高考结束之后,紧接着就是一场选专业大战。许多人都认为,好专业意味着好工作好未来。可是,在就业难的当下,专业似乎正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热门专业”很可能就是未来的就业困难户。于是,各种纠结随之而来:有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一味听从家长和老师;有的学生进大学后发现所学专业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还有人后悔自己入错了行;而形形色色的专业排行榜更增添了人们的疑惑。那么,专业对你而言,到底有多重要?
有句话叫“高考考得好,不如专业报得好”。作为高考制度中的重要一环,专业的填报无疑成为了考后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大家倾向于认为,好专业就有好前途。一个人的前途到底跟专业有多大关系?如果我们把对专业的关注放到历史的语境中,可能会看得更为明显。
上世纪5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高校院系调整,为数众多的综合院校被分拆,单纯的工科院校得到发展,钢铁、地质、航空、矿业、水利、师范、农林、医药等专门学院和专业,从原先的18所大幅增加到149所。调整意味着国家发展的动向。满怀建设新中国的激情,学生们大多选择理工科专业,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由于当时中苏友好,两国交往十分频繁,需要大量的俄语人才,使得俄语专业也很受青睐。
1966年至1971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高校停止招生,专业的选择也无从谈起,广大的青年卷入上山下乡的运动,农村成了他们的广阔天地。到了1972年,全国恢复高等院校招生,但采取的是推荐入学的方式,出身成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1977年年底恢复高考,让中国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春天。对于那些知识青年来说,这无疑是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时刻。当时学生们大多想着能不能考上大学,对于专业的选择并没有太多的考虑。77级、78级学生是中国教育史上特殊的群体,在一个专业人才极度缺乏的时代,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毕业时,都如愿分配到了自己想要的工作。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受到“文学热”、“科学热”的影响,中文专业、数理化专业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好专业。很多人怀念这个年代,因为这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年代。在那个时候,陈景润、李泽厚是他们的偶像,萨特、尼采是他们的谈资,顾城、海子是他们的旅伴,诗人和科学家受到追捧,文科生大多以进中文系为荣,理科生则挤着进数理化专业。
这种趋势到了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反转”。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文史哲、数理化等基础学科逐渐被人冷落,经济类、法律类开始受人欢迎。一时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变成了做“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的调侃。其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高校的不断扩招,这些所谓的好专业也面临着人才过剩,而像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软件工程、国际贸易等专业则逐渐兴起,成为时髦专业。
稍作回顾不难发现,人们选择专业的偏好,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政策的变动、国际形势的变化、社会的思潮都会左右专业发展的趋向,某个阶段所谓的“热门专业”可能就是另一个时期的就业困难户。
萧木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