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6月20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寻找青春榜样

彭发学:哪怕给一个人带来改变也值得

实习生 胡彦然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6月20日   12 版)

    “公益之路上,挫折和辛苦是难免的,但我从来不曾有过一丝放弃的念头,哪怕在最艰难的时候。开弓没有回头箭,下定决心去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完、做好。”说这番话的是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三年级学生彭发学。

    谈到彭发学,“公益”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不过,彭发学所理解的公益没有光鲜的“外衣”,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别人带来切实的改变。

    彭发学的想法源于他的成长环境。

    彭发学在贵州农村长大,对贫困有着切身体会。所以,从很小的时候起他一直有一个梦想:有朝一日自己能为那些生活困难的人尽一份绵薄之力。

    2014年暑假,正在参加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圆计划”公益项目的彭发学回到了家乡贵州省普定县。他了解到在距离县城100多公里的鸡场坡乡那芮村,有一个叫彭帆的孩子生活很困难。小彭帆的父亲整日酗酒,从不管孩子,也基本上不和孩子一起住;母亲因为不堪忍受家庭暴力,几年前就离家出走了。

    于是,彭发学决定去找这个孩子。

    彭发学去之前自认已经做了很充分的心理准备,“但真正看到他的居住环境时,还是被震撼了”。

    小彭帆的“家”就是几根木头和塑料布搭起来破败不堪的简易帐篷,孩子的床是几块石头加上一块木板,被子也很单薄。

    这让彭发学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彭发学“帮小彭帆建一个温暖新家”的想法基本成型,他的想法得到了“圆计划”项目主要负责人的支持。2014年11月19日彭发学在腾讯公益平台正式发起了《我要为他募个家》公益项目,开始为孩子建新家筹款。

    最初一个星期,筹款还算顺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筹款开始进入最艰难的“瓶颈期”。

    用完了自己几乎所有能用的人脉资源后,彭发学和他热心的朋友们转向网络贴吧、论坛等平台继续筹款。但质疑声随之而来,有些网友更是说“不要利用孩子的苦难和好心人的善良骗钱”。

    彭发学开始有些不知所措,不过很快就冷静下来:“如果换位思考,陌生人不了解我的品行,对我的行为产生质疑是很正常的。我不能焦躁,更不能沮丧,要平静、耐心地向人们详细阐明事实。我坚信,身正不怕影子斜。”

    为了打消人们的疑虑,彭发学首先主动联系了那些提出质疑的网友,向他们逐一详细讲述了自己的信息和孩子的情况。此外,他还找到了当地有影响力的媒体,说服报社对小彭帆的生活困境进行了两期详实的专题追踪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真实情况。

    在他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爱心筹款”队伍。项目第一批筹款顺利完成时,参与人数2196人,善款总额达50068.03元。

    本来以为筹款遇到的困难是巨大的,但是后来才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后面的工作更加繁琐、复杂。

    在项目正式启动时,需要从第一批筹款中抽出35600元作为首批资金。为了确保“专款专用”,尽快找到一个合适的善款周转平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是学工科的,讲求效率和执行力,一直很讨厌繁琐的程序。但是通过这次经历,我明白了要想在社会上办成事,复杂的过程是必须经历的。”彭发学说,这次落实善款让他的固有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项目正式进入施工阶段后,彭发学成立了一个项目执行团队,团队由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村支书和彭发学等3位年轻人组成,分工明确。

    从项目上线到正式开始施工,正好是彭发学上研二时,那是他学习科研任务最紧张的阶段。“那段日子感觉时间真的不够用。我的原则是学业不能放松,所以白天黄金时间我都会专注于学习。中午吃饭时和晚上则抽出时间来关心工程的进度。时间是挤出来的。”彭发学说。

    2015年6月21日,工程顺利竣工。7月9日,房屋交接仪式在当地举行,来到现场的彭发学泪水不停地在眼眶里打转。“确实很激动,通过自己的坚持,了结了一个心愿,内心充满了成就感。”他感慨道。

    9月,有了新家的小彭帆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进入了中学。据彭发学介绍,孩子表示自己以后一定也要做一个和“彭哥哥”一样的好人,向最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高校野蛮生长的阶段结束了
天才少年16岁进哈佛的成功秘诀
彭发学:哪怕给一个人带来改变也值得
矿物加工:土豪专业不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