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不少关于高考改革的批评意见,一开始看着颇觉过瘾,但冷静下来再三思索,发现很多观点是乍一看似乎有道理,实则是带有情绪的议论。
对于任何高考改革方案,不能只看它是否毫无瑕疵,而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其有没有进步意义。如果有进步意义,哪怕只是一点点,也应该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包容,这是谈论问题的基本起点。没有基本共识的高考争论必然陷入困境、甚至危局。
众所周知,全国统一高考招生制度是在1952年建立起来的,在经历“文革”的混乱后,于1977年恢复,至今已连续实施39年,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执行时间最久的高校招生录取制度。
30多年来,高考制度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不断改革,未曾间断。比如,1983年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改革,增加生物科目;1985年开始引进标准化考试,并进行减少科目改革;1997年实行招生并轨改革;2003年开始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试点改革;2014年全国和各省市又推出了各自的整体改革方案。尽管不能说每次改革方案都完全科学合理,但改革的大方向基本与教育发展的方向保持了一致。
考试的功能是工具性的。高考的功能主要有二:一是检验中小学教育教学成果;二是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就检验和选拔这两项功能而言,高考都与教育不可分。也就是说,高考应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同向而行。
时至今日,我国社会文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不但九年义务教育得到普及,部分省市还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时代,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正在朝普及化的目标迈进。
可以说,我国已经由教育饥渴型社会成功地进入了教育发达型社会,不仅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体系,而且要建设世界教育强国。何以强大?教育的个性化、多样化是必由之路,学校的特色化、优质化是当务之急。过去,一直以知识考核为核心、以统一要求为标准、以国家考试为手段的高考,显然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由此可以看出,高考的矛盾既在考试之外,又在考试本身。考试方法中设计的一年多考,并非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多次考试,而是给予考生自主选择的权利。选考科目的设计既便于考生发挥优势和特长,又有利于高校选拔符合要求的新生。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浙江的高考改革既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又响应了教育发展的呼唤。
坦率地说,目前的高考改革远非完美,改革方案还需要审慎实施,需要根据中小学和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高度关切公众心声,在改革过程中进一步优化。但是,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夜之间或短期内成功的,因此,不因噎废食,不过早地给教育改革定性,宽容地看待改革,给改革一定的时间,才是当下社会最需要的态度。
(作者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别敦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