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6》建议:启动诚信文化建设工程,全面建设先进服务文化和诚信社会,此举有望极大降低中国社会的运行成本和服务经济的交易成本。建设诚信文化,将是中国服务业现代化的一个战略举措。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6》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研究员和他的研究团队完成的第15份年度报告。该报告系统分析了过去300年世界服务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和国际经验,提出了21世纪中国服务业现代化的路线图和三大建议。
何传启团队认为,从社会关系角度看,传统社会是一种血缘社会,现代社会是一种契约社会,诚信是契约社会的基石——有了诚信,你可以自由地与人交流和交易,社会运行具有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特点;没有诚信,没有相互信任,与人交流和交易就缺少基本保障,社会运行就容易高成本和低效率。服务业是一种特殊行业,服务生产和服务消费往往同时发生。服务过程是一个互动过程,如果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彼此缺少诚信,那么,服务过程就会不顺利,服务质量就会不太好,服务的交易成本就会很高。诚信不仅是现代社会的基石,而且是服务经济的交易成本的决定性因素。目前,中国经济和社会都面临比较严峻的诚信风险。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6》提出,诚信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力争用15年时间(2015~2030),全面确立诚信意识,健全完善诚信法规,让诚实守信成为自觉行为;违背诚信引发的社会冲突和法律案件的数量和比例持续下降,服务部门的诚信水平和服务能力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建成高质量的诚信社会。
诚信文化建设的举措包括:(1)建议有关部门发布《诚信宣言》:“诚信社会,从我做起。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言行一致,诚实守信。”这里的“假事”指弄虚作假的事情;(2)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提高“失信行为”的机会成本,增强诚信的激励机制;(3)建立企业“信用资产负债表”预警机制;(4)建设一批非营利的诚信服务中心和诚信服务平台等。
据介绍,自2003年国务院提出5年内建成社会信用体系以来,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得到较大发展。例如,“中国信用信息服务网”“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国个人信用档案”和“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等信用机构,都在社会信用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木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