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认为青少年性行为与网络媒体之间有必然的关系,然而7月11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既有的22项研究表明,与人们的普遍看法相反,电影、电视节目以及网站上的情色内容在诱发青少年性行为中起到的作用非常小,而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至关重要,所以父母必须直接和他们的孩子讨论性知识。
佛罗里达斯泰森大学心理学主席Christopher Ferguson说,他相信父母对青少年性行为道德观方面的养成起极大作用,所以父母必须直接和他们的孩子讨论性知识。
中国首家青少年心理护航平台Q心理做的《为什么家长不能好好和孩子谈性》调查结果显示:“不知道怎么谈”是家长们最大的困惑。对大多数中国家庭而言,“性”话题几乎是个禁区。作为家长,如何才能不尴尬地和青少年谈性呢?
先弄清孩子对性的想法
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把青春期的性意识分为四个时期:
①疏远异性的性厌恶期(“啥都不懂的小丫头片子,边儿呆着去”);② 向往年长异性的牛犊恋期(“隔壁班新来的英语老师,我的男神”);③ 接近异性的狂热期(“聚会ing,派对ing !前桌的A女神范,左边的B小清新,后边的C对我真好...”);④ 青春后期的浪漫恋爱期(“要追随我的一生所爱到天涯海角!”)。
当青少年身上发生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时,对性产生了不安、害羞和反感,会认为性或爱都是不纯洁的表现。如果孩子正处于性厌恶期,也就是对异性采取回避、冷淡和粗暴态度的时期,家长突兀地提起此类话题,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强烈反感。
所以,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对异性态度的变化,不妨在孩子度过了性厌恶期后,再选择合适的时机来谈谈性。
什么是谈性的合适时机
不要刻意制造一个情景或创设一种严肃氛围作为谈话背景,这样会让孩子产生“警惕”心理。
一个比较容易掌握的时机是,孩子问的时候。如果在这种时候家长避而不谈,或是简单粗暴地打断孩子甚至训斥孩子,估计他或她以后也就不会再问了。有家长可能会说,我家那孩子啊,平时什么都不跟我们说,怎么可
能主动问?——好问题!那您是时候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和孩子的沟通模式了。
另一个比较好的时机是,可以结合相关新闻热点、电视节目,或是孩子聊起的男女同学“绯闻”时,把自己对爱与性的看法表达出来,并且启发孩子也谈谈自己的观点。
谁来谈,爸爸还是妈妈?
建议由同性别家长来与孩子谈。
同性别的家长比较有经验,孩子面临的问题,自己当年可能同样经历过。而在健康的家庭关系中,孩子倾向于把同性家长作为榜样,因此,同性别家长更易于向孩子传递相对正确的性价值观。
父母及其同辈对青少年性行为道德观方面的养成起重要作用,对于性教育这个大课题,家长们需要一点点学起。
作者简介:郭爽,Q心理签约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硕士。擅长咨询领域:压力与情绪管理、青少年心理问题、焦虑、强迫等情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