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步行前往调研地点;一次次,和年轻人在创业咖啡馆、田间地头轻松聊天,倾听他们的欢乐与苦恼;一次次,与企业一线员工、基层团干部面对面交谈。4个月后,每每回想起这一幕幕,任海涛都有沉甸甸的“获得感”。
身为团山东省委副书记,这一回,任海涛着实“沉”到了底。作为团中央指派的第二批下沉干部,今年3月起,任海涛前往团淄博张店区委工作。
没有架子的“老兄”
任海涛曾有7年时间在基层工作,对基层并不陌生。然而,这次带着问题意识再度回到基层,4个月的“下沉”之旅却让他备感压力。
“按照要求,我们要帮助基层团组织解决实际困难,但基层很多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自己有没有可能给基层带来一些改变;另外,陌生的环境不会因你的级别、官职大小而对你另眼相看,究竟能不能得到青年的完全信任?”任海涛最初顾虑重重。
人刚到,规矩就已立了下来。
“在基层,自己就是一名普通团干,要扑下身子踏实干好团的工作。”任海涛提醒自己,不给基层增加负担,不搞特殊化待遇;不坐办公室,不设计路线,不提前通知,不要领导陪同,每天到基层走走;坚持写工作日志,总结好调研成果。
团张店区委的团干部们很快适应了这位“没有架子、亲切、务实”的“老兄”。“之前大家都有些紧张,领导接触起来会不会有距离感?‘下沉’会不会‘走过场’?”团张店区委副书记张敬帅笑言。
事实上,4个月间,除特殊事由外,任海涛不仅每周坚持待足5天,有时甚至周末加班,而且甩开膀子,很快干起了工作。
令基层团干部们耳目一新的是,无论走到哪里,这位新来的团干部总在不停地宣讲群团改革的精神,讲改革“为什么”、改革“怎么办”,对当地党政领导讲,也对普通年轻人讲。
任海涛笑称自己是“孜孜不倦的改革宣传员”,他如此解释原因:“共青团深化改革在即,很多新的政策和措施将陆续在基层落实落地,我们要为改革助力。下沉期间,我发现改革的信号未能清晰准确地传达到基层,造成基层要么一知半解、人云亦云,要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些情况着实让人担忧。作为改革的参与者、了解者,必须为基层及时进行政策宣讲和解读,防止他们理解偏了、理解错了;必须做好改革情况的上传下达,及时反馈改革进度,反映基层呼声,总结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让共青团的改革少走弯路、避免折腾。”
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坚定呼吁者
对任海涛而言,另一件在“下沉”期间一以贯之的工作是对基层组织建设的规范。他反复提醒基层团干部们,“抓好团建”。
他笑称自己是“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坚定呼吁者”。为什么非要重视基层组织建设?他认为:“基层团组织经常挂在口头一句话,‘上边千条线,下头一根针’,即使这根‘针’再大、‘针眼’再粗,每个团县委都增加几个编制,每个乡镇街道都明确1名专职团委书记,恐怕也难以穿下、承载这千条‘线’。当这些线搅在一起理不清头绪时,也就无人去抓、无事可抓,基层团的工作也就结成死扣。”
在任海涛看来,关键是让组织发挥作用,让团员发挥作用,这样工作力量不足、基层任务繁重的难题才可迎刃而解。山东是团员大省,有团员640.2万人,基层团委1.36万个,团总支1.7万个,团支部21.75万个,“如果这些组织和团员真正发挥作用,那我们的工作肯定大不一样”。
而实际调研后,任海涛发现,2013年以来,山东各级团组织下大气力严格团员发展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基层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每到一处社区调研,任海涛总是主动提出翻看团员花名册,种种现状让他频频蹙眉:有的社区只登记到2009年,之后再无动态管理,再无团员发展;还有一些社区,团员的组织关系管理、流动团员管理都是一笔糊涂账。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基层团组织甚至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共青团在团员青年中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经过最初一个半月调研后,任海涛逐渐把他的精力用在了两件“要事”上,一个是严格当地团员发展管理,认真开展团情摸底调查,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一个是推动基层团组织深入基层、走进青年,实实在在地为青年解决一些实际难题,让基层团组织真正强起来。
很快,严格团员发展管理和团情摸底调研工作在张店区拉开了帷幕。一方面按照团中央和团山东省委要求,进一步严格团员发展,克服基层团组织不够重视、不够规范的惯性问题。另一方面进一步严格团员管理,将团员管理嵌入当地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将团员情况登记纳入社区居民登记表格中。同时,建立台账,一月一调度,最终形成团员管理数据平台,并以相应制度保障。
“通过这一工作,我们真正认识到,严格团员发展的过程、严格团员管理的过程就是发挥团员作用的过程,让他们找到‘家’的感觉,简单发展团员、找到团员不是目的,增强团员对组织的内心认同感,增强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是根本。”张敬帅深有感悟。
“看到有一群充满理想主义、想把事情做好的基层团干部”
在严格团员发展管理工作的同时,同样令任海涛琢磨的另一件“要事”,就是如何让基层团组织发挥作用,真正帮助基层青年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在调研时,任海涛得知互联网企业卓创资讯正面临招工难的问题。“一方面是企业招工难,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打通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共青团义不容辞的责任。”任海涛说。
一周后,团淄博张店区委专门开会研讨此事。向该企业人事部经理刘晓辉了解后,得知企业最缺的是信息采集人员,要求相对较低,专科以上学历即可。团淄博张店区委随即把目标锁定在淄博市的高职院校,并与淄博职业学院、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等学校团委进行了对接。
经过多次沟通,6月2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会在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举行,主讲人正是刘晓辉本人。一改往日“摆摊”招聘的模式,刘晓辉带来的企业文化和创业故事的宣讲吸引了该院不少学生。
“真没想到团组织对企业的困难这么重视,而且更没想到他们的反应如此快,工作效率如此高。”刘晓辉感慨。
“基层团组织要真正发挥作用,一个要真联系,基层的团干部要到青年中去,听心声、摸实情、接地气,实实在在贴近青年;一个要真服务,在青年所需、党政所要、自己所能的领域找准着力点,搞好精准服务。”任海涛说。
为确保“下沉”效果,任海涛特地召集团山东省委同期“下沉”的8名团干部,成立“下沉”干部党小组,并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工作体会,凝心聚力,通过建设过硬支部、夯实基层基础,确保“两学一做”取得实在成效。
4个月来,任海涛走访了张店区12个镇办,调研村居30余个,企业30余家,中小学校10余所,创业园区3个,驻地高职院校3所,深入宣讲群团工作会议精神4场,分类座谈4场,与6名困难青少年结对帮扶,与80名各领域团员青年建立起经常性联系……
尽管4个月的时间不足以彻底改变积弊,令任海涛欣慰的是,“看到有一群充满理想主义、想把事情做好的基层团干部,加上党政支持,”他坦言,“找到了改革的信心。”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