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7月14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急救人员拒抬病人不全是医德问题

唐伟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7月14日   02 版)

    最大的问题不是急救人员该不该抬病人,而是如何保证在急救过程中有专职的担架工。


    7月9日凌晨5点,家住北京通州的一位81岁老人出现腿脚僵硬等病症,老伴丁女士拨打120请求送医。急救人员赶到后,自称抬不动老人,要求家属找人抬病人下楼。80岁的丁女士花20分钟找到邻居和保安将老人送医,病人错过最佳治疗时间。7月12日,北京120急救新闻中心相关负责人称,急救人员考虑到患者的安全,需要其他人的帮助,才能抬患者下楼,整个过程没有违规行为。(《京华时报》7月13日)

    类似案例之前也有发生。如2014年,厦门市家住7楼的陈阿婆突发重病,老伴赶紧拨打120。陈阿婆身高1米55,体重60公斤左右,4名急救人员以“没有义务抬病人下楼”为由,拒绝将阿婆抬下楼。相关人员对此的解释如出一辙:急救人员的做法并没有错。

    然而公众很难理解,明明有现成的急救人员,何以不将其抬下去而“寻求外援”?这不是缺乏医德还是什么?不过,从专业和职责来讲,这样的指责未免情绪化了。抬与不抬,都可能会陷入误会。一方面,若是120带了收费的担架工,可能遭“收费过高”的指责;若是不抬,则又会被斥为无医德。

    抬病人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体能要求,再加上不确定的风险,这些都让急救人员对抬病人很慎重。在一份网络调查中,70%的人认为“急救人员怕承担抬运病人过程中出现意外的责任”,16.7%的人认为“急救人员怕出力”。可见,即便从旁观者的角度,都认为“意外责任容易出现”,更何况作为当事人的医护人员?

    如此看来,最大的问题不是急救人员该不该抬病人,而是如何保证在急救过程中有专门的担架工。若不能填上“谁来抬人”的责任短板,抬人纠纷依然会大量产生,并将医务人员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发达国家,救护车上门急救,一般都有随车的担架工,根据实际情况收费。针对国内急救普遍没有担架工,并且没有明确收费标准的情况,在全国和地方两会上,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提议,给每一辆120急救车配备两名或以上的担架工。同时提出,120出车前,应该主动询问病人或家属是否需要再派护工,以免造成资源浪费或不必要的纠纷。

别忽视专车司机禁入标准的社会背景
一些名牌大学正在丧失特色
出租车公司的船说翻就翻?
为什么李鬼那么爱北大
霸王硬上弓的高职院校太荒唐
急救人员拒抬病人不全是医德问题
厨房直播体现互联网监管思路
人类离战胜艾滋病还有多远
“赤膊”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