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6年08月0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回访

“闪课”创始人变身“大脑先生”

实习生 赵若姝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程盟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8月02日   12 版)

    从“500人免费微信课程”场场爆满到现在更换为收费模式依旧人满为患——在不少人眼中,昔日的闪课模式创始人、今天的脑图教练张文峰挖掘了一个一帆风顺的创业项目。鲜有人知道,在过去一年中,张文峰为了保持闪课的活力所做出的诸多努力和改变。

    去年5月,本报以《闪课:上线培训 下课解散》为题,报道了张文峰的闪课项目。上线初期,他的思路是利用微信建群,通过图文、语音等形式线上讲课,汇聚流量后再引至线下,通过开设辅导班的模式在之后获取利润。在当时,组织500人的微信课堂对张文峰来说是家常便饭。不到3个月时间,他甚至亲自讲授逾30场的百人群闪课。

    但快速发展期并没有持续很久。经过2015年资本寒冬的洗礼,互联网行业泡沫破碎,传统教育培训行业转型升级的大幕也已拉开。立足于互联网+教育培训领域,张文峰的创业项目在大背景影响下也催生了新的玩法。

    “去年我做的是渠道创新,今年是内容创新。”张文峰表示,微信讲座逐渐泛滥,到了后期,泥沙俱下,传播效果越来越难保证。“我自己的感受很明显,到2015年下半年,拉个500人群的难度会比之前要大很多,大家也没有之前的积极性和活跃度了。” 

    此前,张文峰在课上分享的内容多以营销学、管理学为主,形式也多为单一的知识讲解。随着反思的深入,他逐渐意识到,移动互联时代,平台过剩,真正稀缺的是优质内容。“互联网上知识过剩,所以纯粹的知识讲解没有太大价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脑是一把刀,课程是树,但是砍树之前从没磨过刀、不懂大脑究竟是怎么回事,人们怎么能合理使用大脑、运用智慧?”在张文峰看来,学员真正需要的是通过优质的课程内容学会运用知识的方法,提升能力、获得技能,产生实实在在的结果。课程内容是社群增值、流量变现的关键,也是张文峰需要创新的部分。

    2015年下半年,他开始尝试设计一些“能够产生结果”的创新课程,“菠霸脑图”则是他的第一款产品。据张文峰介绍,脑图是一种创新思维工具,它启发人们按大脑自身的规律进行思考,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另一款产品“超脑学习法”则与脑图一脉相承,二者都是基于对大脑的研究开发的课程,围绕大脑心像力、影响力、结构力、分析力四个维度展开训练。

    在他看来,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线下培训逐步转向线上。可是线上微课看起来容易,实则挑战巨大。“你并不清楚群里有多少人真正在听,当你抛出一个问题,半天没有回应的时候,信心就会被逐渐粉碎。所以很多线下传统优秀的讲师,在微课上并不一定表现得好。这是一个巨大的技术鸿沟。”

    对张文峰来说,挑战也意味着新的发现。“如果这个鸿沟可以被跨越,真正给学员创造价值,反而会有巨大的回报。”在张文峰致力于寻找“有价值”的讲授内容时,他渐渐发现,目前的教育中心正从传统的政府、学校、企业转向个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动自发地学习。因此,学会自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反而比接受教育更有价值。超脑学习法和脑图工具正是教会学员自己创造价值的课程,“它可以使学习者点燃学习的爱好,更有效率地学习、生活。” 于是,张文峰成了专业的“大脑先生”。

    相对于先前“上线培训,下课解散”的模式,目前的社群学习模式黏性更强,张文峰认为,这正得益于有价值的课堂内容。每次课需要100页PPT的内容,但他都要制作1000~2000页以作备用。张文峰坦言,一小时的微课,他甚至要用一个月去准备,“备课现在是我主要做的事。专心做好一件事不容易,可以说我前30多年都在为做‘超脑’准备着。”

    此外,他还注重对社群的培养,大力倡导“分享”机制。在他的带动下,社群平台中每天都有学员自发分享作业与学习心得,老师、学员之间构成良性互动。目前,张文峰5%~10%的学员选择追随张文峰的步伐,重复报班,不断学习。其中还有50人已经报名参加了讲师班,立志加入讲师队伍,向更多的人传播相关知识。

    在搭建内容、凝聚社群之外,张文峰项目的一大变化在于从公益分享转向商业化运作模式,全部课程从免费变成收费。“人们总是认为免费的东西就没价值,学不下去也是因为没有花钱。”张文峰表示,“培训要敢于收费,为自己的学习付出的人,他的收获才是最大的。”有趣的是,免费时期几百人报名的课,现在收费后依旧有几百人。截至目前,付费学员已近5000人。对此,张文峰解释到,“人们愿意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买单。这将是移动社交化学习的一个新范式。”

    谈及过去一年的创业经历,张文峰坦言,之前自己非常欣赏罗振宇和他的“罗辑思维”,也想通过免费模式做社群。他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模仿罗振宇,“后来坚持了几个月,实在是做不下去了。不是所有大咖的路都能走,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免费,走着走着就撞墙上了”。

    从模仿别人到走出自己的路,张文峰也有自己的心得:“想法多固然好,但要专注做好一件事情,学会聚焦。”

实习生 赵若姝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程盟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8月02日 12 版

残酷故事:休学创业被骗负债百万
喝彩比不上雪中送炭
绝对不能当甩手掌柜
“闪课”创始人变身“大脑先生”
北京朝阳区海外学人注册公司节约75%的时间
2016首届全国大学生创业沙漠挑战大赛正式启动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