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8月05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除了加班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王钟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8月05日   02 版)

    哪个行业呈现加速度的发展,哪个行业就可能存在普遍性的加班情况;哪个社会呈现加速度的发展,哪个社会就可能出现加班文化。

    当下的中国正是一个加班大国,加班文化成了正确的职场“意识形态”。从深圳富士康工厂流水线上的装配工人,到北京国贸三期高级写字楼里的金领,他们领着不同水平的薪资,体验着不同的工作环境,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加班。加班让社会快跑前进,我们无从计算有多少GDP产生于8小时之外的加班时间,但毫无疑问这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没有加班,或许写字楼底层就不会新开那么多家便利店,而餐饮外卖平台的生意也不会那么红火。

    情绪化地评价加班的好与坏,身处其中者可能会得出不同结论。有的加班者感慨自己犹如职场的“行尸走肉”,加班不仅令人生厌,更让人麻木;但是,也有员工主动、积极地加班,认为不加班就是后进的表现,只有加班才能获得职业的充实感。当然,无论你喜欢与否,加班这个透支身体的游戏并不由你制定规则,多数人身不由己,“陪领导加班”更是职场生态中常见的现象。

    不容忽视的大背景是,在高速积累资源的社会经济中,加班成为一种与时代同步前进的标志,而不加班似乎与时代产生了某种疏离。哪个公司经常加班,通常意味着这个公司欣欣向荣,至少是业务量超过了其日常承载能力;而哪个公司很少加班,很可能因为这个公司的业务没有跨越式发展,甚至离垮掉不远了。这让人形成一种印象,那就是一些行业的发展,基于劳动要素的简单积累,而非其他。

    然而,具体到个例,加班可能是迫于无奈。可能有人要问,既然一个员工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工作量,那么多招收一个员工不就解决问题了?资本对劳动力成本的控制固然是一个原因,但同样重要的原因是,劳动要素的积累并非总是1+1=2,而经常是1+1<2。同一件工作,交给两个人完成,所牵涉到的分工、组合的成本,远高于一个人用更多时间完成所需要的成本。尤其在高技术、高知识含量的行业中,具体工作的可替代性更小。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富士康在受到社会批评后,能通过多招工人缩短个体工作时间;而金融、建筑设计、医疗等行业更难解决加班问题。

    很多时候,加班不是因为工作时间必须延长,而是由于8小时内劳动者没能完成应当完成的工作,不得不“自我加班”。美国的一项人力资源研究称,办公室工作者每个工作日的实际工作时间只有90分钟,剩余时间都被浪费到各种分心事务上,比如阅读新闻、同事聊天、吃零食、喝咖啡、处理无关邮件、玩游戏、做白日梦等。且不论这项研究是否在每个行业成立,但研究结果所列举的这些非工作状态的行为,的确占据了工作时间的相当比例——就当下而言,可能刷微信朋友圈,花费了一些职场人士相当多的工作时间。

    如果没有加班,职场生态会不会更好呢?未必。比如,在实施计件工资的行业,职员可能更期待加班。在经济危机影响下,一些制造业工厂遭受冲击,订单数量下滑,生产能力相对冗余,员工也不再被要求加班了。这在一些劳动权益保障者看来好像是好事,但在很多身在其中的员工眼中,加班减少意味着收入减少,甚至意味着随时被裁员的风险。加班让他们获得较丰厚的报酬,也让他们获得工作稳定的安全感。

    只有在缺乏竞争的领域,每个员工才希望天天掐点儿下班。这不意味着这个行业或机构管理多么科学、效率多么高,反而表现了其制度僵化、程序古板。一些窗口行业就是如此,正常上班时间尚且不能提供及时的服务,一接近下班时间就早早关门,哪怕门口还有排队等待的办事者。这些行业不考虑工作量有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只以所谓固定的上下班时间为最高原则。垄断性决定了它们不需要通过加班来提高竞争力。

    当加班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潜规则,加班无疑是令人生厌的。但是,如果加班是一种内在的选择,加班也可能是竞争力的体现。天天加班的人跑得太快,让自己的身体被掏空;然而,从不加班的人,也可能会被时代所遗弃。

什么都放不下 最终只会被掏空
除了加班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扭曲的职场人际关系让年轻人“累觉不爱”
“感觉身体被掏空”何尝不是自欺欺人
在“工作很忙”的幻觉里不堪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