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家乡远离风险。因此,推动者理应对各种反对声予以理解,重要的是,推动者与反对者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良性互动,以什么样的方式妥善处理好诸多担心。
出城向东20多公里,就是我的故乡。原以为,故乡的宁静与安详,几难改变,但不承想,最近家乡却颇不平静。乡党们几乎所有的注意力都被一个名为“垃圾焚烧”的项目吸引去了。
事情的原由很简单,依照地方政府规划,家乡要择地建一座垃圾焚烧厂,以解决城区日益严重的垃圾处理问题。消息传出后,垃圾焚烧项目遭到了乡人及在外游子的强烈反对,自媒体上有关反对建垃圾焚烧厂的声音,层出不穷。
前几天,老家一个朋友给我发来关于此事的信息,问我,乡里要建垃圾焚烧厂,你不说点啥?我明白他的意思,他或是希望我们能够一起为家园呼喊,让垃圾焚烧厂可以从风景秀丽的故乡走开,但是,我却一直沉默,不知道该说什么。
浅显的科学知识告诉我,垃圾焚烧技术上是成熟的,不会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就是一个祸害”。加之,我深知垃圾填埋场垃圾处理能力已趋饱和,建设垃圾焚烧工厂,可谓势在必行,大家如果都反对,又该建到哪里呢?但从情感上来说,我也不希望垃圾焚烧这样的项目,落户于生我养我的故土上,因为总担心项目一旦运营之后,出现管理风险,从而给家乡带来不良影响。
随后,我陆续和几个如我一般走出故乡的发小讨论这个话题,他们的观点竟然和我惊人一致,都不否认垃圾焚烧技术上的可行性,但都对管理心存担忧,生怕在项目上马后,商家会由于利益的考量,有意无意地降低安全标准,忽略风险问题。
所以,说到底,几乎所有的“邻避运动”,其实都是个信任问题。因此,不管乡里垃圾焚烧项目最终命运如何,主管部门与民众如何保持良性互动,如何在两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机制,都至关重要。有了信任,什么矛盾都好解决,没有信任,说再多的话恐怕都只能是鸡同鸭讲。
在我看来,我的乡亲们,对垃圾焚烧项目存有疑虑,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为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家乡远离风险。因此,推动者理应对各种反对声予以理解,重要的是,推动者与反对者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良性互动,以什么样的方式妥善处理好诸多担心。
可以想见,在未来的日子里,“邻避运动”可能继续成为困扰地方政府与民众的一道难题,但不管这道题目如何复杂,不管具体的项目何去何从,破解“邻避运动”难题,却是无法回避的。毕竟,类似垃圾焚烧这样的项目,对解决城市的垃圾围城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遇到反对就下马”。
希望,推动者与反对者能够构建起良好的沟通渠道,让消逝的信任能够主导纷争的解决;所以,不管是推动者还是反对者,都应多一些耐心,多一些良性互动。
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