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8月2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别给大学新生贴“标签”

龙岩学院 施远圻 浙江传媒学院 黄雨琦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8月24日   05 版)

    龙岩学院  林彬彬/绘

    有人说,每年的开学季大概永远都是新生的“梦魇”,在全家人欢欢喜喜准备齐全地到达学校后,媒体的标签也就如期而至。行李准备得多是“娇生惯养”,全家齐上阵的送行队伍被理解成“生活不能自理”,独自前来报到的才是“有独立精神”的好学生。这些刻板印象式的标签,不由分说地“贴”到刚刚站到大学门口的学生身上。殊不知,沉甸甸的行李里可能满是家人的爱与期待,送行至校门是几代人分享这份多年拼搏的喜悦,只身前往是我们勇敢面对新征程的宣言。

    不仅是对于这些大学里的“新人”,媒体对于高等教育的标签从未消失过,从学生到学校都要用标签划分出一个高低贵贱。或许高考的志愿填报对你来说更像是一场“持币购物”,考了多少分,就报一个对应的学校。有人因进入“985”“211”而开心不已,也有人因发挥不利,没能进入名校而黯然神伤。但开始新的生活后,你应该明白,学校和学校间的区别在于历史,在于学风,在于一代又一代人传承下来的精神。离开这些,只是校名的不同而已。所以,重新去认识你即将读书和生活的地方。要知道,即便贴着“学霸竞技场”的重点大学也会有学渣的存在,而“名不见经传”的也会是卧虎藏龙之地。

    同样地,我们在拒绝被标签的同时,更不应带着“标签”进入大学。可能你曾是一省状元,但需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或许你觉得自己平淡无奇,但大学是个让你发现兴趣,培养特长的地方。步入大学,意味着走进新的一个阶段,重新去学习、去发现、去成长,才应该是我们进入大学校门应有的心态。

    准大学生们在步入大学前,总会通过网络搜索自己将要去的城市、将要接触到的不同省市的同学,了解风土人情即可,切不要盲信那些被人贴上的标签。来自江苏的同学就读于福建一所二本高校,在她来到这所高校之前她觉得这是一个残破穷困的地方,并不是很喜欢这所学校,两年之后她对这个地方有了改观。这所学校空气还不错,而且人情味也很浓重。当她意识到自己喜欢上这个地方时,她已经快要毕业了,后悔自己太晚爱上这个地方。

    标签化的当下,小到一根针,大到一座城,都有它的标签。人们习惯标签化的当下,通过标签它们可以迅速地了解一个事物,但他们也失去自己给这些事物定标签的权利。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你的大学是别人眼中的重点大学,撕掉这层标签,你会发现它的不足;也许你被调剂到的专业不是那么热门,撕掉这层标签,你会看到它的有趣之处;也许你所在的城市小的可怜,撕掉这层标签,你会觉得小即便捷。

    作为准大学生,应该学会撕去那些毫无意义的标签。我们的大学,应该是属于我们的样子。我们活出的是自己的精彩,是被标签以外的自由世界。

一半受访大学生暑期基本在家刷手机
金竹:我的大学生活只是看似“浪”
到西部高原上“发电”的清华“梦之网”
别给大学新生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