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印度近来持续加强中印边境地区的军力部署。8月3日,《印度时报》报道称,印度总理莫迪担任主席的政府安全事务委员会批准耗资430亿卢比建立第4个“布拉姆斯”导弹团。该部队将配备100枚具有垂直打击能力的“布拉姆斯-3”巡航导弹、5台重型卡车牵引的移动发射架,以及一个移动指挥站。“布拉姆斯”由印度与俄罗斯联合研制,射程达290公里,能够携带重达300公斤的常规弹头以2.8马赫的速度打击目标。印度媒体表示,该导弹团预计将部署在争议地区“阿鲁纳恰尔邦”(即中国藏南地区),以抗击中国在“实控线”附近的强大军事部署。
紧接着在8月18日,《印度时报》再次报道称,为对抗解放军可能的入侵,印度正构筑“对抗中国的长城”。印度空军将在8月19日启用位于藏南地区的帕西卡德空军基地,这已是印度空军在中印领土争议地区启用的第5个前进基地。印度空军代表阿米特·马哈詹向新德里电视台表示:“帕西卡德前线机场能够提供各类飞机和直升机降落的战略资源。其正在改善反应时间。此外,该机场还将促进加强东部边境地区的空中行动。”据称,今年12月31日和明年4月30日,印度还将启用杜廷和达旺两个前进基地。
印度增强中印边境地区的军力部署已持续较长时间。今年7月19日,《印度教徒报》报道,印度军方日前在中印边境地带部署了装甲兵力,声称“将近100辆坦克”已在边境几公里处集结。此次部署的坦克是俄式T-72主战坦克,具备夜间作战能力。而早在2014年和2015年年底,印度就已经两次向达拉克地区运送坦克,这是第三次向该地区调集坦克部队,从而组成一个完整建制的坦克旅。新德里电视台称,此次军事部署说明印度在和中国领土争端上已经“下定决心维护本国权威”。报道称,印度最近数年来在边境地带“安静低调”的努力有了成果——军事实力大幅提升,终于可与中国方面“一较高低”。
总的来看,印度近年来不断强化中印边境的军事部署主要出于两个目的:一是有意对外造势,以一系列边境地区军力强化动作显示印度作为新兴大国在战略上的主动作为。正如《印度防务与安全》在2015年9月刊载丹尼尔·拉简德拉姆撰写的题为“印度的新亚太战略”文章中指出的,印度近年来表现出了想在亚太地区发挥更大战略作用的意愿,一方面是为了抗衡中国,另一方面是为了在全球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以符合其新兴大国的地位。特别是美、日等国在贯彻以制衡中国为核心的亚太战略中,更是有意鼓动印度强化这种主动意识,从而使得这一地区的局势更加复杂、敏感。
二是印度刻意对内宣传,以争取更多军费用于采购武器满足所谓应对威胁的“急需”。近年来,印度一直在竭力倡导武器装备本土化,雄心勃勃地想具备生产印军所有主战装备的能力。但在短期内无法克服技术研发和科研管理弊病的情况下,大笔军购成为印度扩军的重要方式,而“中国威胁”无疑成为最好的借口和由头。因此,印度一些媒体有意炒作中印边境的双方“越境”事件,以制造中印边境地区危机四伏、冲突在即的假象。而印度政府和军方在进行军购时,每次都会有意无意、或明或暗地表示将会把采购的装备用于中印边境,以示“物尽其用”。
对于地区安全来讲,印度的这种做法必然会产生不良影响与负面效应。一方面,印度持续不断的强化边境地区的军力部署会打破地区的战略平衡,从而可能破坏中印之间长久以来形成的战略互信;另一方面,在边境地区越来越多地增加兵力也不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特别是在边境敏感地区持续展开增兵行动无疑会加剧这一地区的紧张程度。这种做法损害的是中印两国的利益。正如今年7月28日,中国国防部发言人杨宇军所表示的,中印两国是邻居,是伙伴,而不是敌人,不是对手。保持中印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是中印两国人民共同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