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场上,足球小组的学生们正玩得热火朝天;舞蹈房内,孩子们在辅导老师的耐心指导下,认真练习肢体动作;棋艺室里,小棋手们正着力“厮杀”,难分高下;美术室的孩子们,则专心涂画……和以往不同,今年这个暑假,陕西省的30多万名农村孩子有了更丰富的选择。
记者从陕西省文明办获悉,目前,该省乡村学校少年宫总数已达588所,占全省乡镇中心小学的58.1%。这意味着,陕西的过半乡镇至少拥有一所乡村少年宫。不仅如此,由于工作方式的不断创新,这些乡村少年宫全部实现了科学化常态监管,学生的参与度得到保障,使之成为帮助和引导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园。
2011年,中央文明办、财政部和教育部组织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5年来,陕西省使用中央彩票公益金,先后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557所,加上部分市县(区)自筹经费建成的31所,全省乡村少年宫总数达到了588所。
这些乡村少年宫,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成。如今,走进这些散落于各个乡镇的乡村少年宫,宽敞明亮的活动场地、功能齐全的设备器材、简单明快的布置风格,已成为一间间学生活动室的“标配”。
“然而,随着乡村少年宫越建越多,如何有效管理一度成为摆在主管部门面前的难题。”陕西省文明办未成年人工作处处长韩光告诉记者,陕西地域狭长,南北跨度达1200公里,陕北地区地广人稀,路途遥远;陕南地区又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即便一天跑两个学校,1年时间也看不完全省所有的乡村少年宫。”
2015年5月,一套由陕西省文明办自筹经费、委托专业公司设计完成的“陕西省乡村学校少年宫网络管理系统”在全国率先上线运行。
记者现场登录看到,管理系统中,活动展示、材料报送、网络宣传、网上考核、档案保存五大功能依次排列。各少年宫每办完一项活动,会在一周之内,通过网络将活动的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料报送至管理系统。
为配合管理系统运行,一套完备的乡村少年宫“测评体系”同时出炉。测评体系中,场所建设、工作机制等五大测评项目,被细分为14项基本指标,配以具体分值,一目了然。
为了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陕西省文明办还运用管理系统,一月一汇总,一学期一总结,一年一考核。
这些乡村学校少年宫全部被纳入量化考核体系——依据综合得分,实行“以奖代补”,被评为优秀、良好、一般等级的,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的运转经费奖励。“当然,低于60分的定为不合格,限期整改,通报批评”。
在陕西省文明办每个工作人员的手机里,都有一款专用App——陕西省乡村学校少年宫导航地图。
2015年,陕西省文明办委托专业机构,研发了这套专用的导航地图。打开地图,乡村学校少年宫星罗棋布地出现在地图上。点击操作后,各少年宫的具体位置、学校名称、学生数量、建设时间、校长姓名、联系电话等一目了然。
利用这个全天候的服务“向导”,管理人员在下基层时,可以随时随地深入各个少年宫,变过去的“明察”为经常性的“暗访”,保证看到的都是未经“包装”的真实情况。
管理方式的创新,使陕西省乡村学校少年宫实现了从“软指导”到“硬约束”、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从“年底集中检查”到“日常监测”的三大转变。一年多来,各乡村少年宫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武术、游戏、棋艺、歌咏、灯谜、表演等已成为乡村少年宫开展最普遍的活动形式。在一些乡镇,根据当地特色,还开设了陶艺、瓦雕、农民画、编织、木偶、剪纸、脸谱艺术、刺绣、戏曲等民间传统及手工艺项目。
目前,精心挑选的8至15名特长辅导员,成为各个乡村少年宫强有力的支撑。他们中除艺术教师外,还有多方聘请来的劳动模范、民间艺人、义工、大学生村官……来到乡村少年宫,孩子们可以提高技艺,留守儿童、困难学生还能够参加免费夏令营,走进城市少年宫,和城市的孩子亲密交流、共同成长。
本报西安8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