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注重人格培养的。传统文化的主流正脉是儒学,即孔子和孟子开创的儒家哲学。儒家哲学最发达的部分是伦理学、道德哲学。写在纸上、社会要求个体做到的行为规范是伦理,存在内心个人遵守的做人准则是道德。
可见,伦理和道德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正面镌刻社会伦理,反面记录个人道德。伦理要通过教育内化才转变为道德。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儒家的伦理记录是“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儒家的道德培养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总的来说就是教人怎样做人:做有道德的君子,不做没有道德的小人。学习“三礼”,研读“四书”,加上社会历练和个人修养,有道德的君子成长为人格高尚的人,真正的人,有大丈夫人格的人,内圣外王的人。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大家都熟悉,我尝试赋予新意。
孔子不是在谈自己作为肉体的人的成长,而是在谈作为精神的人的成长——人格的成长。孔子的人格起点很高,15岁他就已经超越冯友兰讲的“生物境界”之俗人和“功利境界”之凡人,从“道德境界”之完人起步:立志学习,追求知识,传习文化,修养道德。
“三十而立”不是说肉体的他站立起来了——肉体的他肯定在3岁就站立起来了,而是说精神的人,知识的人,道德的人,人格的人,他30岁站立起来了,即是人格初步形成了。
“四十而不惑”是说中年受到各种诱惑,但始终没有偏离自己的志向和人格,精神的自我在生活中锤炼得坚强,已非他人外物能够动摇。
“五十而知天命”是说自己开始步入老年,智慧日渐丰富,人格趋于成熟,掌握自然和社会演化的规律,做到同外部世界趋于融合。
“六十而耳顺”是说自己在老年的前期心灵日益开阔,人格接近完美,不管多逆耳的话,苟利于行均能听得进。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在人生的终点上,自己的人格终于达到宇宙境界:精神自我完全融入宇宙,言谈举止中规中矩,处事待人游刃有余,终于进入圣人行列。
闵家胤(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