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6年09月08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冰点时评

大学生的话语权可以做更多事

王钟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9月08日   02 版)

    公众允许大学生使用独特的话语权,是因为人们希望通过大学的进步,实现社会的进步。这也是关于大学的“小问题”引发广泛社会讨论的原因。

----------------------------------------------------------

    正值开学之际,复旦大学一名大三学生撰写的题为《复旦学子呼吁:请给我们700米通往复旦的“坦途”!》的文章,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文章称地铁站和复旦校园之间的路况极差,非常不便于学生拖着行李箱往来。作者还呼吁,通过众筹资金的方式修行李通道。上海市杨浦区建交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计划明年该路段将整体改造,人行道亦将重新铺设,不会再有这种情况。(澎湃新闻网9月6日)

    文章传播后,有观点认为复旦学生太“矫情”了。根据网上传播的图片看,文中提到的700米长的路并非不堪,值得诟病的只是不平整的人行道。开学、放假前后,在这样的人行道上拖行李箱的确不太方便,但只有几天而已。而且,这样的人行道在上海还有很多。因此,有评论指出,复旦学生的“格局应更大一些”,不要老盯着门前一亩三分地,更不能不恰当地使用自己的话语权。

    不容否认,大学生特别是名校学生拥有自己独特的话语权。很多人眼中的“小事”,如果有名校学生发声,很可能成为新闻事件。近到中山大学因校园改造欲搬离一家修鞋铺,远到北京大学拆除“三角地”海报栏,这样的事如果发生在普通市民身上,根本不会引起任何公共关注,但是事关大学生,立刻在舆论场激起波澜,甚至在全国范围内引发轰轰烈烈的大讨论。

    由于大学生和一些学者的介入,一些校园问题经常上升到学理层面。比如,大学与周围社区的互动,大学推动城市文明,开放的大学精神,等等。这也是大学生使用话语权时的一大特点,他们能够巧妙地将具体诉求与宏大的理论结合起来,让“小事”不再是小事。通过这种方式,大学生也实现了话语权的强化。

    公众允许大学生使用独特的话语权,是因为人们希望通过大学的进步实现社会的进步。这也是关于大学的“小问题”引发广泛社会讨论的原因。但是,如果大学生没能有力地回应社会的这种期待,就会让公众失望,甚至被指责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复旦学生呼吁修路的问题也出于此,人们显然更期待大学生将修好一条人行道的呼吁转化对整个城市人行道的关注。遗憾的是,原先的呼吁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的确,哪怕只是关注一条路,大学生也能说出很多宏大主旨,还能拿出“众筹资金”这样让人眼前一亮的方案。这固然是大学生合情合理的权利。然而,当诉求得到满足,社会关注也转到了别的方向,大学生是不是应该继续坚持对同类问题的关注呢?如果崇高的目的和高深的理论最后不过是满足了自己小小的一点要求,被指责为“不够大气”好像也不算冤枉。

    值得赞许的是,许多大学生正在把关注的触角伸向社会,或者寻求关注校园与关注社会的结合点。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学生绘制“校园性骚扰地图”,中南大学学生花3年时间调研城管与小贩关系,这些大学生使用话语权并获得公众关注的案例更受社会认可。

    很多时候大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没必要用呼吁式的文告来吸引公众注意力,从学术本能出发,用研究性的视角关注社会问题,更符合大学生的身份。

    人们赋予大学生独特的话语权,希望大学生用话语权做更多的事,从对“小事”的关注转向对普遍问题的解答。这是一种理所应当的期待。

王钟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9月08日 02 版

别把自己拘囿在“空巢”的悲情里
大学生的话语权可以做更多事
撒谎作文扼杀了学生个性
公共安全视频管理不应无视个人诉求
请企业不要再糟践“奋进”这个词了
我的“三不”导师
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