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参加比赛,谭艳林没想过要赢。
在很多人看来这种态度似乎是消极的,但却是她的真实想法。事实上,谭艳林并不消极,她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对自己的项目有信心,对公司的市场前景有信心,只是在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这样的全国性平台上,优秀的项目实在太多,这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苗族妹子把这个比赛当做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谭艳林来自相对闭塞的湘西,曾经的她可没想过自己开公司,更没想过还能把产品带出大山,甚至带出国门。
一次偶然,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一个人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这个人是她的姑姑。
10年前,谭艳林的姑姑摔伤致半身瘫痪,没有了经济来源。为了让姑姑能有一份工作,当时正开精品店的谭艳林给她找了个活儿。“我设计一些图稿让她用毛线编织出产品,放在我们店里卖,没想到特别受欢迎”。
谭艳林的脑洞一下子打开了,“看来纯手工工艺品很有市场的,我可以继续开发,专门做这个”。
那个时候,山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已经不会做这种手工活计了,谭艳林拿着样品到寨子里几乎是挨家挨户地问,终于找到了几个合适的人选。带着这些人,谭艳林开启了创业之路,婴儿鞋服、小摆件……这些工艺品在师傅们一针一线的劳作中诞生了。谭艳林在阿里巴巴注册了用户,把第一批“作品”放到了网上,没想到一天就接到了200多个咨询电话,看到如此惊人的需求,她迅速注册了苗家妹手工织品有限公司。
一切来得就像做梦一样,从注册公司到接到第一个订单,她只用了一个星期。
那是一个9万多元的订单,这让刚刚入行的谭艳林觉得兴奋,又不可思议,“当时9万多元觉得好多啊”。
大山里的条件差,交通不好,信息也闭塞,“没人知道我们这里的手工艺,也没人会到这里来看我们的产品”。那个时候,因为电网没有全面铺开,师傅们还经常点着蜡烛做手工,谭艳林总怕师傅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产品推销不出去。
电子商务就像一束光让谭艳林看到了通往外界的路,她抓住一切机会,阿里巴巴、淘宝、微商……谭艳林有事没事就会在阿里巴巴上“逛”,总怕漏掉了什么有价值的信息,错失机会。
有一次,她在阿里巴巴看到一条国外的求购信息。事实上,不会英语的她并没有看懂求购信息,“但是里面有图片,就是那种套在手上的小玩偶,我们会做”。她想,如果自己能接下这个订单,那公司就能走出国门,被更多的人接受。
那时,她不知道该如何回复对方,也不会用网上的翻译软件,无奈之下,她直接把电话打到了阿里巴巴的客服,让他们帮忙翻译并回复。
就这样,谭艳林和这个国外的客户建立了联系。在当时的MSN上,客户告诉她,自己已经发求购信息很久了,几个月以来,谭艳林是第一个回复他的人。
而这样一个回复,就让她真的走出了国门,直到现在,这名客户还依然是她的客户。
订单多起来的谭艳林不断开发新品种,从婴儿鞋帽服饰、创意礼品,到有民族特色的女性饰品,她一步一步把大山里的特色产品带到山外。
如今,她努力打造的私人定制民族特色服装也正慢慢走进客户的视野。“从织布到染色,再到成衣,全是手工。”谭艳林说,这是比手工编织更复杂的“艺术”,像刚起步那时候一样,她遍寻老师傅,再一点一点培训年轻的工人。
在谭艳林的公司,几乎所有的工人都是留守妇女和残疾人,她说她希望能让那些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如果她们都出去打工,孩子就都成了留守儿童”。
事实上,她自己就曾经是留守儿童。两三岁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自己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直到现在,她仍对当时的感觉记忆犹新。“每天放学回到家里找不到妈妈的感觉太难受了”。在她看来,能够解决家乡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是比赚钱更重要的事情。
如今在家乡湘西龙山县,谭艳林已经有3个挂牌的生产基地,解决了近千名留守妇女的就业,而她的产品也早已远销国内外。
如今谭艳林有了更大的梦想——“上市”。“以前想都不敢想,但这次比赛中知道了双创板,看到那么多创业者都怀着这样的梦想,我觉得我也可以”。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凤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