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大型全媒体公益互动节目《中国好家庭》中,7个不同民族的家庭成员用本民族的语言向观众祝福的场面,让大家记住了这个来自新疆塔城的多民族大家庭——马莲花一家,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在忙碌中重新去思考家的意义。
从今年3月开播以来,已经有46个来自全国的“有特色家风家教”家庭通过辽宁卫视的《中国好家庭》和观众见面。文艺之家、体育之家、声乐教育之家、环卫工人之家、木匠之家、军人之家、飞行员之家,节目围绕他们成长、记忆和感悟展开温馨而又激烈的互动,有欢乐、有感动、有惊喜、有情怀。
每年我们要过7个民族所有的节
马莲花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图书馆副馆长,业务熟练,对22大类共几万册图书很熟悉,每当市民来借书的时候,只要说出书名,她就能直接找到。她的一家在当地更是名声在外。
马莲花的父母都是回族人,父母一共养育了12个子女,兄弟姐妹们又与不同的民族结合。父母还认了两个干女儿,几十年在一起生活,就跟亲人一样。所以现在全家一共有54口人,有7个民族。
“大门是敞开的,屋里总是有欢声笑语,周围的邻居只要从门口路过,都会进来坐一会,聊聊。这一小堆儿人,那一小伙儿人的,跟开party一样,孩子们就在院子里跑。如果赶上吃饭,就坐下来一起吃,家里的饭菜永远多做出来一些。如果有的朋友聊得晚了,就干脆住下来,不走了。”马莲花一家的快乐和谐、热情好客在当地远近闻名,哈萨克族的大弟媳妇说自己初到这个家的时候都惊呆了,“当时真是特别震撼,也特别喜欢这种氛围,我觉得这就叫家风吧。”
“笑对人生,这是深受父母的影响。”马莲花小时候父亲挣工资养家,母亲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依然要看自行车,补贴家用,孩子小小年纪都要做家务、干活,“尽管日子清贫,但是父亲每天回来只要拉起手风琴,我们全家人在一起唱歌,跳舞,再大的难事,我们都能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2006年10月,30多名外国记者聚焦马莲花家,向世界展示了这个中国的多民族大家庭的和谐欢乐。7个民族一个家,这个小家正是我们这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多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一个缩影。
如今的电视荧屏上,很多打着所谓亲情牌的节目变成了家庭矛盾冲突和负面情绪的展示地。婆婆和媳妇因为家庭琐事破口大骂,兄妹之间因为老人的赡养问题相互推诿,子女之间为了争夺老人的房产打得不可开交……这些在荧屏上反复出现,一次次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而在《中国好家庭》里,在马莲花家这样一个7个民族的大家庭里,观众看到的却是爱心、孝道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关系里的延续和发展。
“因为我是四川人,爱吃米饭和青菜,而婆婆家主要是吃面食和牛羊肉,他们为了照顾我,会单独给我蒸一小碗米饭,自从我嫁进来,饭桌上就开始出现了青菜。”五弟媳妇现在经常做川菜给家人吃,“他们最爱吃水煮鱼和火锅”。
不光在饮食上互相迁就和照顾,语言沟通上也一样。家里基本上都说普通话,四弟媳妇是维吾尔族,最初来这个家庭的时候普通话不好,为了方便和她交流,家里人还特意学了几句简单的维吾尔语。
“大家的习俗和生活、饮食习惯都不同,该怎么相处?父母就告诉我们一点,想要和谐就记住‘互相尊重,互相平等,互相理解’。”马莲花说,家里每个成员的重要民族节日家人都会一起庆祝,“我妈妈会做各个民族的特色菜,而且还记着每个民族的节日,到时候把大家都叫回来吃饭。所以一年我们要过7个民族所有的节日,能不开心吗?一年下来净过节了。”
马莲花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获得过孝老爱亲荣誉称号,还被评为全国“十大孝子”。父母年老体弱且多病,为了让兄弟姐妹安心工作,马莲花独自承担了照顾老人的重任,业余时间几乎都是在陪伴老人中度过的,洗衣、做饭、打扫卫生、陪父母去医院,每件事她都会尽力做好。马莲花的耐心和孝顺让父母对她很依赖,家中的大事、小事都要找她商量才安心。不仅孝敬自己的父母,马莲花把朋友的父母也当成自己的父母一样孝敬。她有一个同学跟她关系很好,2005年突然辞世,父母心痛欲绝,马莲花就认了他们当干爸、干妈,一照顾就是11年,陪他们过节,一次都没落下过。
坚定的音乐梦想铸就一家人的成功与希望
今年父亲节那天,蒙古族青年女歌手阿木古楞一家来到《中国好家庭》。这些年阿木古楞和姐姐乌吉斯古楞的“科尔沁姐妹”组合参加过不少大赛,也上过很多节目,而带着全家人一起亮相荧屏却很难得。
从科尔沁草原走出来的阿木古楞,这些年一直在歌唱美丽如画的故乡和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阿木古楞出生在一个蒙古族民间音乐人世家,她的太爷爷和爷爷都是蒙古族说唱艺术家,姑姑是乌兰牧骑歌手。深受蒙古族音乐熏陶的她从小就喜欢唱歌,因为生活在牧区,放羊、放马的时候,阿木古楞和姐姐都要在草原上放开嗓子唱歌,对着羊群和远山唱,对着广阔无垠的大草原唱,抬头仰望蓝天白云也唱,唱够了才回家。年龄稍长的姐姐每学到一首新歌,都会第一时间教给妹妹唱。虽然当时家里条件不好,但是阿木古楞的爸爸看到女儿们喜欢音乐,省吃俭用也要给她们买录音机,还时常给姐妹俩买一些专辑让她们能学到各种风格的歌曲。音乐对于阿木古楞家来说就是和谐快乐与凝聚力,当全家人都沉浸在音乐与舞蹈的氛围中,所有的烦心事都烟消云散了。
阿木古楞与姐姐乌吉斯古楞十几岁时就离开家到呼和浩特的艺校学习音乐,为了音乐梦想,姐妹俩边上学边打工,没跟家里要过一分钱。
因为在校期间学业突出,阿木古楞登上了内蒙古蒙语春晚,这令当时还是学生的她备受鼓舞。2006年,阿木古楞与姐姐乌吉斯古楞一起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一边上学,一边继续打工。她们挣的钱既要养活自己,还得寄给父母贴补家用。她们省吃俭用攒了两年,出了她们的第一张专辑。
“我来自草原,勇敢和坚强是我的标志,就像草原上的雄鹰,在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无所畏惧……”这是阿木古楞自己作曲作词并演唱的歌曲《翱翔》的歌词,充满了力量。
“我希望能通过它,激励自己和更多追逐梦想的朋友,勇敢向前冲!”从2004年参加全国声乐器乐舞蹈大赛北京赛区声乐比赛获得青年组一等奖,到2006年参加第12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全国原生态组获得三等奖并和姐姐乌吉斯古楞一同考进中央民族大学,成为“吉祥之家”乌日娜老师的学生,再到2015年3月9日参加央视《越战越勇》节目为梦唱响金话筒比赛获得冠军,十几年来,阿木古楞追逐音乐梦想的脚步从未停止,身后的亲人们给了她用不完的力量。
阿木古楞全家一直致力于蒙古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坚定的音乐梦想铸就了一家人的成功与希望。通过蒙古族传统音乐元素与众多流行音乐元素的融合,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蒙古族民歌,把蒙古族民歌推广出去,把蒙古族民歌唱到全世界,这不仅仅是阿木古楞的愿望,也是阿木古楞一家人最大的愿望。
四代人改良创新 哈氏风筝飞出国门
1983年在美国旧金山,20多岁的哈亦琦以中国北京哈氏风筝大师第四代传人的名义,现场展示了3米多长的沙燕风筝。当风筝在6级大风中飞起来的时候,场上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观看的人们纷纷跑来,争着和他握手拥抱。哈亦琦精湛的表演,获得了这次表演比赛的最高荣誉特别奖。
在《中国好家庭》录制现场,当哈亦琦和大家分享这段难忘的经历时,30多年前的激动依然带着温度。
老北京风筝历史最悠久、举足轻重的两大家族就是“风筝哈”和“风筝金”。以沙燕为代表作的“哈氏风筝”起源于清末,四代传承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哈氏风筝”创始人哈国良最初在琉璃厂扎灯笼,由于灯笼与风筝制作工艺相似,便钻研起风筝制作。他制作的风筝小巧玲珑,别有风韵,创制的“南城瘦沙燕”独具特色,“哈氏风筝”从此闻名。
“哈氏风筝”的第二代传人哈长英使普通动物风筝成为艺术品。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开幕。当时相关部门选中了哈长英的蝴蝶、蜻蜓、仙鹤、花凤4只软翅风筝去参赛。结果,这4只风筝夺得了万国博览会银质奖。现在能见到最早的“哈氏风筝”收藏在旧金山自然博物馆,是1903年一个美国教授从北京带回美国的。第三代传人哈魁明依据风力大小,精确使用竹料薄厚,制作出不同应力的风筝,使放飞的风筝既高又稳。1982年,哈魁明还应邀前往巴黎、喀喀嗦那、蒙彼利埃等5个城市进行风筝展览、操作表演和传授技艺。
哈亦琦最初是学习绘画的,没想过要做风筝。有一年,一个朋友要出国,想请哈亦琦做个风筝留个纪念。为了方便携带,哈亦琦做了两个小的沙燕,自此对风筝制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从那年起他开始正式跟父亲学习风筝的制作。
做风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一根竹条薄厚粗细都有讲究,差一丝一毫风筝可能就飞不起来了。哈亦琦刚开始学做风筝,父亲就拿了一个难度比较高的瘦沙燕让他照着做,没想到他做得非常好,放飞也很顺利。父亲说他是蒙的,让他再做几个看看,哈亦琦一口气又做了4个,而且个个展翅高飞,看到儿子的天分,父亲非常欣慰——“哈氏风筝”后继有人了。
30多年的风筝制作中,哈亦琦对传统风筝进行了结构与造型的创新,尝试圆形、三角形、筒形等设计理念和制作方式,同时在风筝的形态与功用上也开始另辟蹊径。他将80个风筝镶在镜框里,作为工艺礼品送给了外宾,还尝试着把风筝的图案放在陶瓷、服装、玻璃器皿件上,生产具有风筝特色的实用衍生品,为这项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打开了新的思路。
哈亦琦的作品经常作为礼品送给外宾,也有很多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哈氏家族几代人打造的“哈氏风筝”传承下去。做大风筝是力气活儿,过去“传男不传女”,因为只有一个女儿,现在,哈亦琦的侄子跟他学。
“将哈氏风筝的技艺传承、延续下去,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事,目前我最紧迫的一件事儿,就是在有生之年为后人留下更多风筝画谱,我必须抓紧时间画,以后眼睛不行了画不了了。”从1999年开始,哈亦琦每天都要窝在小房间里画,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他说这是他父亲的遗愿,一定要把“哈氏风筝”的画谱画完,因为“哈氏风筝”不仅是哈家的技艺,更是国家的民间艺术瑰宝。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吴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