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6年09月12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灼见台

中职《学生公约》关键是增强学生自我认同

熊丙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9月12日   11 版)

    教育部9月4日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要求将公约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新学期开学主题教育内容之一。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公约,营造学习公约的良好氛围,做到全体学生知晓了解公约、认同公约。同时,各地各校要将公约签署仪式作为学校常规德育活动之一,通过学生共同签署公约,作出承诺,使公约成为学生共同遵守的约定。此外,还要督促学生认真履行公约,实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的转变,切实把公约落到实处。

    在已有《中小学学生守则》(下文简称《守则》)基础上,再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下文简称《公约》),显然是希望《公约》更具针对性,而对比《守则》与《公约》,确实有一些专门针对中职学生特点的内容,但总体看来,《公约》和《守则》一样,还存在概念化的问题,学生就是和学校签约,也可能只是知道一个概念,在具体学习生活中难以落实到位。而要让中职学生从“要我做”到“我要做”,有良好的行为规范,最重要的还是要增强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归属感。这是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公约》看,对中职学生比较具有针对性的内容有“勤学苦练,精益求精”“不会就学,不懂就问”“知错就改,见贤思齐”“珍惜青春,不怕挫折”。而这些有针对性的内容,除了更具职教特点,还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现实学习生活,“不会”“不懂”“犯错”“遭遇挫折”,是中职学生存在的比较普遍的情况,这也是《公约》会专门提出这方面要求的原因。但是,是不是《公约》有要求,学生就可能做到呢?

    必须意识到,虽然我国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可是,全社会对中职还带有歧视,中职教育还是低人一等的教育,对于不少学生和家长来说,上中职,是无法考进普高之后的无奈的选择,进中职就是很大的人生“挫折”。以至于近年来,随着适龄生源减少,我国中职规模,也在大幅减少,根据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656.70万人,比上年减少98.58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1.0%。而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238.50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50.94%;也就是说,5年间,我国中职在校生规模萎缩了581.8万人。与之对应,2015年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2374.40万人,2010年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2427.34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只减少52.94万人。从中可见,普通高中和中职是怎样的发展趋势。

    在中职比普高要低人一等的情况下,专门出台针对中职学生的《公约》,不能不顾及其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即把中职学生区分开来,会让部分本来就缺乏认同感的学生,更觉得自己被另眼相看。在当下,关注中职学生群体,最重要的是,要从制度和社会观念层面,全面努力消除根深蒂固的歧视。

    首先,从国家发展教育战略看,不能在政策文件上重视职业教育,可在具体落实时,还是崇尚普通教育,要给职业教育平等的办学、发展空间,而不是处处把职业教育作为低人一等的教育对待。尤其是要防止那些以重视职业教育为出发点的做法,产生歧视职业教育的负面效果。

    其次,要加大普(普高)职(职高)融合,而不是分离。从国外发展高中教育的经验看,大多数国家以前也是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分流,高中分为学术高中和职业(技能)高中,但“分流”在很多国家演变为“分层”,也不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因此,后来有很大部分国家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进行融合,在高中学校,既有学术课程,也有技能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在大学升学时,再自主选择是进学术性大学,还是职业学院、社区学院。针对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也有必要考虑走普职融合的道路。

    基于此,笔者并不赞同再搞什么中职学生《公约》,这会进一步影响学生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感,对于当前的中职学生,更需要他们有作为“普通”中学生的身份认同,结合中小学生行为《守则》,引导他们联系实际作出高中学习规划,更为实在。

熊丙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9月12日 11 版

高职生源短缺“窟窿”为何继续扩大
中职《学生公约》关键是增强学生自我认同
北京中职学校首推“学生职业素养护照”
拿什么拯救大学生暑假“宅”
全国技工院校 开学第一课 聚焦工匠精神
第二届“中美未来职业之星 联合研习营”举行
开创“三学期制” 实行项目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