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9月1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71.3%受访者短距离出行会选择公共自行车

提高公共自行车利用率,66.6%受访者建议增设停车点和办卡点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琛莹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9月13日   07 版)

    8月3日,山东省荣成市城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启动试运行。林海珍/摄(资料图片)

    作为城市绿色公交的补充,公共自行车在缓解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出行等方面具有很多优势。然而由于管理不当等原因,公共自行车在很多城市运转不良。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开始投放智能共享自行车,需要用车时,缴纳押金即可搜索附近的可用自行车。这些新兴方式激活了城市一直沉淀的公共自行车资源,也再次引发公众对互联网改变出行的热议。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1.3%的受访者短距离出行会选择公共自行车。关于公共自行车的问题,54.1%的人首选归还车不方便。66.6%的受访者建议增设停车点和办卡点。

    受访者中,85.1%的人所在城市有公共自行车,14.9%的人所在城市没有。

    76.3%受访者选择公共自行车是出于方便环保不堵车

    调查中,71.3%的受访者表示短距离出行会选择公共自行车,长距离出行选择公共自行车的占7.5%,10.5%的受访者会一直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也有10.8%的受访者不会选择。

    在北京南二环附近工作的陈爽,最近迷上了银色车身、橙色车轮的摩拜单车(一种智能共享自行车,用户通过手机定位,可以找车、预约,还车后手机自动结算骑行路程和费用——编者注)。“朋友圈里有好多人骑,感觉挺好用,我也下了个App试试。”陈爽表示,第一次从南二环骑到了雍和宫附近,大约10公里。“整体体验还行,找车和停车很方便。”

    调查中,70.3%的人会选择市属公共自行车,14.9%的人选择摩拜单车,6.2%的人选择OFO共享单车(源于北大校园的一个学生创业项目),8.6%的人选择其他。

    至于选择公共自行车的原因,76.3%的人因为方便、环保、不堵车,50.3%的人表示是经济实惠,40.4%的人是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34.6%的人是为了健身,18.8%的人觉得是一种新奇、时尚的体验。

    鲁琪(化名)是北京一家杂志社的编辑。一年前她开始骑公共自行车上下班。“我家离单位不远,公共自行车一小时内免费,我骑半小时就到单位了”。

    在摩拜单车等共享自行车风靡时,鲁琪也尝试了一下。“发现299元押金并不能及时退回,这个比较影响用户体验。”摩拜单车半小时就收1元钱的价格,也让她感觉“没那么划算”。

    受访者使用公共自行车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归还车不方便(54.1%)和存取点没有车(47.8%)列前两位。

    陈爽表示,在摩拜单车出现前,自己一直使用北京市的公共自行车。“我家到地铁站步行大概要15分钟。地铁站附近有公共自行车的停车桩,但家附近没有。常常要绕到隔壁小区的停车桩取车,再骑到地铁站附近还车。”陈爽表示,与市属公共自行车不同,摩拜单车找车时只需要打开App查找最近的自行车,预约好并在15分钟内去取即可,还车也只需停到马路上白色停车线以内。“为了方便他人使用,不可以将车停到小区、车库、胡同内”。

    “有一次App里的地图上显示,自行车就在一个胡同口,可我走到胡同里很深的地方也找不到车。过了一会儿我重新搜索,发现这个位置的自行车没有了”。自行车自身较重也让陈爽感觉不好。“据说是为了降低返修率,车子用齿轮传动代替链条传动,选的是防爆的实心轮胎,内置了物联网芯片和GPS……刚开始骑车会比较困难,需要使劲,尤其是在上坡时。”车座不能调节也让他在骑行中有腿伸不开的感觉。

    58.2%受访者发现自行车道常常被机动车占用

    张源驰是一名骑行爱好者,北京拥堵的交通让他经常选择在深夜骑行。“晚上10点以后,二环和三环上的车才少了些。” 张源驰一般从北京西城区三里河的家附近开始骑行,顺着二环线往东骑一圈。他发现,有时深夜10点多,东北二环仍有车辆拥堵的情况。“虽然不如白天车多,但骑着还是不爽”。

    调查中,58.2%的受访者发现自行车道常常被机动车占用,54.1%的受访者感觉公共自行车停车找车不方便,40.0%的受访者认为公共自行车耗损率高,39.4%的受访者感觉道路设计不利于自行车出行,31.7%的受访者认为诚信体系缺失、难以有效提高利用率。

    陈爽表示,除了停车找车不方便,自行车道常被占用也是个问题,“我们小区附近经常会有司机占用自行车道停车,给骑行者带来很大困扰。”

    鲁琪认为,目前不少人能接受“共享”这一出行概念,但落实到自身则效果有限。“比如有人还车不在公共停车点停放。也有人为了自己方便将车骑到偏远处。对车辆的恶意损坏和剐蹭,都说明我们的文明程度有待提升。”

    关于公共自行车,66.6%的受访者建议增设停车点和办卡点,53.0%的受访者认为使用门槛应更低、更便捷,45.7%的受访者表示须缩短公用自行车的维修与更新时间,44.6%的受访者提出降低押金和费用,42.4%的受访者建议提升自行车的舒适度。

    “市属的公共自行车和摩拜单车等共享自行车可以‘取长补短’。市属的公共自行车可以增加停车点,降低办卡门槛,开通APP预约,减少去停车点找车但无车的情况。摩拜单车也可增加座椅调节功能,增加车筐等功能性设计,方便骑行者。”陈爽建议。

    受访者的地区分布:北上广深占33.9%,其他一线城市占17.0%,二线城市占31.1%,三四线城市14.3%,县域、乡村3.7%。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琛莹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9月13日 07 版)

84.3%受访者担心“孝老假”难落实
家庭分工模式:夫妻共同承担内外事务最普遍
71.3%受访者短距离出行会选择公共自行车
97.3%受访者表示身边孩子新学年要经历“思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