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9月18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逮着什么就读什么

曹忆蕾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9月18日   03 版)

    寒假的一日,小城飘着细雨,天空泛着浅灰色。我缩着脖子,站在新华书店前,这是小城唯一的新华书店。店内红色的春联从天花板吊起,垂挂至地;各色年画一叠一叠摆放在案桌上,红红绿绿染了一片。这一屋子的热闹生生把我堵在门外,这还是我认识的“新华书店”吗?

    小时候,家住郊区,新华书店却在城里,去一趟是一次冒险,一趟旅行。除此之外,“去新华书店”也是一件值得昂起头自豪的事情。坐在明亮的大厅里,面前一排排书架,白色的书脊,背倚着书架,拿本书坐一下午。等到傍晚天黑了,再起身,腿已经麻了,哆哆嗦嗦地站不稳。

    年纪小,读书还不可以自己来做主。在新华书店,我得到的第一本书是《小学生二年级背诵精品》。现在想来,这是一本完全不在阅读谱系中的书。特别是拒绝“填鸭式教育”的今天,这套书的市场也是堪忧。

    借着这本背诵精品,月色、枫叶、群山、晚霞住进了文字的容器,幻化成可以被描摹出的语言。母亲找出这本书来,尽管搬了一次家,她还是收着我大部分的书。纸页泛黄,封面早已不知去向。书页的角落,一些难写的字被反复练习。单单一个“蟹”字写了3遍,第一遍时不会写“角”,临摹了两遍才有整体框架。细细读这些字句,不禁笑出声来,真是稚嫩,“松树的枝叶上布满了一簇簇、一团团的雪,像松鼠的大尾巴一样蓬松松”。

    那是“泡”在书店的日子。寒暑假,家长上班没空,把孩子送到新华书店,便万事大吉。逛街、打架、玩游戏,总没有读书令人放心。但当我年纪渐长,阅读的口味越来越杂,新华书店也越修越漂亮,我与书店也越发生疏。

    前台制服统一的工作人员面无表情地结账,书店的二层改为柜台,承包给了点读机、复读机、电子词典,三层的一大半划给了教辅书籍。十来年的光景里,书店就是一半被割让出去。

    偏偏我是一个记忆力极差的人,在这段被描述成金子般的阅读时光里,我到底读了哪些书,它们是否成为我沉睡的潜意识,我却没有丝毫记忆与判断力。可是它形成的习惯却值得跳开“新华书店”这个框架来怀念一下。

    我们一同买书、读书的小伙伴很少再去新华书店,我们又找到新的天堂。它在这个城市的地下,沿着商场的电梯下行,穿过阴暗、隐秘、深邃的甬道才能寻到它的踪迹。这里简直是图书批发市场,成摞成摞的书放在地上,高度甚至到了腰部。在这里穿行可要小心挑花了眼,多的是你没见过的书。

    我时常直奔固定的几个摊位,专门卖书的,卖杂志的。我还记得当我开始不满足阅读中学生卷的文学杂志的时候,年轻的店员看了我手中的成年卷,问了一句“看得了吗”?年长的店长扫了我一眼,“高中生了,可以看了。”当时店员的疑问,的确在杂志中得到了印证。而王安忆、史铁生、霍达、张炜……这些名字也进入了阅读的光谱,可大多数也是囫囵吞枣,那时还不晓得细嚼慢咽的好呢。

    一整月的零花钱除去午餐费,基本被拿来买书、买杂志。以至于高考前一个月,母亲从书柜底层“缴获”一整套、不断期的《看电影》,直问我“是不是要考电影学院”?电脑被限制使用,智能手机尚未流行,一份报纸从教室第一排传到后排,数日子盯着周刊尾页的填字游戏。老师在讲台上,底下“”翻报纸,老师声音一提,摆正身子,手一抖,“哗”翻过一页。那真是逮着什么就去读的日子呀!

曹忆蕾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9月18日 03 版)

你多久没去新华书店了
那种美好停留在1980年代
爸爸当时怎么会找到《成长的感觉》?
我亲爱的姥爷让我蹭书看
每一次埋头淘书都是历险
所有痛苦都该有一个温柔的下文
逮着什么就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