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6年09月19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媒体强强联手 跨界出发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卢义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9月19日   T02 版)

    9月15日,北京卢沟桥边的宛平城楼灯光璀璨,中国青年报和“北京时间”的记者在现场直播。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剑/摄

    两个月,短短两个月,中国青年报社与北京新媒体集团“一见钟情”,惊人“闪婚”。但“闪婚”的背后是双方团队的互相仰慕、共同的历史使命和价值取向。

    双方“情投意合”,每天微信群线上沟通,每周一次线下碰头会,简要的合作意向迅速具体到内容、产品、技术等领域的深入对接。在9月14日举行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两家联袂推出的新闻产品《北京时间·中青报》随之同步上线。

    一个是拥有65年历史、具有重大影响的中央级全国性大报,一个是揭牌5个月的首都新型传媒集团;一个以深度报道见长、正加速全媒体融合转型,一个已经具有平台优势和视频直播潜力——这对“伉俪”早已不是近年第一个试水媒介融合的。但不同以往的是,它们并非凭借行政级别或政策红利获得大量资金注入,也非直接联手试图分羹传媒行业的互联网企业,而是开拓出“跨行政管理、跨体制属性、跨媒体介质”的联合之道、突围之道。

    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对于深具体制色彩的纸媒来说,这是一种台、报、网跨界互联的破局路径;对于灵活、创新的地方传媒集团而言,这一合作意味着,携手社会资本后完全能发明又一创新打法。

    “基因的差异越大,可能越优生优育”

    全媒体融合转型,某种意义上也是走向用户、走向市场的变革。中国青年报社怎么转型?在其管理层看来,作为历史悠久的全国有影响力大报、共青团中央机关报,另起炉灶、邯郸学步地盲目向市场单兵迈进并不现实。

    与中青报“体制”“深度”“专业”等报业标签不同,北京新媒体集团是一员侧重视频直播的全新“闯将”。它揭牌于2016年4月,系北京电视台新媒体业务的唯一出口,与奇虎360公司联合推出的核心产品“北京时间”网站、客户端主打一种 “直播态新闻”——24小时永不停歇,又独具时间属性和现场感。

    这款与中国标准时间同名的新闻产品,互联网基因与生俱来。它资本雄厚,北京时间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它暗藏推力,投资者旗下360搜索引擎对优质内容的强大导流能力不容小觑;它崇尚专业,近日轰动互联网世界的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报道即首发于此。

    “双方基因的差异比较大。”中国青年报社副总编辑毛浩认为,基因的差异越大,可能越优生优育,生下的孩子更聪明;各自的优势、劣势越明显,如果处理得好,越可能优势互补、形成很强的市场竞争优势,“面对新的蓝海,唯有抓住机会才能弯道超车、抢占移动端的高地。‘北京时间’和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

    中国青年报社副总编辑董时也认为,这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跨界融合的一种尝试。北京新媒体集团虽刚成立,但在互联网流量、视频直播生成、传播方面潜力巨大,合作能够实现资源匹配,生成更加有影响力的新闻产品,“更重要的是,我们双方拥有相似的价值观,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发展趋势有着相同的观点,这是合作的基础。”

    双方一拍即合。中国青年报社这家大报已于2015年年初启动全媒体融合转型,如今亟须注入技术、市场以及平台的催化剂;北京新媒体集团要打造与首都地位相称的互联网平台级媒体,必须迅速汲取体制、业务资源并完成全国性布局。

    “‘闪婚’这个词能否概括我们的合作呢?我觉得还不能。” 中国青年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张坤表示,闪婚的背后,是双方团队对各自过去出色表现的长期互相仰慕,作为主流媒体的共同历史使命,以及深度、专业与平台、技术的优势互补。

    “跨行政管理、跨体制属性”合作红利初现

    举行“新婚大典”之前,双方联合演练就开始了。双方结合后的新闻产品,均比往日“单身”时的形态、规格、品相上了一大台阶。

    以G20峰会报道为例,合作团队连续直播了58小时,生产的G20报道内容网上呈现总数达到16.27亿次,“北京时间”网站G20报道内容的总点击量达到3723.3万,访问人数达974.5万,单条稿件平均互动数达到1993次/条。同一时间,“北京时间”G20内容访问量在中国网站全网排名第一,4天38场累计90小时的直播数量,也让团队成为G20报道直播场次最多、直播时间最长的媒体。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http://www.cyol.com/)全媒体传播平台也同步探索内容和形式全面创新。

    “这不仅实现了主流媒体在新媒体舆论场上传播力的重要突破,同时展示了双方跨界合作、深度融合所具有的化学反应和巨大潜力。”张坤说。

    在中国青年报社管理层看来,报社直接进入了视频直播时代。尽管早已看准视频直播领域,但由于技术、资金门槛,此前报社并无大规模实践操作。让管理层印象深刻的还有北京新媒体集团的市场渗透能力,该集团后方有100多人与前方记者对接,运营人员同步参与,无论是公司化运作、品牌意识还是工作节奏,完全不同于一般事业单位。

    5个多小时的中秋大型直播更使双方合作优势凸显。9月15日当晚6时起,“北京时间”联手中青报连续几个小时直播全球华人中秋赏月,这号称“史上最大规模的中秋节直播活动”。中国青年报社记者陈婧、李晨赫也作为“连线主持”走进演播厅,中国青年报国内外10余名驻地记者、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大学生记者则视频展示了南海西沙永兴岛官兵等群体的特殊中秋。

    就在同一天晚上,中国青年报社记者傅晓羚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现场,与演播室实时连线,直播了发射一线的情况。

    “这样的内容在任何一家电视台播出都是精彩的节目。”电视行业的资深从业者感慨,“两个团队结合在一起,原来可以迸发出这么大力量,甚至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中国青年报社也展现了老牌纸媒的影响力和专业积累。在G20峰会期间,记者得以进入门槛较高的会场并进行直播;依靠与多个国家驻华大使馆的密切联系,他们独家专访了众多大使;国内驻地记者的优势也被发挥出来,一个细节是,当驻浙江记者看到当地媒体一则“G20上的杭州最帅警察”小报道,马上说“我下午就可以找到这个人”,此后,这条独家跟拍的视频在中青报的新浪法人微博上点击量达970万次。

    从事20年传统电视行业的徐薇激动不已。这名北京新媒体集团旗下北京新闻媒体有限公司原创节目中心总监认为,互联网时代的直播应该是全景式、开放式的,联手中国青年报社的记者无疑可以开拓更多资源和信源。

    “一家媒体不能兼得体制内外的好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体制内资源依然是很大的红利。双方合作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毛浩认为,中青报这样的传统媒体转型,应该充分挖掘体制内资源,然后以开放的互联网思维促成报道,将产品投入市场竞争。

    “不是要消灭报纸上的报道,而是要创造一种新的媒介形态”

    用北京时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奇虎360公司总裁齐向东的话来说,北京时间、中国青年报社、北京新媒体集团将形成一个“铁三角”,这是中国媒介深度融合的一个创举。

    北京新媒体集团总经理金鹏则把此次战略合作称为“强强联手”。他表示,双方将做到“选题共做、人才共用、资源共享、利益共赢”,同时“相互倚重,互为平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共同打造“北京时间·中青报”特色产品,做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闻视频产品。

    这与张坤的思路不谋而合。他认为,跨界融合进一步倒逼中青报不断学习成长,按照“更讲政治、更加有用、更好分享”的原则推进全媒体融合转型,共同打造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丰富品种,联合生产一批新闻精品,当好改革创新的排头兵,成为党和共青团有效联系、凝聚、影响、引导青年的最重要的传播舆论阵地之一。

    “开放、联合远远胜于封闭孤立,这属于互联网的精神,也是媒体应当具备的精神”,他说,双方合作未来会有不足、磨合甚至坎坷,但都是为了传播正能量、说好中国故事、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不断探索创新,“我们只是刚刚开始”。未来一方面要加强打造优质内容的生产队伍,加强专业化职能部门建设,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推进改革,“譬如有些媒体提出来要全部向全媒体记者、编辑转,我们也在提全媒体记者、编辑的概念,但是不是所有的记者、编辑都需要全能?需要慎重探讨。”

    战略合作对生产方式的变革挑战是巨大的。24小时全媒体融合报道,逐渐形成团队作战的全媒体报道机制:“一个记者在前线拿料+N个后方设计、技术、编辑支持”,前后方精心配合,两微、版面、网站、移动端全面开花。

    以杭州G20峰会报道为例,G20峰会期间中青报与“北京时间”的前方报道团队共19人,而后方支持力量近200人。若换做以往纸媒报道,后方编辑团队大约只要10人。以往记者只需完成报纸和两微报道,如今还需要携带设备直播采访、现场解读甚至出镜、主持。

    互相培训也由此排上了议事日程。金鹏坦言,整体来看,北京新媒体集团在技术层面有优势,不过文字功力是一块短板,应该与中青报取长补短。张坤则表示,培训还可以吸纳各地共青团的新媒体领军人物、合作紧密的高校学生媒体,发挥双方优势,创造一种新的模式。

    在产品研发、商业模式等纳入合作范畴的同时,新闻产品愈发成为双方最重视的东西。据了解,今年下半年,双方已有一批联合采访的选题在准备当中。双方网站和客户端已正式上线运营“北京时间·中青报联合报道专区”,集中呈现共同制作的高品质新闻内容,双方还将依托联合编辑部,整合报道和传播资源,共同生产以新闻视频直播为核心的高品质产品。

    事实上,中青报早已不再是一张报纸,它集合了报纸、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公号矩阵等全媒体产品线,以“移动优先”战略推进网报融合,实施H5战略牵引计划,还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KAB全国推广办公室等为基础构建了大学生成长平台。

    中青报将H5产品和H5体现的“适配、开放、融合、共享”思维,深深嵌入内容生产、制作、分享、传播、运营环节当中,向“移动化、交互化、思享化、交易化”转型,整合广泛的服务和资源,努力探索走出有中国青年报特色的媒体融合转型之路。

    H5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全媒体融合转型移动化核心产品之一,是集思想创意、技术创新、内容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产品,通过近年来探索,初步取得明显成效。从2014年8月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融媒工作室成立以来,截至8月底已推出H5作品400多个,总浏览量高达3亿余次,为在移动端实现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陆续推出《这可能是史上最好玩的党员准则测试》H5系列作品,点击量上线几天就高达200多万次,获得中组部的表扬并被列为党员准则新媒体宣传产品。在团中央宣传部指导下,2015年“清明祭英烈,共筑中华魂”H5收获9500多万次的点击量,今年清明节制作的“用你的手为英烈的碑文描金”H5刷爆朋友圈,通过3D全景模拟、交互方式以及大数据应用,并引入了“众筹”概念,短短几天就有1500万访问量,超过400万人直接参与描金。今年两会的“掌上两会”H5杂志和“十三五号战车全解析”等H5作品,获得了广泛传播和同行认可。

    今年5月,中国青年报与中国科学院达成独家战略合作,探索推出了移动端吸引青少年的H5杂志——《来点科学》,初步产生较好社会影响力。譬如“FAST射电望远镜主体工程完成”全媒体报道,以中青报“小邱之问”融媒体工作室为龙头,教育科学部、中青在线等部门密切配合,携带无人机前往贵州进行航拍,在中科院指导下,密集推出了H5、VR视频、航拍图片、微信稿件等优质作品,在中青在线首页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在移动端获得了朋友圈里的大量转发。

    张坤清醒地看到,建立在台、网、报融合基础上的“移动化、交互化、思享化、交易化”,2017年进一步从“24小时中青报在线”向“24小时中青报随手看”转型,不是要消灭报纸,更不是要消灭报纸上的报道,而是要创造一种新的媒介形态,特别是能够创造出更多适配性强、嵌入感强、易于在各种平台体验、分享和传播的优质内容产品,“核心还是要创新机制,把优质内容产品生产好,这是最重要的。我们只是刚刚开始,尽管压力巨大、困难很多,但是无论是报纸端、PC端、移动终端,我们始终坚信:最温暖的终端是人心!我们要努力去办温暖人心的媒体,凝聚、影响、共享、感召年轻人的心。年轻人在哪里,主流舆论场就在哪里。我们不忘初心再出发。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卢义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9月19日 T02 版

月光下护航亚丁湾
在俄华人理发师的成功“秘诀”
比利时有一个“月饼妹妹”
中秋节的黑瞎子岛上,警报声突然响起
媒体强强联手 跨界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