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并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说,到2020年,我国中考将基本结束唯分数论的局面,形成“分数+素质评价”的模式。
9月2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刚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行了解读。
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郑富芝提出,本次中考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形成“学业水平成绩+素质评价”的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这个核心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考试的改变,二是录取的改变。
从刚出台的《意见》来看,考试的改变重点在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推行,实际上是“两考合一”,即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减轻学生重复备考的负担和压力。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进行了“两考合一”的探索,但名称、要求不一,这次进行了统一规范。对于个别尚未实行“两考合一”的地区,这次改革也给予了缓冲期,要求他们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过渡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之后,考试的科目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以往的中考都有固定的考试科目,这就在一些学校中形成了“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倾向。为了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打好共同基础,确保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
本次改革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即“全科开考”。
为了防止“全科开考”增加学生负担,政策在设计上强调考试内容要“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
在中考内容的改革方面,不少地方这些年也积累了一些有意义的经验,“我们从2014年起就明确提出课程标准是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不再出考试说明,就是要让考试回归课程标准。”山西省教育厅正厅长级督学张卓玉说,这些年山西省在命题上也提出了“增加探究性、开放性试题,减少知识性、技巧性试题”的要求,各学科开放与探究试题比例由2013年的26%提到2016年的48%。
教育部还提出可以采用分数、等级等形式呈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等级”呈现。
改革之后高中录取看什么
具体到录取方式,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此次改革的重点在于改变目前高中招生将部分学科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破除唯分数论。
改革之后高中如何录取学生呢?
推行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后,虽然在考试上已实施了“全科开考”,但并不是所有科目的成绩都计入高中录取计分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基础学科和体育,统一纳入录取计分科目,”郑富芝说,其他科目各地方按照“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自行确定是否纳入录取的计分科目。
除了考试科目的成绩外,这次改革明确提出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依据或参考。地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综合素质评价使用的基本要求,高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定具体的使用办法,使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
经过多年实践,各地初步建立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比如山东潍坊,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在高中招生录取中其权重与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相同。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这次改革就是在各地已形成的经验基础上,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完善。在评价内容上,要求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在评价重点上,强调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充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特点。在评价程序上,强调要做好写实记录,遴选典型事实材料,将用于招生使用的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做到程序严谨,方便使用。在结果使用上,实行“谁使用谁评价”,由高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定具体的使用办法。
“根据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教育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明确中考改革的方向、原则、目标和重大政策措施,是一个宏观的指导意见。”郑富芝说。
因此,关于中考的改革各地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时间表。是否马上参加综合改革试点,由各地自行决定。已经和将要参加综合改革试点的地区,也是从2017年之后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探索新的招生录取模式,现在的初中在校生仍执行原来的考试招生办法。不过,到2020年左右,新的中考考试招生录取模式要在全国初步形成。
本报北京9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