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演习是军事训练的最高形式,是和平时期提高部队训练水平和实战能力的最佳途径,与外军进行联合军事演习,是学习借鉴外军的最好机会。作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军事领域最高体现的中俄“海上联合”系列军事演习,2012年以来已经常态化和机制化。
9月12日至19日,中俄“海上联合-2016”军事演习在中国湛江以东海空域举行。双方参演水面舰艇13艘,潜艇两艘,固定翼飞机11架,舰载直升机10架,海军陆战队员256人,坦克装甲车辆12辆。中方参演兵力以海军南海舰队为主,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均有舰艇参演,俄方参演兵力来自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
自“海上联合-2012”以来,历届中俄海上联演均以“巩固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化两军友好务实合作,增强中俄两国海军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能力,进一步提高海上联合防卫行动组织指挥水平,优化规范中俄海上联演的组织实施方法”为演习目的。
以“聚焦实战、贴近实战”的我军新时期军事训练方针为指导,“海上联合-2016”增加了“研究探索进一步提高联演实战化的方法路子”的演习目的,进一步明确将“实战化”作为未来“海上联合”系列中俄军事演习的主题,信息化和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并落实在演习脚本设计、课目设置、作战想定、指挥关系、兵力编成、交流研讨等方面,联合演习由此取得了更加突出的军事、政治和外交效益。
“联合立体夺控岛礁”是“海上联合-2016”军演的最大看点
正确认识未来与谁打仗、在哪打仗、打什么仗、怎样打仗,是实施军事斗争准备的前提,也是提高军事训练效益和部队训练水平的重要抓手。历届“海上联合”系列中俄联合军演,都是针对中俄两国面临的新形势、新威胁、新挑战、新课题。而演习地域、时机和课目也反映出中俄双方对未来共同安全威胁的认知和判断,展现了双方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决心和意志。
中俄“海上联合-2012”军事演习在黄海海域举行,这是中俄双边关系框架内的首次海上联合军演。“海上联合-2013”在日本海海域举行,是我海军舰艇大编队首次赴远海演练。“海上联合-2014”在东海海空域举行,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视察参演部队,日美对演习全过程密切监视。“海上联合-2015”第一阶段在黑海和地中海东部海域举行,西方媒体空前关注,北约海空兵力跟踪监视。“海上联合-2015”第二阶段在日本海海域举行,首次演练了“海上联合登陆”课目,且中方首次派空军战机参演。这几届中俄海上联演,西方媒体普遍将其与当时发生的朝鲜试射导弹、黄岩岛问题、钓鱼岛争端、克里米亚问题、乌克兰危机等事件联系起来。
2016年上半年以来,美海军增大在我南海岛礁的海空巡航密度,“南海仲裁案”更像是菲律宾与一些别有所图的域外国家合演的一场闹剧,南海这一全球最具战略意义的海域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海上联合-2016”实兵演习开始的同日,美军在关岛附近海空域举行名为“勇敢之盾-2016”的大规模海上军事演习,“罗纳德·里根”号航母、“好人理查德”号两栖攻击舰及100余架战机参演。
俄罗斯也与他国存在岛屿争端,“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问题存在多年,俄视其为与日美同盟在远东地区爆发军事冲突的潜在诱因,俄军在远东地区举行的历次大规模演习和突击性战备检查中,海空联合登陆、岛屿攻防是必有课目。因此,“海上联合-2016”首次设置了“联合立体夺控岛礁”课目,自然引起各方极大关注,并引发西方媒体的多种解读。
“海上联合-2016”联演更加突出实战化
像作战一样演练,目的是在未来像演练一样作战,这是开展实战化训练的立足点。自“海上联合-2015”第二阶段,中俄海上联演开始突出任务式和课题式演练,高度重视贯彻落实实战化训练的指导思想,以现实或潜在的安全威胁为背景,以使命任务和训练课题为牵引,贴近实战构建对抗环境,贴近实战设置演练课目,贴近实战考核指挥员的临机处置能力,贴近实战检验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
“海上联合-2016”的演习课题为“海上联合防卫行动”,“联合立体夺控岛礁”为核心演练课目,其他课目围绕其展开。演习的脚本构想是:在中俄共同利益相关的某海域,蓝方舰机对中俄船只实施拦截、骚扰和袭击,造成该海域安全形势恶化,并派兵侵占某岛,严重危害中俄的战略利益和该海域的安全稳定。根据联合国授权,中俄两国海军组成联合舰艇编队,成立联合指挥机构,在岸基空中力量支持下,寻歼蓝方海空兵力,保护战略航线畅通,夺取并控制被侵占岛礁,恢复相关海域的安全与秩序。
现代战争条件下的岛屿作战,往往需要面对拥有强大海空力量、全维战场空间的侦察和打击能力、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的对手,需要争夺局部海域的制海权、制空权和制电磁权,需要保卫己方和破坏敌方的海上交通线,是复杂、高端、高强度、高烈度、强对抗的联合一体化作战,必须科学组织、细致筹划、充分准备。“联合立体夺控岛礁”课目的演练,对中俄双方的海上协同协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必然会推动演练达到更高水平。
在此次演练登陆兵力构成上,主要包括中方“云雾山”号和“昆仑山”号大型登陆舰、3架直-8舰载直升机以及俄方“佩列斯维特”号登陆舰,并由4架歼-11B、2架歼轰-7A、1架空警-200H、1架运-8警戒机等提供空中支持,参演的海军陆战队员人数超过以往各届。中俄双方陆战队员在冲锋舟上混合编组,泛水登陆,密切协同,占领和巩固滩头阵地。
演习中,作为与中俄海上联合编队对抗的蓝方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蓝方兵力构成包括:1艘052C型导弹驱逐舰、非核动力潜艇2艘、4架歼轰-7A战机、1架卡-31警戒直升机等。在指挥体系上,首次开设了独立的蓝方舰艇编队指挥所,一改以往历届中俄海上联演中蓝方的配属地位,并根据课目设置、演习进程和红方行动,制订作战想定、实施指挥和组织对抗,演练更贴近实战,对抗强度极大提高。
同时,“海上联合-2016”的信息化和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也是提高联演实战化训练水平的有力推手。本届中俄海上联演的一大亮点就是首次启用了“中俄海上联演指挥信息系统”,并配置到所有层级的指挥机构和参演舰艇上,两国海军参演部队实现了海空战场态势共享,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协同作战能力跃升。此外,在历届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中,如磋商、指挥、作战、保障、交流等方面,一些好的做法、措施,通过“海上联合-2016”得到规范化和制度化,大幅度提高了中俄海上联演的组织和实施效率。
在两军交流研讨方面,“海上联合-2016”也有创新,比如,首次设置了“港岸军事技能竞赛交流”环节,包括舰艇损管、船艺、临检拿捕、驻(锚)泊舰艇安全防御、陆战队军事竞赛等内容。其中,陆战队军事竞赛的项目设置基于岛屿作战特点,包括通过400米渡海登岛障碍、直升机机降滑降、建筑物攀登与滑降、对海岛防御之敌战斗战术综合演练等,具有极强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战价值。中俄海军官兵混合编组演练,相互观摩学习课目训练,交流研讨经验方法,技战术水平得到共同提高,更重要的是,两军的战场协同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
中俄海上联演期待新发展
自2012年以来的历届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笔者均有幸参加,因此亲眼见证了“海上联合”系列军事演习向着更联合、更协作、更务实的方向发展,演习也越来越注重军事效益,两国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和挑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比如,“海上联合”系列中俄联演,参演部队由海军单一军种,发展到海空多军兵种;演习区域由中俄两国近海,拓展到远海大洋;演习课目由海军传统使命任务——保卫海上交通线,拓展到海上联合登陆和夺控岛礁;演习针对的威胁和挑战,涵盖了传统和非传统、高端高强度和低端低强度。
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和新军事革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刻影响着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地缘政治和军事热点增多,国家、国家联盟、非国家性质组织乃至个人都成为冲突主体,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海上威胁和挑战的形式更加多样、复杂,一方面,高端、高强度海上战争的风险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低端、低强度海上冲突的风险增大且更具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在此背景下,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也在与时俱进。
我们知道,海军秉承这样一个传统理念:所有驶向本舰的舰机都应被视作危险目标并加以警戒。在当前以及可预见的将来,中俄两国各自面临的海上安全形势都很严峻。海上危机和冲突的爆发、演变、最终处置结果,不但取决于性质,还要受到发生地域、爆发时机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快速响应能力是应对、处置海上危机的关键,它可以给各国各方高层更多的决策时间,并通过及时行动,控制事态发展的程度、范围。
对此,西方海军的常见做法,是在战略协作能力已具有较高水平的基础上,成立诸如“海上快速反应部队”之类的联合海上力量,进一步提高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和挑战的能力、组织指挥海上联合防卫行动的效率。
中俄“海上联合”系列军事演习,作为国家间海上战略合作的典范,必将为维护地区和全球的海上和平、安全、秩序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
李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