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只说银幕经典。
舞台上的名角纵然集万千恩宠于一身,一旦卸下面具走到聚光灯之外,他们也难免面临挫折和失落。表演中他们全情投入,戏外的人生比起常人来也怕是跌宕起伏得多。现实生活中,除了借助狗仔队,我们很难把他们的另一面看得透彻。然而,看电影的我们被赋予了上帝视角,可以把舞台上下的故事看个明白。
《剧院魅影》
(美国/英国 2004)
歌剧诞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它源于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但歌剧的表演借助背景、戏服和唱腔显得更富丽堂皇。
《剧院魅影》的气氛便如同它所描绘的歌剧一般荡气回肠。克莉丝汀是巴黎歌剧院合唱团的新人。每天晚上,剧院一个古旧的房间里都会有优美的男声向他传授歌唱技巧,但她一直不知声音背后的秘密。终于,克莉丝汀发现了自己导师的真实身份:他样貌丑陋,自小便被父母抛弃,只能戴着面具隐居在剧院的地下室里。担当歌剧主角的克莉斯汀终于走红,并和年轻英俊的剧院赞助人相爱。面具后的“剧院魅影”伤心欲绝,准备上演复仇大戏。
此片气势恢宏的音乐几乎所有人都耳熟能详。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可能会有“剧院魅影”一样惊艳而又稍纵即逝的贵人。即便沉醉于惊世的咏叹,歌剧的礼节也要求不能用掌声打断。而那落幕时的掌声便显得剧烈而猝然,也难免有着些许落寞。魅影散去,繁华散尽,所有的往事不过如同那歌剧院大堂落满灰尘的水晶吊灯,即便曾经璀璨夺目,也只能尘封在回忆里。
《伊豆的舞女》
(日本 1974)
17世纪初,歌舞伎形成为一个成熟的剧种,并逐渐成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它的出众之处在于精致的舞台和服装。
《伊豆的舞女》便是这样精致的爱情小品。暑期旅行的川岛来到了伊豆半岛,他遇到一群巡回卖艺的歌舞伎艺人,并和他们一同上路。相处的过程中,他被其中一个叫熏的可爱舞娘所吸引。尽管熏的地位卑微,川岛却并不在意。可是两人的交往却并不一帆风顺。川岛一面为自己难以抑制的爱情而苦恼,一面为她在表演时可能受到侮辱而惴惴不安,此时的熏在交往的过程中也动了真情。然而,他们没有表白,没有长相厮守。最终,他们只是过客。
蜿蜒山路和潺潺流水构成了东方美学极佳的意境。本该在大自然的舞台上恣情追逐自己的幸福,男女主人公却仿佛涂了歌舞伎浓重的妆容,他们的真实内心也就此被掩盖。东方文化中的隐忍贯穿了整个故事,观众也不禁遗憾。
然而,这绝不是悲剧。至少,影片的主演三浦友和和山口百惠成为最令人艳羡的伉俪。
《黑天鹅》
(美国 2010)
17世纪后期,芭蕾舞在法国形成了自己成套的体系。芭蕾舞者或整齐划一或轻盈迈步,无不透露着一种近乎数学的精确之美。只是,这精确的背后却有着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公式:扎实而严苛的基本功训练。
《黑天鹅》里的妮娜便是一个自幼刻苦训练的佼佼者。因为纽约剧团要重排芭蕾舞剧《天鹅湖》,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虽然在白天鹅的表现上已经无懈可击,却总感觉自己在对黑天鹅的诠释上略有瑕疵。这时,妮娜发现身边出现了心机颇重的竞争者莉莉,她的压力也因此与日俱增。为了在舞台上充分释放情绪,妮娜在日常生活也给了自己强烈的心理暗示,却在追求极致的过程中愈发滑向人生的阴暗面。
最终,妮娜成功塑造了黑天鹅,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果妮娜的舞台集中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那么她无疑是最幸运的。可惜她的舞台也集中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走下舞台,世界还很大。
《霸王别姬》
(中国 1993)
从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开始,经过不同剧种的融合交流和清廷的推崇,京剧最终形成,也是我国舞台艺术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因为戏班文化,京剧关乎的不仅是舞台,还有着梨园里不尽的情感交织。
《霸王别姬》里,从小一起长大的师兄弟段小楼和程蝶衣一个演生,一个饰旦,从来配合无虞,名震京城。可是,事业巅峰的段小楼却迎娶了名妓菊仙,程蝶衣也因此觉得生无可恋。而随着时代变迁,三人的故事演绎出让人唏嘘的爱恨情仇。
这部电影不断被人感叹:段小楼深知戏非人生,程蝶衣却全情投入到人戏不分。无需遑论孰对孰错,人生没有戏本,若是一切都过得清楚明白,便也索然无味。
莎士比亚曾说:“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群演员罢了。”到底人生如戏,还是戏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