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9月26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旅德青年钢琴家王超的钢琴之路——

“钢琴热要回归心底的热爱”

实习生 张康吉吉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叶雨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9月26日   12 版)

    现如今,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越来越多的父母正成为“琴童家长”,这从铺天盖地的钢琴培训班广告中可见一斑。而曾经的王超,也是一名小小琴童,在父母的引导下4岁开始接触钢琴。

    才23岁,王超就成了欧洲诺曼底钢琴大奖赛首位特等奖得主。如今,他已在海外举办过近百场独奏,还拿到了柏林大学的钢琴博士学位。1990年出生的他近日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办了自己的“黑白世界”独奏音乐会,首张个人专辑《李斯特与肖邦》也在国内面世。

    一路走来,少不了父母的严格监督,但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王超的学琴历程或许更因为“热爱”和“独立”。

    “要发自心底热爱,才能坚持下去”

    不同于其他乐器,钢琴的黑白琴键一经触碰就发出的动听旋律,深深吸引了小王超,让他觉得“很神奇”。

    而最初感官上的刺激带来的新奇感消失后,王超慢慢了解到钢琴曲中包含的故事和文化,他开始真正对钢琴产生兴趣,钢琴成了他“表达内心与宣泄感情的方式”,而不再仅仅是一项爱好。

    实际上,王超也并非从小就决定要“走钢琴这条路”。他坦言,黑白世界中,枯燥的练习痛苦与快乐并存。然而,小时候登台表演的经历,让他感受到了舞台的美妙;父母和老师的认可和鼓励,带给了他自信。

    13岁时,王超便顺利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附小,一年后被保送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还代表中国获得了“第11届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第一名。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王超开始接触更多的艺术形式,他渐渐觉得,“如果从事这个行业,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2013年对于王超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成为欧洲诺曼底钢琴大奖赛首位特等奖得主。面对复杂的规则、严格的评审标准和多个国家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王超其实也很紧张,但他说,“一上台,我就只想把自己对于音乐的热爱和理解表达出来,多弹一轮就可以多展示自己一次”。

    王超说“创造力”是自己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收获的重要品质。小时候为了更好地练琴,王超曾自己琢磨把弹琴和画画、唱歌结合起来,比如在弹奏《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的背景音乐时,他就把故事情节先用绘画、唱歌的方式表现出来,再去弹琴。

    “要发自心底热爱钢琴,才能坚持下去。”王超在练琴中发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小时候每周上钢琴课,老师满意就会奖励火箭的印章,然后就会有炸鸡吃,这就是一种快乐。慢慢地,当我发现自己想走这条路,快乐的意义就更加广泛,通过钢琴让大家了解自己、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收获粉丝和奖项,都会让我很开心。”凭着这股热爱,王超现在每天依然坚持练琴6~8个小时,不肯放松。

    “家长应当扮演旁观者和鼓励者的角色”

    其实,王超在学琴之路上的很多选择,都是由自己作出的。18岁那年,为了深入了解古典音乐,他决定到其发源地欧洲留学,并考上了德国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

    留学经历拓宽了王超的视野,也让他的内心更加强大。“留学的确很孤单,国外生活也更自由,没有了父母和老师的监督,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在自主的学习模式下,王超在24岁时以满分成绩拿到硕士毕业证书,又开始攻读柏林大学的钢琴博士学位。而在采访当天的发布会上,记者注意到:为准备会上的钢琴演奏环节,王超早早便来到了现场练习钢琴。

    学琴对于孩子精力的集中要求很高,这对好动的孩子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家有琴童,很多家长都将陪孩子练琴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动辄出现责骂孩子的现象,久而久之,孩子对练琴会产生抵触情绪,家长也难免“费劲儿不讨好”。

    对于这样相互折磨的“琴童培养模式”,王超觉得,应该多给孩子一点儿空间,“孩子不应是完成父母梦想的替代品。他要有自己清晰的意识和方向,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家长只需扮演‘旁观者’和‘鼓励者’的角色,看到孩子遇到什么问题可以扶一把,而不应该强迫孩子去做事。小孩子其实也有想法,要多听取他们的意见”。

    社会上掀起的“钢琴热”,其实一定程度上是家长跟风作出的选择。王超认为,学钢琴的目的应当专注于艺术本身,“无论孩子以后从事什么职业,学习钢琴或者其他乐器都会有所帮助,比如提升修养和气质,等等。望子成龙没有错,但不是必定要走专业道路,更不能急于求成或寻求捷径,要看孩子是否适合,不能把孩子的兴趣爱好变成压力”。

    “真正喜欢钢琴的孩子会自主学习”

    多年的国外留学经历,也让王超对国内外孩子的不同“学琴模式”有了自己的体悟。他认为,中国家长往往喜欢控制,对成绩要求严格,家长会觉得孩子还太小,自己是过来人,就习惯为孩子规划好一切。

    “国外也有考级和青少年钢琴比赛,但外国家长更多是‘重在参与,享受过程’,家长看到孩子上台演奏,为孩子拍照、加油就觉得很值得。而国内比赛往往重视拿奖,考级要求必过,其实不利于孩子的发展。”王超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在王超看来,国外以兴趣为主导的教育模式,虽然比较随性,属于“喜欢就学,不喜欢就不学”,但在这种引导方式下,孩子能独立选择,“真正喜欢钢琴的孩子会自主学习,对钢琴和音乐本身的见地就和被迫学习的孩子很不一样”。

    王超说,尽管国外有的演奏家技巧没有那么好,但他们的演奏很有生活气息,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每个人的性格和成长环境带给他们的特点都会鲜明地显露出来,而不是单纯地拼手指和技术。

    回顾20年的钢琴之路,王超也承认,学习乐器都会经历一段“折磨的过程”,有时磨练基本功的过程可能会长达数十年。“坚持下来会受益无穷,但坚持与否也要视情况而定。如果孩子只是暂时懒惰,家长需要去推一把;但如果孩子已兴趣全无,热情和新鲜感也没了,再推也没有任何意义,通常也不会有很好的结果”。

实习生 张康吉吉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叶雨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9月26日 12 版)

12所英国名校招生官:成绩很重要
“钢琴热要回归心底的热爱”
李建丽:“小”枣园里的“大”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