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下午,江西省于都县,一位身穿深蓝色崭新军装的老者拄着拐杖,被搀扶着颤步走向了一场启动仪式的舞台,胸前佩戴的军功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他叫王承登,今年101岁高龄。80年前,他以红三军团四师十二团通讯员的身份,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80年后的今天,他作为老红军代表,登上了舞台。
8月底,由中央网信办主办、长征沿线15个省区市各级网信办等单位承办的“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在江西省于都县正式拉开大幕。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地再次迎来了一批年轻的新面孔。两个月时间里,897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媒体记者,走访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等15个省区市革命老区,行程2.9万多公里,用文字、图片、影像充分展示红军长征路上的光荣历史,以及沿线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
用脚采访,用心还原。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们眼中,正是千姿百态的人和各种各样的故事,拼接出一场中国人的长征。
老兵·启程
96岁的李光一生共开启过两次“长征”。
第一次,年仅14岁的他,用了18个月,走过雪山草地,将自己的名字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胜利永远连在了一起。
第二次,年逾古稀的他耗资40余万元,踏遍家乡贫困小学,宣讲革命历史,资助1700多名学生实现上学梦。
“在旧社会成长的我曾失去了读书的可能,今天看到孩子没有学习机会,我很心痛。作为一名老党员、老红军,尽力帮学生实现读书梦,是我应尽的责任。”李光经常说。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突破乌江天险进驻遵义城。还是一名放牛娃的李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入伍后,他经历的第一仗,便是四渡赤水的发端之役——青杠坡战役。
1994年,李光来到遵义市红花岗区海龙镇桂花小学参观,看到了没有旗杆的操场、泥土砌成的教室墙壁、木板搭的简陋课桌椅,教室里,孩子们衣着单薄,手脚被冻得通红。
第二天,他便用退休金买了100套棉衣,连同5000元现金送到桂花小学。此后,李光每年都会向桂花小学捐助1万元,并抽时间到学校给孩子们宣讲红军革命历史。“我要把红军精神传承下去,让子子孙孙都永远牢记这段不朽的历史。”李光说。
这段新“长征”,已走了22年。
村民·回归
回归,一个小小抉择,也需要不少的勇气。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村民周祖辉,南下打工后选择回乡创业,创立了农产品公司,从借款2万元到实现年销售额过千万,仅仅用了6年时间。事业成功的同时,他还收获了家庭幸福,“我的孩子再也不用做留守儿童了。”
周祖辉的回归与新的创业征途,还得益于湖南省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毕业于湖南农大的他入选了“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创业之路越走越宽。“一个人富不算富,能够让全村的人一起脱贫才是最重要的。”在他的影响下,更多的村民也通过种植柚子、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只有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只有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长征路上,还有许许多多个“周祖辉们”,他们构成了沿线革命老区这些年发展的缩影。
贫困县·再出发
“一定要让孩子读书”。这是记者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韩家集乡的周湾村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在这个闻名全国的“高考状元县”,读书高考,走出大山,脱贫致富,已成了村民心目中改变命运的共识。
然而,这个因“会宁会师”而名垂青史的西部小城,交通极为不便。长达两个小时的盘山公路,让许多从未晕车的记者体会了晕车是什么味道。“回望来时的山路,我竟无法辨别我们是从哪座山后面过来的。”一位参加报道的记者回忆。
随着“精准扶贫”在全国的推广,近年来,会宁立足县情,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多渠道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脱贫攻坚步伐也不断加快。在这片陇原大地,将“红色遗产”发展为“经济特产”,延续长征精神,脱贫再出发的初心,被赋予了更多不屈的意义。
长征精神·薪火传承
9月,湖南省桑植县贺龙元帅红军小学也拉开了新学期的大幕。
“我最喜欢《金色的鱼钩》,课文里的炊事班老班长要把伤员送出草地,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很伟大。”11岁的贺珊向记者转述语文课本里的红军故事。
在这所小学,课程中注重讲解长征故事和红军精神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感受到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像这样为改善革命老区落后教育面貌而建的红军小学,全国还有200多个。
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依据当地历史资源,一个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持续不断地接待了一批又一批观众。“革命先烈在这里留下了很多重要的红色文化财富,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和传承。”贵州黎平会议纪念馆馆长易同军告诉记者,他曾反复思考——黎平会议这么重要,为什么没有一个专门的纪念馆?2009年,黎平会议纪念馆建成,迄今已接待近400万名游客。
黎平会议是红军长征史上重大转折的开始,易同军说:“现在很多当地老百姓在外出求学、打工、当兵前,都会来看一看,沾一沾伟人们的精气神儿。”
“走!走!别停下,停下就上不去了!”当记者团来到陕西省铜川市薛家寨革命旧址时,领队在后面大喊。眼前是一条倾斜近乎80度的陡峭山路,需要手脚并用,拼尽全力,才能“爬”到尽头——悬崖峭壁环绕中的红军指挥部旧址。
只有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站在四川夹金山下、日干乔沼泽畔,更有一种喘不过气的沉重感,这种沉重既来自超过4000米的海拔高度,更来自红军英勇队伍挑战自然极限的历史。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采访手记中写道:“当登临海拔4114米的夹金山时,冰凉的雨雪打在我的脸上,我呆立着,想象着红军遭遇过的困难,有一瞬间失神。”
在这个让记者们“下车采访,上车吸氧”的地方,红军是如何走过来的?80年前,一群敢想敢做的人,冒着枪林弹雨和风霜雨雪,穿着破烂的衣鞋,推着历史的车轮,勇往直前,为后人的美好生活开辟了新路。
“任何民族都需要自己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这就是民族脊梁。他们历尽苦难,我们获得辉煌。”在红军过草地纪念碑上,刻着这样的一段话。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向着梦想,砥砺前行。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蒋欣、张冀北、杨宁、李想、李世芳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