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经历过不少校庆。最早的一次是在1999年。那一年我刚上初中,作为校园小记者去参加另一所学校——我们县最高学府——第一中学的70周年校庆。我后来上了这所高中,不过我并没有碰上“逢十”大搞的高中校庆。
上了大学,我的学校不错,很重视校庆。所以,每年都会小搞一些活动,一旦“逢五”规模还会升级。我有幸赶上的120周年校庆,则称得上是一场全球性的盛会。之后,我本科毕业,来到另一所大学攻读硕士。这所学校更具有温情,我也经历了85周年的校庆。然而,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一次校庆,却还是懵懂的初一时我作为小记者看到的校庆场景。
我仔细思考了其中的原因,我对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大学应该说感情更深,校庆发生的时间距离现在也更近,为什么印象反而更浅呢?我想,至少有下面两个原因:
其一,高中和大学的校庆,规模、形式和隆重程度虽然有区别,但总体上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大多数学校的校庆就是这样,万变不离其宗:校长讲话、合唱表演、知名校友捐赠,还有别的吗?
其二,1999年我作为兄弟学校的小记者,去采访县内最高学府的校庆。虽然无足轻重,但毕竟是学校宾客。所以,我获得了比普通在校学生更好的观赏典礼位置。我记得那会儿就坐在主席台附近,典礼结束,我跟一个中将军衔的校友握了手,谁握手谁没握手,成了我们这些小记者们讨论的焦点话题。
到了本科和硕士阶段,我这样的普通学生,在隆重高端的校庆典礼上,自然是靠边站或坐的。可以说,在校庆典礼和各种活动中,我和广大普通学生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观众”聆听领导和知名校友的讲话。所以,索然无味当然成了我对校庆油然而生的一个印象。
后来我发现,中国的一些学校,无论大小是否有名,经常以“集中”的方式筹备校庆。这种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学校行政部门承担核心工作,校友、学生最多是配合工作。领导和知名校友则被包围在关注圈的内核,享受客套的赞誉。
然而,校庆一定要被搞成这样吗?我得说,真的并非如此。在我的日常观察中,我注意到了偶像粉丝们为偶像庆祝生日的形式。以TFBOYS组合的王俊凯、王源和易烊千玺为例,他们过生日不是传统的经纪公司出面,举办一个隆重活动,并赢得媒体曝光和粉丝尖叫的方式。相反,所有的庆祝活动都由粉丝线下筹备而成。无论是纽约时代广场LED屏幕上的祝福广告,还是地铁站内的祝福标语,以及用公益行动来庆祝他们的生日,处于中心地位的经纪公司都没有任何作为,发出声音、力量的只有粉丝本身。
大部分学生和校友都是曾经就读或工作过的学校的“脑残粉”,对学校的认同度之高,超越了很多其他的认同。但现状是,这些粉丝没有渠道能够参与校庆筹备,也没有机会担负足够的责任。学校行政部门包揽一切校庆事务,无法真正强化校友们的学校认同,反而让在校“陪太子读书”的学生觉得无趣至极。
对于校领导来说,分布式的校庆方式可能会弱化对领导的聚光,少了一些掌声。但是,如果校领导能够克服对“居于舞台中央并赢得如雷掌声”的心理依赖,尝试把舞台交给学生、交给校友,校庆一定会更丰富多元,对普通人更具吸引力,也更能显示这一届校领导的格局、视野和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