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3月,燕京大学两名女生和8名男生组成“燕大学生延安参观团”,以旅游为掩护穿过重重关卡,抵达延安见到了毛泽东。就在当年1月,毛泽东刚刚率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抗战爆发后,这10名大学生全部投奔延安。
经过漫漫长征路,陕北成为红军的落脚点,也成为中国革命的新起点。延安,在此后的十几年,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中心,成为照耀中国前行的“灯塔”。
“街道清洁,植满槐桑;没有乞丐,也没有卖笑女郎;不见烟馆,找不到赌场;百事乐业,耕者有田。八小时工作,有各种保险。”延安,当时代表着进步与光明,也成为那个时代进步青年的“圣城”。
“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这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大批爱国知识分子,或夫妻同行,或亲友相伴,或师生相约,伴着连天烽火,冲破重重险阻,奔向延安,去寻求抗日救亡的新希望。他们当中,有来自东北沦陷区的青年,带着国破家亡的痛创;有来自平津课堂的学生,经受过“一二·九”运动的洗礼;有远渡重洋归国的留学生和华侨,他们放弃安逸生活,高唱着“在这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炎黄子孙怎能隔岸观望”。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共有知识文化青年约4万人。
这其中拥有高等教育程度的近万人。他们在延安学习、工作、接受洗礼和历练,寻找拯救民族危亡的希望。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筚路蓝缕,以启山林。”80年时光飞逝,同样的激情和使命,通过长征路上的山水草木,在当代青年学子脚下完成传承。
辗转4省12地,跋涉7493公里,横跨整个西南地区。这个夏天,南开大学“周恩来班”暑期实践队的11名大学生沿着红军长征走过的足迹,寻找当年同龄人的故事。出征前4个月,他们研究了700多万字史实材料。完成红色之旅,再回看材料,他们说,找到了理解80年前同样年轻的他们的方式,那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
长征故事撼人心魄,长征精神历久弥新。在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各地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活动,重走长征路无疑是最热门的。
很多人在这条路上行走、聆听、感动和思考。
“作为同龄人,我们确实很难理解他们的勇气从何而来。这是一群年轻的红军,是为革命胜利甘愿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年轻人,他们的事迹给我带来巨大震撼,让我反思同为年轻人应该为国家、为社会做点什么。”南昌大学实践队的队员易航宇这样说。
重走,不只是身体的长征, 更是一次精神的长征,是一次对理想、奋斗与坚持的信念传承。
南开大学“周恩来班”的队员栗伊萱说:“一路辗转跋涉,我们遇到很多人,有用双脚重走长征路的志愿者,有研究长征的专家学者,有和我们一样追寻长征足迹的青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长征精神的继承者和传播者。80年后,同样年轻的我们,将带着这股力量,走上新的长征路,向着目标,继续进发。”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孙倩倩把长征精神概括为坚持、勇气和信仰。她说:“我们的大国梦从何开始?我觉得,80年前的长征,便是最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