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不吃不喝才能在大城市买得起一个厕所的穷人,怎么忽然成了高收入群体?”连日来,有关“个税改革来了,12万元年收入以上群体要加税”的消息在舆论场不断发酵,不少网友表示被误伤。
10月24日下午15时,这一信息出现反转。多位熟知个税改革的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专家回应说:这一观点是误读,纯属谣言,12万元不是划分高低收入人群的界限。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义务人自行申报早在2006年就开始执行了,不是什么新鲜事,也不是任何加税的意思。
中青舆情监测室的监测显示,网络对于个税改革的讨论在10月22日以后不断升温,在10月24日上午9时左右达到第一次高峰。24日下午15时,辟谣消息发布后,舆论在17时掀起更强烈的二次高峰。目前,该话题在舆论场依然保持高热度。中青舆情分析师认为,在这一轮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一些现象值得注意。
“12万属于高收入人群”的说法并不是无中生有,但真正推动舆情发展的是“加税”谣言。
早在9月24日,《中国经营报》就发表了独家报道《个税渐进式改革高收入阶层实施增量调节》。文章披露,目前业界对个税改革的基本思路已经达成共识,即从高收入阶层入手实施增量调节,“渐进式”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按照现在的税制设计,年收入12万元以上被称为高收入群体,在个税改革短期和中期目标阶段,年应税所得12万元的阶层是重点调节的人群。”
这一信息在发表后,尽管得到多家媒体转载,并未引发较大面积的讨论,舆论反响平平。但是,以时间为单位检索媒体报道,可发现10月23日起,媒体报道的侧重点已经有显著变化。
10月23日,腾讯评论推出话题讨论《年入超12万并不都是高收入者,个税改革不应再“劫贫济富”》,首次将话题中心集中到“年收入12万是高收入人群”这一言论上。当日,“金羊毛工作坊”等微信公众号直接以《个税改革来了,12万元以上被称为高收入群体,要加税》为题,转发了含有《中国经营报》记者相关表述的文章。
以23日为传播分水岭,有关“个税改革方向已定”“年入12万是高收入人群,要加税”逐渐成为媒体报道的重心,成为网民争议的焦点。
在舆论场,媒体报道下的“重点调节”多被解读为即将加税,将年收入12万元以上定为高收入群体也引发超半数网民的担忧。相当一部分舆论认为,12万元的标准已经滞后于时代且偏低,一线城市中等收入群体的负担或将加重。
随后,媒体和网民围绕“高收入标准如何界定”算起了账。
有媒体指出,以北京市为例,2015年,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85038元,已离年收入12万元并不遥远。再以年均增长7%的速度计算,5年左右,北京的职工平均工资就能达到12万元的高收入标准了。
按照北京市现有的房价水平,“12万的年收入不吃不喝20年都买不了一套房”同样是普通工薪阶层面临的生存现实。
《新快报》评论称:“在一线城市,年入12万元恐怕连中产都谈不上。”
网友“影海”吐槽:“人家在房价2000元的地方赚11万元,两年买一套房子不交税,你在北上广赚15万元一辈子也买不起房子,还得交税。”
从连日来网友的讨论情况可见,舆论已达成共识:以年薪12万元界定高收入人群的衡量标准不适合在全国推广。其意味着一大批一线城市普通白领可能将一同遭遇“被高收入”,承担过高税收,个税改革提低控高的政策初衷也将失去意义。
仅少数专家对此表态,认为这一讨论存在误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楚亮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指出:“12万元是个税申报标准,跟高收入没关系,系以讹传讹。”
中青舆情监测室注意到,在“个税将增加”的谣言被澄清之前,对于“个税改革如何符合更多民意”这一问题,已有网友提出了具体建议。
得到广泛认同的一个观点是,应当根据某一阶层的实际生活负担来划定调节范围,区别对待。
在网友“西克”看来,高收入不应该单纯按照绝对金额界定,同时应该结合当地的物价及消费水平,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或小镇的消费水平完全不同,单纯看12万无法界定是否属于高收入。
“应该因城施策,一般月薪超过当地一平方米房价才能算高收入,一刀切有违公平公正。”网友“一片云”评论道。
评论家“老徐时评”也认为,年收入12万元算高收入的标准是10年前制定的,应该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上升不断调整。地区差异、家庭及赡养人口的差异都应该考虑。
中青舆情分析师认为,有关个税的担忧虽是一场乌龙,但反映的问题仍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剧情反转仍然没有打消民意的焦虑,个税话题仍然热度不减。舆论对于个税改革的讨论仍有参考价值。
至少,个税改革到底该如何真正帮助中低收入者,公众仍在关注。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周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