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9岁的李志强没想到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创业大赛,就拿了冠军。在今年9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青年App大赛上,李志强团队的作品“顺航卡车”脱颖而出。在此之前,他是一家卡车修配门店的老板,有不错的收入,过着舒适的生活。
不过去年年初,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李志强有了二次创业的想法:从传统的卡车修配行业转做卡车后市场网络平台。
对于李志强的这一想法,身边的亲朋好友并不看好。大家担心他难以驾驭陌生的互联网领域,也认为要把卡车维修和配件供应市场整合到一个网络平台上,并非易事。
“做了10年的卡车修配行业的工作,我深知这个行业的痛点。”李志强介绍,目前以修配为主要业务的卡车后市场鱼龙混杂,异地宰客严重、配件被层层经销商加价等问题已是行业弊病。
一次在修配门店,李志强碰见一位愁眉苦脸的卡车司机,因车坏在途中晚了两天时间交货,司机需要赔付货主5000元,“这一赔,孩子一年的大学学费就没了”,货车司机的话触动了李志强。
了解行业痛点、清楚卡车司机需求的李志强,想打造一款全国范围的专门为卡车司机服务的网络平台,“帮助司机在途中就近选择优质的修配店,买到质优价廉的配件”。
有人质疑项目专门针对卡车司机会不会市场太有限?李志强算了一笔账:全国约有3000万名卡车货车司机,而每辆载货卡车每年平均要车保养8~10次,每次费用要在平均1000~1500元左右,而私家车则每年一两次保养即可。与此同时,作为商用车的卡车高频率作业,修配的频次要比私家车高出二三十倍。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能够整合货车司机、修配门店和配件供应商这三方资源的平台。李志强认为,“互联网时代的卡车后市场有很多事可以做”。
为了充分论证项目的可行性,李志强和团队成员一起到卡车经过的市郊外环路上做市场调查,随机访问了1000位全国各地的卡车货车司机。“免费下载软件,然后能就近找到修车店,又能找到质优价廉的配件,当然好了”,多数卡车司机如此答复。
确定了创业项目后,李志强托管了经营多年的卡车修配门店,注册了长春志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招募互联网人才,专心做起了“顺航卡车”App。
“顺航卡车”App有两个核心业务:一是修配信息的对接服务,当货车在运营途中出现故障,司机可以打开App自动定位寻找周边优质的服务门店,帮助货车提升途中的运转效率;第二个则是配件的供应链管理,直接让主机配套厂家把产品销售给修配门店或司机,去多层经销商,优化采购方式。
“创业的过程是九死一生,要想存活下来就得付出超过常人的努力和代价。”李志强感慨道。
由于自身没有互联网领域创业经验,东北地区又缺乏相应的创业环境,App的技术层面首先给李志强来了个下马威。在没找到合适的技术人才前,李志强就自学互联网知识,摸索着来。后来,志同道合的成国维加入“顺航卡车”,担任技术总监一职,技术问题也逐渐解决。
但别的难题又接踵而至:跑全国各省市,陌生拜访每一家卡车修配门店,说服其与“顺航卡车合作”。“三四个人一组,找到城市环路,分别去谈客户。”“顺行卡车”App产品经理孙亮说。
在李志强经营修配门店时就在一个团队的孙亮,对卡车修配门店老板和修配工的工作状态很了解,“他们大都学历不高,素质参差不齐,讲产品时得通俗化,我们也吃了不少闭门羹”。
经过3个月的跑点,“顺航卡车”现已与东北三省50多个城市的900多家卡车修配门店达成合作。同时,还在沈阳、北京、唐山和广州成立了线下运营中心,继续开拓其他省市的合作修配门店。
不过,配件的供应链管理模块要比与修配门店签约还复杂得多。“一个卡车有3万多个配件,每个配件又有三四家生产商。”李志强说,需要逐个配件摸清。现在,“顺航卡车”团队已经建成了两万多个卡车配件厂家的数据库,与40多个配套厂家合作。
“这款App不仅能让卡车司机受益,还可以给优质的修配门店带来客源,帮配件厂家做产品终端覆盖,三方互利互惠。”李志强说。
项目运行10个月来,“顺航卡车”还处在未盈利阶段,但李志强已经为此投入了200万元。“App对货车司机、修配门店和供应商不收取任何费用。”李志强说他看重的是日后的营利模式:利用前期的免费服务吸引客户流量,在通过广告、司机互助保险和金融等形式来盈利。
在第二届中国青年App大赛上,评委们评价“顺航卡车”App直击行业痛点、接地气,更容易商业化。李志强听后觉得很受鼓励。当下,无极道投资公司已与李志强达成协议,为其提供300万元的天使投资。经无极道评估,“顺航卡车”App的保守估值为2000万元。
“我们改变不了世界,能改变熟悉的行业,也很有成就感。”李志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