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规矩。规矩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有面子也有里子,可松可紧,可明可暗。有些人只认明处的理儿,有些人只信暗里的道儿。
时代在变,怎么跟上规矩不栽跟头?依我看,常识是最好的紧箍咒。不知所措的时候,不妨做做减法,多想想这“规矩”符合常识吗?
买官被骗
练错武功秘籍,搞不好就会走火入魔。
买官被骗却不敢吱声的姚春明给我们上了一课。这位广东省惠州市旅游局原副局长,很可能自以为摸清了官场的脉:表面上,权力和金钱在不同的血管里流转,实际上,它们在最隐蔽的肌理处互换能量。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收下100多家单位和个人超过500万元的红包后,姚春明面对公众仍然脸不红心不跳。
他的胆子越来越大。既然权力能带来金钱,那金钱肯定也能买到权力。想升上县长,就要跑官,就要花钱打点。一家饭店的老板看到了他的小心思,主动提出帮他跟上面“牵线搭桥”。80万元送出去了,饭店申请的许可证特批了,甚至上千万元都毫不犹豫借出去了,姚春明连“上面”的面都没见着。直到落选的那一刻,他都不知道自己被人逗了。
都是深信潜规则惹的祸。可惜的是,不止一个官员,宁信潜规则,不信明规则。有官员听从“大师”指点找人,花了180万元没升上官,最后“大师”也没了踪影;有官员给某位“贵人”进贡,谁知此人是个诈骗惯犯,压根儿不是所标榜的“领导人身边红人”;还有官员被骗4008万元却不敢索回,怕事情败露只好哑巴吃黄连。见多识广,却偏偏被“高人们”忽悠,你说奇不奇怪?
“违规”买菜
还有桩事儿让我摸不着头脑。福建省宁化县有两名教师被公开通报批评,理由竟是在占道经营的摊位上买菜。几天后,宁化县委县直机关工委称,在处理决定中“部分要求过于生硬,通报方式不妥”,撤销对买菜教师等公职人员的通报。
我得为有关部门鼓掌,制定出清晰明朗的规则,并以秋风扫落叶般的态度严格执行,实属难得可贵。为改善城市面貌,县里出台了党员干部行为规范,强调“三带头八不准”,第一条禁令便是不准在占道的和流动的摊点买菜就餐。县里为了督查也确实花了大力气,不仅查阅了执法处罚单,调阅了监控视频,甚至还现场暗访抓拍。
不过,我还得说,这是大炮打苍蝇,是不符合常识的死规则、懒规则。倒不是为被通报者辩护,规矩就是规矩,坏了规矩应当受到惩罚。只是这个规矩本身太懒,将市容治理的棘手难题一股脑儿甩给党员,忽略了平日的市民教育和街道管理。要是流动摊点没了,怎么还需要暗访抓拍?这个规矩还太死,回家路过小摊,谁能保证绝不顺手买把青菜呢?
我想起了此前一则新闻。山西屯留县24名教师自费聚餐饮酒被通报批评,花费1390元,人均50多元,被视为“四风问题”反弹。好在该县纪委后来回应是“主观臆断、生搬硬套作出的错误决定”。有规矩,肯定比没规矩强,不过也得是合情合理的规矩。
无罪潜逃
对于曾经的杀人嫌犯黄元旭来说,这12年是“借”来的。
始终坚称没杀人的他,逃亡十余载竟是因为怕警察。当初因玩扑克牌和工友闹了口角,不料工友之后被人砍死,警察怀疑到黄元旭头上。他却被吓跑了,潜逃外地隐姓埋名,寄希望于真凶落网。黄元旭去年被逮捕后,律师会见他时发现他“眼神呆滞”,“对获释失去希望”。
黄元旭为啥对警察如此没信心?他告诉律师,十几岁时,他上山打兔子,却被人一枪打在腿上。后来他去索赔,反被栽赃,被警察关了起来。想必这段经历给他留下了阴影。警方草率办案,因此无法自证清白,成了他心中默认的“世道”。
他没想到的是,规矩变了。如今司法界信奉“疑罪从无”。律师提出案件的六大疑点,检察院用足了法定程序,两次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将案件退回县公安局补充侦查。9个月后,黄元旭迈出看守所大门,和亲人抱头痛哭。老实说,黄元旭是幸运的,赶上了好时代,赶上了好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