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美国的起点,落脚在纽约上州的小城普拉兹堡(Plattsburgh)。纽约州立大学在该城的分校,是全美最大公立大学在纽约州最北端所设的校园,也是有点历史的普拉兹堡的骄傲。
我的当务之急是补习英语。留学生办公室的加拿大籍秘书小姐知道我的心愿后安慰道,正好有一些登记做义工的大学生,“帮你选一个‘家教’吧!”没过几天,她就安排我和一名大二学生克里斯蒂见面,把我“托付”给了他。
时值初秋,纽约州北部早晚已是凉意毕露。瘦削单薄的克里斯蒂披着一件咖啡色的粗麻毯,宛若随意而合身的斗篷,行走于庄严而又雅致的校园之中,颇有中世纪骑士加现代嬉皮士之风。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令人忍俊不禁。后来相处多了,发觉他披挂这身麻毯出行的时候居多,在校园里也形成一道风景。
克里斯蒂和我约定,每周用3个下午的各两小时教习英语。我俩或在图书馆一隅对谈,或遍访博物馆、商业区,寓教于日常所见所闻之中。他的“教材”与教法因此也活泛了许多,让我学得兴致盎然。常常,他会把美国文化和生活的某些特征在不经意中揭示给我。可以说,他是我在美国生活、学习的启蒙者。
克里斯蒂教学时从不迟到,一丝不苟;闲谈时海阔天空,善解人意。他其实不是健谈之人,因为教我,却打开了话匣子,让我感念到这位年纪轻轻的异国朋友为他人着想的心思。
克里斯蒂出身于纽约州一个偏僻小镇的贫寒之家,父亲在家乡一所监狱当狱警,母亲是不识几个字的家庭主妇,他是家乡极少数上了大学的年轻人之一。知道我以前在中国当过报刊编辑和记者,他的眼睛发亮了,引为同道,因为他今后的志向就是要到纽约这样的大都市寻一份报纸或杂志社的工作。他的言语里,流露出从此走出偏僻家乡的愿望,以及以文化工作为终生事业的抱负。
半年后,我要迁离小城,克里斯蒂特地在一个周末邀我去他住的公寓作客,替我饯行。那个周六的上午,我到了他在校外租的寓所。跟他在客厅里聊天时,旁边几间卧室内传出男女缠绵之声,克里斯蒂略显尴尬地告诉我,那是别的室友还在睡觉。片刻,出来两对青年男女,大大方方地与我打招呼。我跟克里斯蒂打趣说:“你的女伴在哪儿?”他坦然一笑,说他并无女伴,目前也不想为此分心。那一瞬间,我感慨于他的单纯无邪,心想他该是性解放潮流下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了。
分别前,克里斯蒂给我留下了他老家的地址。一年后的圣诞节,我从美国西部给他寄去贺卡,却没收到任何回音。也许他根本就没有再回家乡。
遇见克里斯蒂之前、之后,我也经常遇到帮助我且不求回报的好心人;但我很愿意衷心地祝福克里斯蒂。因为,克里斯蒂不仅是一个助人为乐的美国青年,还是一个有骑士兼嬉皮士风范的人,更是一个有内涵的当代真君子。直到今天,我的脑海中仍时时闪过克里斯蒂披着自制斗篷或穿行在大学校园里,或踯躅于宁静的小城街巷的身影。
(作者简介:远航,旅美作家)
本栏目欢迎读者投稿,投稿邮箱chinausa@aoy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