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生王月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邱晨辉)近日,由摩根大通支持发起、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合作完成的报告认为,中国经济正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在这一过程中,创新、技术和消费渐渐成为新的重要驱动力。然而,劳动市场上的“技能缺口”问题却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阻碍,制约着高附加值行业的发展。
这份全称为《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缺口研究》的报告,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和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袁志刚领衔,同两校30多位研究骨干合作研究而成。该报告撰写者之一、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郑路称,2016年中国有1200万名本科生和高职院校毕业生求职,尽管有如此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但不少雇主依然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仍然面临着技能型人才供求不平衡的问题,而这就是所谓的“技能缺口”问题。
面对这一难题,报告也开出了“药方”:必须对中国现有的教育体系、职业培训和认证体制,包括诸多影响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的宏观政策进行反思和改革。当天,人社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何宪也提到,要加大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还要加强技能人才的激励,引导企业合理确定技术工人的薪酬水平,促进高等级技术工人薪酬水平的合理增长,“我们需要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