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身怀绝技的文化传承者

“我们对家乡有着割舍不下的深厚情感”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吴晓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11月14日   06 版)

    悠扬的马头琴声、欢乐的侗族大歌、惊险的苗族“刀山火海”等上百项非遗传承项目在第一季舞台上惊艳亮相之后,作为国内首档传统文化展示真人秀,北京卫视联合“能量传播”制作的《传承者之中国意象》如期回归。两个月来,节目汇聚了全国百余位身怀绝技的文化传承人,把观众的视线拉回到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上来。

    探寻不朽的胡杨精神

    无边的沙漠里,耸立着风沙侵蚀的楼兰古城,清脆的驼铃声传来,两个英俊的青年探险者在向导的陪同下来到古城边,传说中的胡杨精灵如期而至,在胡杨精灵的舞蹈中,他们看到了千年不朽的胡杨,并被胡杨沧桑的印象深深感动,他们探寻的不只是胡杨精灵,更是不朽的胡杨精神……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杂技团带到《传承者之中国意象》节目现场的杂技《胡杨魂》,曾获第13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银狮奖、第9届全国杂技比赛银奖。节目最后的造型是“三角支撑”,作为底座的3个人需要承受近1000斤的重量。

    世界上绝大部分的胡杨生长在中国,中国90%以上的胡杨林都在新疆,而这其中的大部分又集中在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它之所以能够在极为干旱的沙漠中生长,是因为它超强的生存本领,据说胡杨树的根可以扎到20米以下的地层中吸取水分。民间有一种说法,“胡杨活着昂首一千年,死后挺立一千年,倒下不朽一千年”,而胡杨的这种精神某种程度上就是对兵团的写照。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杂技团成立于1951年,到现在已经有65年历史了。成立之初杂技团不到10人,之后规模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40余人。

    “为了保护草原文化,我们必须走出草原”

    号称“中国首部男性现代蒙古舞剧”的《蓝·印》,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知名舞者奚斯日古楞的最新作品,由“蓝斑人舞者联盟”9位蒙古族汉子共同演绎。

    “蓝”在蒙古人心中是神圣的颜色,有纯洁的意思。“印”是一种印记,每一个蒙古包在草原上落户,走的时候就会留下一个圆形的遗址,就像一个印章一样烙印在草原上。此外,它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每个蒙古人都会有的胎记——蒙古斑。

    舞剧《蓝·印》讲的是一个离开了草原的蒙古族青年,伫立在都市文明的边缘找寻不到心灵的归属感,内心的那分民族坚守和信仰带领他重回故土,最终找到心灵出口的故事。剧中主人公离开草原的那分迷茫和不舍,也正是几位演员的切身体会。

    “蓝斑人舞者联盟会”成员全部是蒙古族优秀新生代舞者,分别就职于中国各大艺术院团,因为创编《蓝·印》聚首在一起,每次排练和演出就从全国各地赶来。在奚斯日古楞的组织下,整个舞剧创编历时两年,大家都是零报酬参与,推动他们的是对舞蹈的热爱,更是他们作为蒙古族人心中一个共同的担忧——“没有草原那一天,蒙古族就消失了”。

    奚斯日古楞说,科尔沁草原在过去几十年里被大面积破坏,很多蒙古族人到了城市里,却没有归属感,“蒙古族文化没有了草原就没有了依托,就像有弓但不能打猎了,弓也就失去了他的意义”。

    “我们似乎在慢慢忘记作为草原人背负的使命,无论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没有了自己的文化,就会渐渐失去信仰,那面临的就是消亡。”《蓝·印》舞蹈总监呼德勒出生在科尔沁草原,无数次独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总让他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无奈。

    呼德勒的爷爷阿穆尔萨纳与马和沙漠共度了一生,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他的故乡开始禁牧,当最后一批小马驹因为不愿意离开而生生被拉上大卡车时,他意识到自己与马的时代结束了。含着泪回到家,看着空荡荡的马圈,老人久久不能言语,孩子们问他在找什么,他没有说话,只是弯下腰捡起了一块干马粪,从怀里掏出一块干净的手巾把它包了起来。马群带走了这位老人所有的快乐和语言,之后的日子每当太阳升起,老人就从枕头底下拿出包好的马粪闻一闻,然后就望着窗外。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他去世。

    “都市节奏太快,待两个月时间就会烦躁。回到草原,闻到草地的芳香就放松了下来。”呼麦手满都拉想念草原时,会在喧嚣都市找一块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拉马头琴,有时感觉自己就像回到了草原。

    19岁的蒙古族女孩阿如罕在吉林上学,像不少蒙古族年轻人一样坚持穿民族服饰。舞剧《蓝·印》开头的长调就是她唱的,内容是辽阔的草原。长调是流淌在蒙古族人血液里的音乐,不论在何时何地,只要听到长调,他们都会体味到那分独有的激动与苍凉。长调在2005年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音乐界评价长调是离自然最近的一种音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产物,是心灵对心灵的直接倾诉。

    阿如罕的长调都是听奶奶唱时跟着学的。奶奶在当地是出名的长调艺人,唱的是原生态的长调。“奶奶教我的第一个长调内容就是‘在那辽阔的草原远方,我看到一个身影,这个身影好像爸爸又好像妈妈’。”阿如罕说,每次想念父母的时候,她就会唱起长调。

    而舞剧结尾的呼麦拥有2400多年的历史,也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呼麦的产生,蒙古族人有一个奇特的说法:古代先民在深山中活动,见河汊分流,瀑布飞泻,山鸣谷应,动人心魄,声闻数十里,便加以模仿,于是产生了呼麦。满都拉说呼麦还有让人沉静和反思的功效,很多人学完呼麦后,性格都改变了,“因为练习呼麦必须让脑子分区,这也让他们学会多角度看待一件事情”。

    《蓝·印》在呼和浩特演出成功后,每个人都特别开心,在呼德勒的带领下,10个蒙古汉子在草原上裸奔,表达他们的喜悦。

    舞剧《蓝·印》中除了唯一一段萨吾尔登传统舞蹈,其他的舞蹈语汇都是创新的蒙古舞,而满都拉也创新了自己的呼麦作品。“让大家接受喜欢蒙古族文化,需要改变和革新,不能固步自封。”满都拉说,“作为草原人,我们对家乡有着割舍不下的深厚情感,为了保护草原文化,我们必须走出草原,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刀郎人唱的就是一个情字”

    有人说,刀郎木卡姆音乐家都难以驾驭。它的节奏变化多端,存在大量的中立音。中立音是“钢琴黑白键缝里的音”,音乐家的耳朵才能听得出来,只有经过严格训练的人才能将它唱准。

    作为刀郎木卡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艾山·牙牙和玉山·牙牙兄弟在《传承者中国意象》录制现场的一段原生态表演,以一种直抒胸臆的痛快感紧紧抓住了在场的观众和嘉宾。

    牙牙兄弟表演刀郎木卡姆已经几十年了,有他俩在的地方总是围着一群人。他们也是最早走出麦盖提,在国内外演出的民间艺术家。有人说,新疆的刀郎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从两三岁的孩子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举手就跳,张嘴就唱不是稀奇的事,6岁以上的麦盖提人都是歌手、舞者。但是玉山却有着“刀郎歌王”的美誉,因为他会唱全套的刀郎木卡姆,而且天生一副独特的嗓音。

    “新疆很多地方都有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就是生活在叶尔羌河流域和塔里木盆地边缘绿洲上的刀郎人唱的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原本有12套,现在只剩下9套了,9套全部唱完要50分钟左右。”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团长艾尼瓦尔·赛买提说,刀郎木卡姆完全是靠口口相传传承的,由于语言的不断演进,很多唱词的含义即使对于当地人也变得很难理解。所以现在能唱木卡姆的人已经不多了。

    “刀郎人唱的就是一个情字:故土、爱情、思念、忧伤、生命与死亡。没有人像刀郎人这样生活,所以也没有人像刀郎人这样歌唱。”艾尼瓦尔·赛买提说,刀朗木卡姆的唱词全都是在刀郎地区广为流传的维吾尔民谣,有些讲述故事,有些赞美时代,有些教育子孙如何做人,但更多的是歌颂美好的爱情,牙牙兄弟表演的刀郎木卡姆讲述的就是一个爱情故事。

    吐尔逊·阿布地热依木今年55岁,是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领舞,基本上所有的新疆舞他都会跳。“我们新疆人会跳舞是骨子里的,我也曾在天津舞蹈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学校教学,不过其他地方的人很难跳出我们身上的味道。这是融在骨血里的东西。”在《传承者之中国意象》节目现场展示完自己的绝活儿,吐尔逊·阿布地热依木自豪地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吴晓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11月14日 06 版)

“我们对家乡有着割舍不下的深厚情感”
侗乡又到收获时
“这一丝丝的温暖,让我们彼此了解”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