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举办的第三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来自苏州相城区的江苏聚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凭借“新能源动态自然底层充电技术及设备产业化项目”,获得商工初创组铜奖。
公司创始人袁博和创业团队,突破了统治充电领域近半世纪的麦斯充电理论,将充电速度提高至传统技术的3~6倍,同时大幅度延长蓄电池循环次数,获得在场专家的肯定,成为“充电黑马”。
挑战“麦斯充电理论”
作为一个“海龟”,袁博比任何人都了解减少石油依赖的重要性。他说,在新能源时代,不管是交通工具、电力电信,还是物流机械、智能终端,都开始依赖各类蓄电池作为动力来源和储能工具。
一次偶然的机会,袁博产生了革新底层充电技术的想法。他发现当时市场上大量的电动车都有冬天充不满电,夏天又会过充,从而造成电池损坏的现象。
但他要面对的现实是,统治了充电领域近半世纪的麦斯充电理论。这种单向的充电方式,不但导致充电速度慢,效率低,还会产生过度充电、电池容量下降等副反应。
现实中,由于各类新型应用与充电技术不相匹配,新型智能设备效能低下,生产力无法正常发挥,大量电池从开始使用起就被破坏,这是行业亟待解决的“痛点”。
这让袁博看到新一代智能充电产品的市场潜力。他首先要突破传统充电理论的束缚。袁博发现,《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等国际刊物对充电领域不断加强关注。“这是一个被相对忽视的领域”。
通过研发,袁博发现,充电效果优劣不仅在于电池结构、材料,还在于如何针对实际市场,在不改变电池本身基础上,通过软、硬件、电子技术优化电池效能,缩短充电等待时间,延长电池循环寿命,改良电池化成工艺等关键领域。
“只有革新传统充电理论,改进充电方式,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袁博说,不同于传统充电方式,他研究的动态自然底层充电技术是对底层充电方法的全面革新。
在5年多的测试、上千次实验中,他的团队通过对蓄电池内部电化学反应,进行动态监测和闭环控制,发现蓄电池自然最大电流接受能力。
袁博解释,降低蓄电池充电过程中析气、温升、失水等副反应的发生,在实现快速、安全、智能的充电的同时,可以延长电池寿命,增加电池循环次数,维护电池容量。
不重视市场,就是死路一条
其实,袁博也曾“失败”过。2005年,他从英国回国后,发现高端核心汽车电子在国内是弱项,于是开始在汽车电子工程领域施展拳脚。8年努力,技术研发成功,他获得了多项专利证书,也被诸多国外厂商认可。
但现实很残酷,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产业链被国际上巨头企业垄断,袁博团队的研发成果很难打入市场。
“这次创业从商业上来说是失败的。”袁博深深触动,他发现创业如果不重视市场,即使有最好的研究成果,也是死路一条。
随后,袁博从一项电动车充电产品中获得创业方向的启示,因此在研究出智能充电技术之后,首先将这项技术用于电动车领域。
近几年便捷时尚、个人出行的概念风行,推动了电动车行业的消费升级和用户群体的重塑,使得电动车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两亿的保有量,并且每年保持3000万辆的增量。
因此袁博将现阶段公司的研发和产品目标定位在“个人便捷出行”领域,通过设计智能快锂电池组充方案,实现软硬件产品配套,从而将电动车的电池效能进行优化。
确定创业方向后,他开始做市场调研,通过互联网检索,归纳国际市场对新型充电器的需求以及现有市场的现状。
市场调研后,袁博发现,大多数企业把注意力放在对电动车、服务机器人、电动物流机械等新能源各类应用本身的开发上,而对能够直接影响生产力发挥、终端用户体验和制造商维护成本的充电技术却不够重视。
在他们的实验室,大大小小的电池和电力测试设备堆满桌面。他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直到研发出第一批样品。
从2009年开始,他们不断进行底层充电方法的研发,形成独特的领先充电技术。
河南一家电池公司找上门来,专门以他们的产品做了工艺实验报告。报告显示,该理论是创新的,如果采用该方案将更好地节能、节时,仅仅在节省开支方面,算上人工费,每年可为该公司节约成本3亿元。
时刻“充满电”来应付挑战
去年10月,袁博的核心团队落户苏州相城区渭塘镇,成立公司运营没几天,就接待了莱克电气、上海电气等知名公司的来访考察。
落户一年,公司还拿到了“小牛电动车”等多家公司的订单。预计2017年销售订单突破5000万元。袁博说努力在3~5年内形成一个在智能充电、电池管理领域知名的国际型企业。
公司能顺利走上发展快车道,得益于当地政府给予的大力扶持。作为一名青年企业家,他得到了团相城区委等政府部门的长期关注和扶持。
刚落户时,袁博申请了并获得了阳澄湖科技领军人才的荣誉,拿到了相城区的相应奖励和购房补贴。今年8月底,苏州相城区渭塘镇政府提供了免租的崭新办公室。
袁博的创业路一直伴随着“危机感”。他的父亲就是他的创业榜样。父亲是清华大学毕业,下海经商创办了计算机软件公司。父亲一有出差机会就会带上袁博,袁博从小就尝试了几乎所有的交通工具,包括毛驴车。一次在路上,父亲从车窗外的小贩那里买来一些食物,年幼的袁博觉得不好吃,但父亲的话让他铭记:“在还有的吃的时候,吃完手中的食物,下一顿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吃上。”这种“饿肚子”的恐惧,让他每次都大口把食物“消灭”精光。即使现在,这句话仍在影响他,以至于对现在研究的充电设备,他都时刻保持着“饿肚子”的恐惧,希望能“充满电”来应付市场的竞争和挑战。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超 实习生 何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