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洛阳探索考古与城建融合模式

灵活作出文物保护利用方案 实现“多赢”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惠滢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11月18日   04 版)

    考古如何与城市建设融合?“千年帝都”河南洛阳探索几十年后给出了答案。

    洛阳拥有丰富的文物遗迹,但这些丰富的文物一度是洛阳城市发展的包袱,保护文物和城市建设难以协调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洛阳终于摸索出了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洛阳模式”。

    日前,国家文物局组织中央媒体调研团一行来到洛阳,调研该地城市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工作情况。

    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进行大型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报请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从事考古挖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

    因此,在“百年名校”洛阳市第六中学新建教学楼前,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该校位于洛阳市老城区。据洛阳考古院院长史家珍介绍,此次发掘,地点位于隋唐洛阳城遗址区范围内,发掘出了宽约15.15米的城墙,结合文献记载及以往的考古工作,此处城墙应是隋唐洛阳城宫城东墙(东城西墙)的一部分。

    但是洛阳市六中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其老教学楼已被定为C级危楼,附近文物古迹多又无法扩展学校规模,因此对这个新教学楼的需求非常迫切。在这种情况下,洛阳考古院的考古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给出灵活方案解决文物保护与教学楼修建的矛盾。

    “我们计划筹建原址展示宣传基地,修建展厅,将城墙展示出来,学生可以参观展览馆,公众也可以通过预约的方式来参观。”史家珍说,实物的视觉冲击力是文字没法比的,在六中读书的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自豪地说:“我曾经在皇城根下读书。”

    考古院的方案得到洛阳市六中史校长的赞同,他说:“文物的展示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通过这件事我们也看到考古人的智慧。”这种“多赢”局面正是洛阳考古院追求的。2012年,洛阳考古院在配合龙盛小学基本建设时发掘清理出一座五代壁画墓。该墓葬为研究五代时期的墓葬形制、绘画、服饰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此墓的壁画精美,是洛阳以往五代墓葬发掘中未见的,在国内也属罕见。

    洛阳考古院在征得当地政府同意后,结合学校教育培训功能,原址建设龙盛小学五代壁画展览馆,对该墓出土壁画进行展示保护。目前,该项目已获得当地政府支持,正在逐步实施。在洛阳,定鼎北路唐代砖瓦窑址等其他4处保护项目也在积极推进,目前各个方面已基本达成共识。灵活地作出文物保护利用方案,实现“多赢”——这可能是“洛阳模式”的精髓。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惠滢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11月18日 04 版

程永林:刑警的字典里没有“退缩”二字
浙江省赴京“引智”
洛阳探索考古与城建融合模式
我体会到的“美国力量”
图片新闻
造就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