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声一直在响!
9岁的娇娇吓得越缩越紧,把头死死埋在胸前,7岁的表弟兴兴捂着耳朵,眼睛紧闭,嘴里大喊大叫,两人把屋门反锁起来,谁敲也不给开。
临近中午,父母打开了房门,姐弟俩跟着一家人越过畹町河,抵达云南省瑞丽市畹町镇。
当天,中缅边境缅方一侧的九谷地区,地方武装组织同政府军发生激烈交火。姐弟俩和大约3000名边境居民一起越过国界,成为难民。
“干什么都行,只要不去打仗就行”
姐弟俩的外婆说:“娃娃们听着枪声长大,让人心疼。”
11月22日上午,姐弟俩坐在畹町河边玩耍,5米之外的铁丝网和小河把他们跟对岸山间的武装冲突隔开,不时传来的枪声不再让他们显得那么害怕了。
“真希望他们不要打枪。”兴兴骑在一条石凳上,眼睛望着河对岸的小平房,右手拿着小石头不住地敲打左手握住的树叶,直到树叶完全烂掉。
此时,姐弟俩本应都坐在教室里上课,姐姐的缅语课成绩很好,弟弟最喜欢上汉语课。姐弟俩不在一个区域上学,姐姐住校,每周回家一次,回家后会和弟弟一起看动画片,姐姐喜欢“光头强”,弟弟喜欢“喜羊羊”。两人都爱吃面条,长辈们每周末都会煮一大碗面条,姐姐爱麻辣味,弟弟爱多放肉。
缅北地区常常爆发的武装冲突会成为学校里时常议论的话题,姐弟俩在学校里最喜欢的“游戏”都是打架。“不是真打,就是这样砍下去。”兴兴摊开手掌,弯起手臂朝自己的脖子挥去。他紧接着握紧拳头,用力在眼前挥过,“打你的脸”。
“嘿!”娇娇赶紧喝止弟弟的动作,“不许打脸,只能打身上。”
“除了打架还有其他喜欢的游戏吗?”记者问。
“没有。”
姐弟俩的回答几乎异口同声。
“你们知道打仗意味着什么吗?”记者继续追问。
“不知道,但我看见过士兵,拿着枪。”兴兴说。今年年初,姐姐也在自己家的玉米地里见过拿着枪的士兵,吓得赶紧往家里跑,把门反锁。
姐姐的梦想是长大后成为医生,弟弟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做什么,“干什么都行,只要不去打仗就行”。
“我找爸爸”
同样恨透了打仗的还有14岁的景习。原本坐在教室里准备复习考试,得知老家勐古附近武装冲突升级的一刹那,这个读初一的孩子立刻从裤兜里掏出电话,迅速拨打父亲的手机号码。
几十秒过去了,无人接听,几分钟过去了,电话一直处于忙音状态。景习说,自己就想知道父母是不是安全的,但就是等不来这个消息。他不停地来回走动,急得不知道该怎么办,“不敢往坏处想”。
终于,景习坐不住了,他冲出教室,一路狂奔到汽车站,连书包也没有带,平常走路差不多40分钟的路程,他只花了20分钟。
喘着粗气上了公共汽车后,他又掏出手机不停拨打父母的电话,依然无法接通。他直愣愣地盯着窗外嗖嗖往后退的大树,“车开得好慢,就希望快一点。”
景习越来越着急,眼泪流出来,又干在脸上,一会儿又流出来,再干在脸上。他渐渐感觉崩溃了,手机上的新闻信息显示,现在的勐古近乎成了一座空城,2000多名勐古人涌入了一河之隔的芒海镇。
景习决定掉头向中国出发,“爸爸妈妈一定在那里”。
身后的枪声继续响着,越来越密,还夹杂着炮声,景习汇入了逃往中国境内的难民队伍,穿越边境抵达芒海镇。
走在芒海镇的街上,景习逢人就问:请问安置点怎么走?他几乎一路小跑奔向难民临时安置点,有人告诉他别害怕,枪打不过来,他总会回上一句:我找爸爸。
在安置点里,景习像疯了一样掀开一个个帐篷的门帘,叫着爸爸妈妈的名字,找遍了第一个安置点50多个帐篷,依然没有发现父母的踪迹,景习感觉,希望破灭了一半。
他用最后的一点坚强跑到了芒海镇第二个安置点,继续一个帐篷一个帐篷地找,越来越急,越找不到感觉希望越小。快要绝望时,他看见了自己熟悉的小伙伴本华。
“我看到你爸妈了,在附近的另一个地方。”听到本华这句话,景习一屁股坐在泥土地上,开始呵呵地笑起来,“找到了,一家人还可以在一起。”
“希望她们懂事以后活在不会打仗的地方”
畹町镇的难民临时安置点里,住着上百名和景习一样的孩子。
在安置点一角的厕所旁,有块四五十平方米的空地,11月22日下午,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这块空地旁看到,孩子们已三三两两结伴,几个女孩子找了根绳子玩起了跳绳游戏,调皮的男孩子玩起了地上的碎石,或者比赛冲上周围的土堆。
远处时常响起的枪声此时影响不了孩子们的玩心,只是有的孩子偶尔抬起头,看看声音传来的方向。
马图住的帐篷挨着这块空地,她怀里抱着4个月大的二女儿。两天前,马图和丈夫趁着枪声稍微稀疏的间隙,拿了几件衣服,背起两个女儿逃往畹町。
“孩子饿了使劲哭,就停下来喂奶,我看着后面有没有危险。”丈夫马岗说,喂完奶赶紧向边境跑,大女儿对枪声感到好奇,以为是过年放炮了,还不住地拍手庆贺。
马岗的妈妈舍不得家里的牲口和土地,留在家里看家,临走时,她对夫妻俩说:“让孩子们安全。”
大女儿的手臂很细,全身精瘦,喜欢趴在爸爸背上睡觉。为了让妻子的奶水满足小女儿的需要,马岗总是背着大女儿到处找汤,他感觉临时安置点提供的免费汤油水不够,就走到安置点3公里外的小餐馆里买了份骨头汤。
每次出去买汤,个子不高的他都把腰弯到近乎60度,走着走着,大女儿就在背上睡着了。返回时,他一手提着汤,一手扶着背上的女儿。
“大女儿保证一日三餐,小女儿保证有奶喝,就是这几天的目标。”马岗说。
马岗不知道冲突还会持续多久,只听说对立局势还在升级,今年曾经有一些士兵闯进他的家,把枪随意地扔在桌子上和地上,大女儿像知道这些“铁家伙”的威力一样,不敢靠近,甚至不敢凑过去看一眼。士兵们没有搞什么破坏,自己支起锅,煮了米饭和带来的菜,吃完就离开了。
马岗说,自己这辈子肯定不会去当兵,就想守着两个女儿,看她们长大,“希望她们懂事以后活在不会打仗的地方。”
四年级的金成希望不再打仗的原因是他想回教室参加考试。按照计划,11月21日是他参加英语考试的日子,考试结束后还有一个10天的假期,他已经计划好了去另一个区域陪奶奶生活一段时间。
“飞机来轰炸过,不敢在村里里乱走。”穿着一套黑色小西装的金成感觉自己“跑啊跑啊跑”,就这么跑过了边境线,什么东西都没带。
这一天,金成除了坐在田坎上观察对岸的情况,就是躺在安置点的帐篷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打完,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在安置点里生活了两天的16岁小良则担心,自己这个年龄了,回去之后会被抓丁充军,“听说10岁以上就抓”。
“上战场会意味着什么?”记者问。
“死。”小良说。
本报云南畹町镇、芒海镇11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