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为山的雕塑创作空间感觉比室外还要冷些——风从高大的天井灌进来,让人不由地缩一下身子。
因为担心暖气会影响雕塑黏土的性状,这位中国美术馆的馆长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在工作室开暖气,一双大手冻得黑里带红。
12月11日傍晚,应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和中国雕塑院邀请,德国、荷兰、西班牙、乌克兰、希腊、埃及、韩国、蒙古等国的驻华使节以及我国前驻奥地利、加拿大、菲律宾等国的外交官,齐聚这里参观,听吴为山讲述“雕塑创作中的文化观”。
“艺术可以载道,艺术能真正打动人心的就是它深刻的人性和高尚的人道。”吴为山说。
塑古今贤人像,意在昭示来者,引领精神
面对各国使节,吴为山摘下头顶的小黑帽,躬身致意。他指了指自己的代表作《孔子》,开玩笑地说:“我戴着帽子是在模仿孔子呢。”
“这尊孔子像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座大山。”埃及驻华大使馆新闻处主任、参赞胡达·扎德拉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感叹。
事实上,这正是吴为山创作《孔子》的初衷——塑一座“文化泰山”。
吴为山告诉各位驻华使节,自己在塑造孔子像时,特意做了“减法”,舍弃一切不必要的元素,彰显孔子作为“山”的大气。
2012年9月,吴为山的作品曾在联合国总部大厦展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手扶孔子雕像,面对世界100多个国家的外交官说:“吴为山的这些作品,表现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更是全人类的灵魂。”
这样旨在“塑魂”的人像,吴为山已雕了400多座。那些历史精英、文化巨擘,借吴为山之手而栩栩如生。他塑鲁迅,线条硬猛,落刀成型;他塑聂耳,衣衫飞扬,旋律待发;他塑费孝通,含笑欲语,神胜于貌……
吴为山认为,“像”乃种族、时代、文化、个性之综合体。他说:“社会转型期间,价值取向多元。我塑中华古今贤人像,意在昭示来者,引领精神。”
勿忘国耻,为和平之祈望而塑魂
穿行于吴为山的作品之间,你很难不在一组群雕前驻足:一个被凌辱的母亲托着蒙难的幼子,直指苍天,悲痛欲绝;一个男子搀扶着体力衰竭的老母艰难奔逃,几欲伏地……
这是吴为山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创作设计的大型组雕,《家破人亡》《逃难》《冤魂呐喊》的复制缩小品。原作高达12米,让走近的观众如临巨岩,产生强烈的压抑感。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这组作品让各国驻华使节伫立良久。
荷兰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主管范怡兰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这是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组雕塑……整个组雕没有直接表现大屠杀的惨烈,没有出现一个日本侵略者的形象,没有强调仇恨,但是却能瞬间打动我,让我被悲痛笼罩。”
范怡兰注意到,群雕中一位逃难者的指尖被极其夸张地拉长、扭曲了。她说:“这是变形的,又是真实的,你能感觉到这指尖在颤抖、在求救。观者无不祈祷悲剧永不重演。”
这组雕像,是吴为山在2005年所作。创作前,吴为山采访了多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他们的泣诉常常让吴为山彻夜难眠,“耳边不自觉就能听到被刺杀者的哀鸣”。
一位耄耋之年的幸存者常志强对吴为山回忆,自己亲眼看着母亲被日本人连刺数刀,尚是婴儿的弟弟嚎啕大哭,爬到母亲怀里。母亲用尽最后一丝气力把衣襟扒开,让弟弟吸吮乳头。天寒地冻,弟弟的泪水、鼻涕与母亲的血水、奶水冻凝在一起。直到有人想把弟弟从死去的母亲怀中抱起,才发现母子二人已冻成一体,僵硬的身体无法被分开。时光逝去70余年,每每讲起这一幕,常志强老人仍然声泪俱下,噩梦未醒。
这一幕也被吴为山塑进了群雕中,取名为《最后一滴奶》。吴为山告诉各位驻华使节,自己当时有一个强烈的创作欲望,“想要复活那些受屈的亡灵”。
但这种悲愤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仇恨。吴为山表示,这组雕像所表现出的文化观、文明观,在于对和平的祈望。他对使节们说:“我认为只有立足于人类、历史的高度来正视、反思这段日本军国主义反人类的兽行,才能升华作品的境界。”
“中国有责任告诉世界,和平是人类精神所栖。一个遍体鳞伤的弱国是没有能力祈求和平的!”
日本政府及其右翼人群至今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吴为山认为,这是整个人类社会未来的和平隐患。2005年,吴为山曾在日本东京举办雕塑绘画展。当时,《朝日新闻》记者提问吴为山:“60年过去了,中国为何还不放过‘大屠杀’事件?”
吴为山正色道:“铁证如山,不容否认。以史为鉴,则后事可师矣!”
听着吴为山的讲述,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郝志强频频颔首。郝志强表示:“对二战的反思,是流淌在德国人血液里的。反省历史,是展望未来的前提。”
在组雕的最后,吴为山配了一首自己创作的诗:
“我以无以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双手抚摩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盼,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崛起!”
雕塑是人民的艺术,应该一目了然
在韩国釜山仁济大学,有一个“吴为山雕塑公园”,吴为山的许多重要作品都在那里陈列。其中,最受当地人喜爱的,要数一尊名为《天人合一——老子》的雕像。这尊老子雕像的身体部分采用中空处理,被铸成一只鼎的造型,内刻《道德经》,以显示老子的虚怀若谷与满腹经纶。
这尊雕像的复制缩小版也被置于吴为山的工作室内,让韩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驻华韩国文化院院长韩在备感亲切。他表示:“大人和孩子喜欢站在老子的‘身体’里,感受艺术和时空的碰撞,很有趣味。”
作为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吴为山一直强调“雕塑是人民的艺术”“要实现与人的情感互动”。而在当下中国,“奇形怪状、不知所云”的雕塑层出不穷,屡屡被编成段子笑话,让吴为山颇感头疼。
吴为山告诉记者,好的城市雕塑应满足16个字的标准:一目了然、回味无穷、雅俗共赏、喜闻乐见。“城市雕塑既然是人民的艺术,就不能让人看了半天都看不懂,最后只能从创作者那里得到一个玄虚的解释。雕塑应该是一目了然的艺术,但并非简单地一目了然,还要有内涵、有精神、有灵魂。创作者有思想深度,作品才有感染力。”他说。
文化“走出去”要以人类情感为切入点
一尊好的雕塑,就是一位不需要签证的文化使者。
吴为山曾在意大利威尼斯的一次泛舟中突发奇想:意大利是达·芬奇的故乡,假如中国的绘画大师齐白石在意大利遇上达·芬奇,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情境?
几个月后,他潜心创作的雕塑《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于2012年亮相威尼斯宫国家博物馆。雕塑中,达芬奇、齐白石分立于一艘船的两端,前者身形雄浑、手指苍穹,后者面容清癯、手拄节杖,似乎在彼此低语。二者之间的“对话”,寓意中意两国乃至整个东西方文化跨越时空的交流。
一名意大利观众曾兴奋地告诉吴为山:“我感觉齐白石就是达·芬奇的知音挚友!”由于在意大利公众中获得了热烈反响,2013年,经意大利文化遗产部通过,《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被威尼斯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6年12月11日,组织驻华使节参观吴为山作品的活动主办方——中国丝绸之路城市联盟的执行秘书长韩桦对记者表示,雕塑艺术有着世界认同的艺术审美价值,也是向世界传递中国价值、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
中国前驻菲律宾宿务领事馆总领事、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创会秘书长宋荣华表示,中国文化“走出去”任重而道远。中国前驻奥地利大使卢永华也有同感。他告诉记者:“对外传播本民族的文化,需要深耕细作,打造名片和品牌。以奥地利为例,维也纳金色大厅在世界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要归功于奥地利全社会上百年来的不懈努力。”
卢永华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打造文化品牌、讲述中国故事不缺素材,关键在于如何包装和表现。西方人很反感‘宣传’二字,我们在讲故事时,要以全人类共通的情感为切入点,才能润物细无声,让听者入脑入心。”
今年4月,吴为山被国务院新闻办授予“讲好中国故事文化交流使者”称号。吴为山觉得,中国故事并不在于要有重大的题材或是意义,“老百姓平凡生活中所体现的温良向上的精神,就是最好的时代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