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条新闻,心里很不是滋味。
连做7台手术,他累得席地而卧。近日,南京53岁的医生陆澄早6点半离家,7点查房,8点半开始连做了7台手术,一直到晚上8点半还未结束。术间太累,他席地而卧。这一幕被同事拍下,感动无数人。他说这对外科医生来说很常见,病人把整个人交给你,你就要全心全意地对病人负责。
这种辛劳、敬业和职业精神听起来似乎很让人感动,可是,我却不忍心去赞美这样的辛苦。敬业精神值得佩服,但让人觉得缺乏人性化,也隐藏着风险。正如有网友评论说:这样的工作强度,医生自己的身体就不用说了,排在后面几台手术的病人家属如何放心?对医生、对患者都有风险。为什么就不能合理安排资源,为什么不能让医生休息一下?
外行人可能不理解背后的很多苦衷,比如医疗资源的短缺、患者手术需求太多、还有外科医生习惯性的工作节奏,但外行人知道的是,外科医生也是人,也需要休息,接连工作那么久,那么大的工作强度,可能会影响工作。
这一两年来,医生开自媒体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活跃,我知道,医生群体的“微博活跃度”很多是现实逼出来的,他们多数是被舆论“逼”上网。一个规律是,过去被误解越深、越被妖魔化的群体,如今在微博上越是活跃(除医生外,还有警察)。传统媒体时代,他们的形象常被媒体所塑造,今天他们要绕过传统媒体这个中介,而通过自媒体去直接表达自己的声音,抱团取暖,扭转被标签、被污名、被误解的舆论认知。
这种语境和语态下,各种宣传医生工作状态和日常形象的自媒体文章也多了起来,常看到类似“连做7台手术,他累得席地而卧”的文章,看到医生在做了多台手术后东倒西歪躺在手术室地上的场景。我也知道,这种方式宣传医生形象,有时也是舆论“逼”出来的,医患冲突的现实下医生常被误解,医疗工作者是想用这种辛苦原工作状态去“对冲”舆论的负面认知,用辛苦塑造医生的道义形象。
每一次看到以这种方式塑造医生形象的文章时,我都不忍去赞美,因为我知道,这种赞美会形成一种绑架,是对医生劳动权利的剥夺。我们不应该用廉价的赞美去支持这种不人性的工作强度,而应该呼吁给他们更多的休息时间,尊重他们作为一个劳动者的权利,按正常节奏那样工作。我担心的是,每一次这种廉价赞美之后,会误导出更多这种有失人性化的、不应当鼓励的“工作狂典型”,误导出更多用力过猛的典型,“辛苦和劳累”似乎成了一种应然的职业状态。
医生的核心能力是他的医术,一个好医生应该是用他精湛的医术和专业的素养赢得体面和尊重,获得人们的赞誉,而不是“工作多么辛苦”、“多么任劳任怨”、“常年加班不回家”。不要习惯用“工作辛苦”作为凸显一个人道德形象的要素。这可能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误区,以辛苦和劳累塑造道义形象,好法官是不顾家人团聚而辛苦工作,好警察是不跟新娘拜堂而去参加比武,好员工是不顾妻子生娃而去执行任务,好医生是不顾自己健康而为患者健康。这种泛煽情化、脱离专业而强调辛苦劳累的宣传套路,其实越来越让受众反感。
不是说不要“爱岗敬业”,也不是说辛苦和勤奋不值得尊重,而是不必用力过猛,不能总停留在“好人”层面而模糊“专业”这个关键点。一个好医生首先是一个医术精湛的医生,一个好法官首先是一个法律判断专业的法官,一个好警察首先是一个有着很强侦查办案能力的警察,难道不是吗?不要用泛煽情的逻辑和违背常情常理的超道德行为虚化和矮化专业能力。
回归常识和专业吧,不要总逼着人们用反常情的辛苦去赢得尊严和完成道德救赎,用自弃权利的劳累塑造高尚,那种赞美,真的很残忍。
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