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就等同于颠覆,或者就等同于烧钱大投入吗?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2016年度WISE教育项目奖颁奖仪式给出了否定的回答:教育创新可以更节俭,便宜的教育也可以是好的教育。
低成本消除教育鸿沟
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是由卡塔尔基金会发起的,于2009年正式开幕。由于资金充裕,这个机构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创新思维的成功案例,并发起各种国际间交流,推广教育创新模式。所颁发WISE个人/团队教育奖、WISE教育项目奖等被誉为是国际教育界的“奥斯卡”,每年6个。
2016年获奖的项目分别来自印度、黎巴嫩、巴西、加拿大、美国、法国。“小涟漪项目”是为乍得难民营3到5岁的儿童提供社区早期儿童教育,目前已经为几百名儿童提供了服务,并培训了20多名教师;印度的Tara Akshar识字项目是一个56天的成人识字项目,教授女性阅读、写字和基础的算术,目前已有大约19万名印度女性完成了这个项目,从这个项目毕业后进入职场的女性平均薪酬达到之前的两倍。
来自法国的“点子盒子”项目是一个可移动的教育中心,为那些无家可归的人群和弱势群体提供教育类基础设施和资源,每一个点子盒子可被分解成不同的模块,并创造出可容纳50~70人的空间,目前这个项目在全世界有大约20个盒子,分布在露营地区和城市的低收入地区等教育资源稀缺的地方;来自黎巴嫩的教育促进增长和价值项目为黎巴嫩农村地区的女性提供旅游业方面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超过1.2万名女性接受了教育和培训,90%的毕业生获得了全职的工作机会,并比其他酒店服务业项目的毕业生薪资高出50%。
在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时代,这些项目有共同的特点,用低成本而高效的方法消除教育鸿沟,而且对象大都是那些平时并不在公众视野中的弱势群体。这并不是WISE这一届的特点,之前的获奖者也具有这些特点。
大规模可以等同于高质量
如何用更少的钱,让更多人获得更好的教育?美国人梅嬉蝶(Shannon May)博士在肯尼亚创办的桥梁国际学院,给出的答案是:规模化。这个项目获得2015年WISE教育项目奖。
桥梁国际学院定位于低价连锁,被比作欧美的麦当劳或星巴克:教案由总部“调制”好后统一“配送”,并利用技术和数据,保证每一所学院都能提供同等优质的教育。自2008年创办以来,桥梁国际学院已经成为非洲最大的连锁私立学校,扩张速度惊人,最快时两三天就有一所新的学院开办。
桥梁国际学院大受欢迎的原因有两点:学费低,效果好。肯尼亚无论公办还是私立学校,学费都较高,桥梁国际学院的学费低于当地大多数的私立学校,做到低收费与大规模密不可分。教学效果好则是来自课程管理。针对当地老师缺乏学科知识的现状,桥梁国际学院让一批专家教师负责设计课程,编写出详细的教案,发送到为每一个老师配备的平板电脑上。老师在课堂上根据这些内容授课,确保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其实,桥梁国际学院的创办人梅嬉蝶博士这些创意的产生,与在辽宁的教师经历密切相关。
10年前,梅嬉蝶到辽宁做课程研究,并到一所农村学校任教。
“我唯一的教材是一本教科书,没有老师备课的书,也不能上网。”虽然条件有限,但孩子们非常喜欢她,她还成为当年辽宁省表彰的300多名优秀教师之一。
不过,她发现,这里的很多孩子上完小学或者上到初中就辍学了,她认为这是因为孩子们在学校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课堂不是光去教英语、语文、科学和数学的地方,而更多的应该是帮助孩子发现自己,让他们有一个概念——他们如何建立自信!教师是应该发挥这个作用的,而不光是收到他们作业以后打一个分而已这么简单。”
她也体会到了一线农村教师的辛苦,一天工作有时会超过18个小时。她想,这种情况不光在中国有,世界上其他地方也会这样的,如何帮助老师教给学生有用的东西是最关键的问题。她说,这也是她后来到非洲建立桥梁国际学院的初始动力。
节俭式创新是一种思维方式
“从WISE的案例中,我们认识到不同的创新概念。在此之前我们追求的往往是高技术、高技能的创新,其实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更需要的是技术创新,这对调整我们对教育创新的理念有很大的帮助。”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认为:“低成本、低技术、大规模的教育可复制,能够满足这样的条件是最了不起的,与烧钱做创新意义是完全不一样。也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面对大多数教育创新都是借助于技术手段的现状,杨东平提出:“教育创新并不是人为的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改变现实,创造未来。我们应善于利用技术,以便更大规模地解决教育的重大问题,但不应把创新与技术等同起来,更不能以技术为前提。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文化。我们固然需要互联网、智能手机和iPad,但更需要汲取自主、开放、个性、互动、非行政化、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公众参与、信息公开、资源共享等互联网思维,使它们融入现行学校和教学,从而产生革命性的效应。”
有人将教育机会、质量、成本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形容为“铁三角”困境,但是低成本创新专家、英国创新基金会(NESTA)合伙人查尔斯·利德比特认为创新必须是低成本的,利用更少的资源达到更大的成效。节俭式创新不是一种策略,而是一种思维方式。
“在印度有我最喜欢的例子。我们做了很多学前的项目,没有用学前教育的老师,而是让妈妈教自己的孩子!利用了很多传统的资源做了一些好事情,这就是节俭。节俭是非常简单精益的方式。”查尔斯·利德比特举例说,比方有人要在一个不发达地区开一家高标准的眼科医院,但资源有限,这就要求找到新的业务模式、新的工作方式,能够降低资源的占用,在这其中需要创新的思考,不仅要做得好,还要花钱少。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