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河水清浊与否 河长负全责

浙江衢州:河长制“治”出一江清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董碧水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12月29日   04 版)

    冬日清晨,庙源溪上薄雾笼照,习惯早起的鲁晓芳照例到溪边快走。

    鲁晓芳是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顺家路边村党支部书记。两年前,鲁晓芳又多了一个身份——庙源溪顺家路边村段河长,除了处理村里的日常事务,巡河清河、护河宣传也成了她每天的重要工作。

    “一般早晚都要去溪边转转。”鲁晓芳不仅巡查管辖的河段,还要将每日巡河的情况记录在手机上,通过App实时上报,而App也会记录下她每天走过的路线。

    乡镇级河长10天巡河一次 村级河长每天巡河

    庙源溪在衢州市柯城区,是钱塘江上游衢江的一条支流,起于九华乡坞口,流域面积82.8平方公里,主流长22.8公里。

    两年前,因为沿岸生猪养殖户将生猪排泄物直排河道,庙源溪成了柯城区域内最脏最臭的河流,河里经常漂着病死猪。

    2013年,柯城区开始对庙源溪实施全流域整治。在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由区领导担任总河长,所经乡、村主要负责人任乡、村级河长,实施对庙源溪流域畜禽禁养、河道禁采、洁水养鱼等一系列措施。

    不仅如此,柯城区还依托庙源溪周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景观,进行流域的生态化治理,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联动,终于实现了庙源溪从黑臭河、垃圾河到“风景河”的改变。

    庙源溪的变化只是衢州治水的一个缩影。

    如今,地处钱塘江源头的衢州,全市9个“水十条”国家考核断面、13个省控断面、21个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5个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始终保持在100%。

    在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中,Ⅱ类以上水质比例从2013年的52.4%提高到90.5%,144个乡镇交接断面Ⅲ类水从60.3%提高到了96.4%。

    衢州市“五水共治”办主任助理杨水荣认为,这其中,河长制功不可没。

    目前,衢州为全市河道配备了包括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在内的各级河长1882名,160条乡镇级以上河道河长全部由县级以上领导担任。衢州规定,河水清浊与否,河长是第一责任人,负全责。

    万田乡党委书记余志华告诉记者,对河长,市里区里都有硬性规定:乡镇级河长每10天巡河一次,村级河长必须每天巡河。

    此外,衢州还配备了河道“警长”、民间河长,“让责任到人、长效保障的‘生态卫士’覆盖到衢州城乡的每一条河渠港溪。”杨水荣说,正是这种不间断的督查和整改,让衢州的水环境得到了持续的改善。

    不让河长制成为一纸空文

    今年是换届年,上个月,衢州一些县(市、区)的主要领导也作了调整。刚上任,他们第一件事就是认河、巡河。

    柯城区委书记徐利水徒步巡查了石梁溪;衢江区代区长朱素芳认领了白马溪;江山市代市长舒畅巡查了江山港水环境治理;龙游县委书记刘根宏巡查了衢江詹家镇河段、代县长张晓峰巡查了衢江白鸽湖段;常山县委书记叶美峰对南门溪、常山港开展巡河。

    “力求所管辖河道最亮、最美。”柯城区代区长方庆建说。他是庙源溪的河长,自履新以来,保持着每周巡查一次的记录。他说:“作为第一河长,自己会坚持每个月至少巡河两次,把河长的职责履行到位。”

    自2013年起,衢州全面推行河长制,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市、县、乡、村全覆盖河长队伍的同时,率先在浙江全省实行河长履职承诺、述职评议、媒体问询、考核问责等机制。

    “倒逼河长守河尽责,确保‘管、治、保’责任一体化履行到位。” 衢州市委书记陈新要求,各县(市、区)党政正职要扛起河长第一责任,“不能让河长制成为一纸空文。”

    为此,衢州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落实“河长制”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衢州市河长巡查制度等河长日常工作制度的通知》《衢州市市级河长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强化河长履职的通知》《衢州市基层河长规范管理办法》等规定,明确河长的职责。

    在衢州,每一段河道都有一块“河长公示牌”,内容包括河长姓名、手机电话、河长职责、监督电话等。市民扫一下公示牌上的二维码,还可以进行举报、查看河长的实时反馈以及对举报问题的整改情况。

    与此同时,衢州还建立了市、县、乡、村全覆盖的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全部配备到河长手机终端,通过“巡河轨迹管理”和“河长日志”,对河长巡查轨迹GPS定位记录,实地上传。在市、县级河长的账号平台,建立“河长关系树”,把相关的上下游河长、下辖河长、重点企业、下级河长巡河履职、日志记录、投诉受理、处理反馈等全部联系在一起,确保河长巡查“全记录、全覆盖”。

    据悉,今年1~10月,衢州通过河长履职巡查平台,受理群众举报件3980件,解决处理相关问题6200多个。有41名干部被问责处理,还有8人被免职。

    从“环境换取增长”到“环境促进增长”

    衢州借一江清水实现了产业的华丽转身。

    随着“五水共治”的推进,衢州先后引进了伊利、娃哈哈等一批食品饮料项目,近几年衢州食品饮料行业保持着年均近20%的增长速度,成为国内重要的饮料生产基地。据统计,目前全市涉水产业产值已达275亿元,涉水产业已成长为衢州当地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涉水产业的兴起也促进了衢州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浙江启越纸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印刷包装企业,公司总经理徐文明告诉记者,这家原本生产普通水果箱的企业,现在每天要为伊利、旺旺乳饮料生产10万只包装彩印箱,手上的饮料包装接单比去年多了近一倍,今年纸品产值达到1.2亿元。

    近年来,衢州先后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生产线)391家,拆除了衢江、常山等地石灰立窑,完成龙游竹木加工、江山木业等行业整治行动,通过“腾笼换鸟”,盘活存量土地1.58万亩,腾出用能空间98.69万吨标煤,整治提升印染、造纸、制革、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550家。

    治水也治出了乡村美丽经济,倒逼传统农业转型。目前,衢州市正全面启动12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110个示范主体和80个生态牧场的创建工作,连片打造一批生态循环农业典范。吃生态饭,走旅游路,休闲旅游产业成为衢州农民增收的一道靓丽风景和农民增收源源不断的“金矿”。

    开化县以马金溪流域生态化改造为切入点,治水造景,先后建成15条“人鱼和谐”秀美河道,沿河16个水公园串珠成线,350余家农家乐辐射扩散,形成集漫游、休憩、亲水为一体的百里黄金经济圈。

    原来的养猪大村顺家路边村在生猪禁养后转型发展电子商务,230户村民中有70户开起了淘宝店、微店,年网络销售额达到2000余万元。音坑乡下淤村原来是个“空壳村”,如今乡村旅游收入已占村集体总收入的25%,水景相融的美丽经济成了这里的富民产业。

    今年上半年,衢州全市接待游客2653.8万人次,旅游收入16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6.7%和16.6%。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董碧水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12月29日 04 版

浙江衢州:河长制“治”出一江清水
江苏三年取消下放省级行政审批事项709项
“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金创新联盟”筹建启动
最高法第三巡回法庭在南京挂牌
藏族小姐妹赴杭就诊获健康
大熊猫“盼盼”离世
中国早期创业活动指数超过美国
武汉:“世界级绿道”开通
《青年参考》是你靠谱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