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1月20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被中国红卷裹着的仪式感与聚合力就这么一代代传下来——

春节的主场

专题撰稿 艾小羊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1月20日   08 版)

    视觉中国供图

    香港电影:《家有喜事》 导演:高志森 主演:张国荣/ 周星驰/ 张曼玉/ 黄百鸣等

BBC纪录片《中国新年:全球最大的盛典》 导演: Bill Locke 主演: Kate Humble / Ant Anstead / 陆思敬 / David Myers / 西蒙·金 等

    电视剧:1986版《西游记》 导演:杨洁 主演:六小龄童 /徐少华 /迟重瑞 /汪粤 /马德华 /闫怀礼等

    韩国综艺:三时三餐 出演:车胜元、刘海镇、孙浩俊

    图书:《传家: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作者:姚任祥 新星出版社

    虽然嘴上说着过年越来越没意思,其实身体很诚实地告诉我们,春节就是我们骨子里、血脉里最重要的日子,无论我们所在的城市里,还有没有熟悉的烟花、社火、舞龙舞狮,无论饺子还是不是以前的味道,当我们看到那些热闹的场景,刚出锅的饺子,心里依然升腾一种自豪:这就是属于我们的春节。

-----------------------------------------------

    不做总指挥以后,父亲对于过春节似乎完全失去了兴趣。春节于他的意义,从来不是休息与享受,而是为家人服务,家人高兴,他就开心。

    听父亲的,他是春节总导演

    十月份的时候,姐姐忽然跟我说,父亲提议去酒店吃年夜饭。

    “去,订一桌年夜饭,要好的,我出钱。”他豪气地拍拍左胸口,对姐姐说。父亲大半辈子都在穿中山装、西装,衣服的左胸口常年有一个口袋,里面装着钱包,有时候口袋在衣服外面,有时候在里面。

    母亲去世后,我们其实无数次提议,去酒店吃年夜饭,父亲一个人,就别折腾那些鱼糕肉丸水晶肘花了。现在,人也吃不动这些,炸一脸盆肉丸子一直吃到正月十五,不是喜庆的经验而是惨痛的经历。

    但父亲不听。父亲从没听过谁的。他一生我行我素,出得厅堂入得厨房,以前除夕就是他的春晚。孩子多,大家庭,他忙起来也带劲。提前半年就开始学新菜了。父亲在做菜方面,绝对是与时俱进,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看到他经常拿着菜谱。每年春节,他都要鼓捣一点惊喜。

    母亲去世的那年春节,他坚持一个人做菜,不让我们插手,还花重金买了一条鳜鱼,要知道这种生于江南的鱼,在我偏于西北一隅的家乡,是相当贵重的。他想做一道昂首挺胸的松鼠鳜鱼,结果端出来的是一盘番茄酱烩鱼柳。我们乐呵呵地吃着那盘番茄酱烩鱼柳时,父亲忽然感叹自己老了,不中用了,指着二哥说,明年去你家过年。二哥欣然应允。

    第二年春节,过了小年,父亲就一天三个电话打给二哥,询问过年的准备工作,有没有做鱼糕,腊肠晒好了吗,做肉丸是不是买的中粮上好的后腿肉……二哥不小心说了一句,现在的人,平时大鱼大肉吃多了,谁还稀罕这些。父亲很不高兴。

    二哥的自作主张,让父亲收回了“春晚控场权”。当人活到一定年龄,习惯就是他的安全感。父亲继续在除夕夜端上他的那些春节传统餐食,以证明自己的时代尚未过去,并且变本加厉地邀请我们大年初一早晨也要回家吃京果、糖糍粑。

    我在外地,隔两三年回去过一次春节。哥哥姐姐每年跟父亲一起过春节,难免有怨言。因为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手抖得厉害,还要亲自写对联,弄得我家门口整整一年都贴着他写的“蝌蚪文”春联。

    本来家里只有一个冰箱,他又自作主张买了一个大冰柜。还请人在农村帮我家养了一头吃农家饭的土猪,腊月的时候,那头土猪被宰杀分解后,全部塞进了冰柜。一家老小吃了小半年。每次姐姐一家去吃饭,我爸都得意洋洋地说,现在城市里,哪还吃得上这么好的土猪肉,快多吃点。

    “就算是龙肉,在冰柜里冻两个月也不好吃了啊。”我们两人在电话里笑了一会儿,感叹不知道自己老了以后,是不是也会变成这样的老顽固。

    每年进到腊月,父亲开始列春节采购清单。无论姐姐怎么提醒他,超市不打烊,可以随时买,他都习惯买很多放在家里。

    待哥哥姐姐按照清单买来东西,父亲就开始在厨房孤独地忙碌。母亲在的时候,给他打下手,两人经常吵架。都是有主意的人,父亲认为肉皮冻要切块,母亲认为切片才好看,为切块还是切片,吵了几十年也没有结果。母亲去世后,我们忽然发现,端上桌的肉皮冻都是切片摆好的了,像母亲亲手摆的一样。

    后来,父亲炸东西的时候,把手伸进了油锅。

    最近的两年,终于开始由姐姐哥哥轮流操办春节,他们提议春节的时候,把父亲与继母接去住几天,两人却同时反对。甚至连年夜饭,他们都不愿意去吃。

    “去别人家过年有什么意思?”不做总指挥以后,父亲对于过春节似乎完全失去了兴趣。春节于他的意义,从来不是休息与享受,而是为家人服务,家人高兴,他就开心。如今家人依然高兴,“领导”却下岗了,春节时的餐桌上,不再是他熟悉的菜肴;儿女家的门上,也不是他喜欢的用墨汁写出来的春联。我姐家甚至从来不贴春联,因为她那个染着一头金发的儿子觉得春联太土气了;甚至连红包,他都比不过别人。以前给孩子十块钱红包,孩子高兴得什么似的,如今孙子孙女,都习惯用手机接红包了。

    然而,他显然不甘心。

    今年春节,原本说好去二哥家过,父亲却决定出钱,请大家去酒店吃年饭,吃完各回各家。

    他终于发现,还有一个办法能夺回春节的主场,那就是出钱。他甚至规划明年请全家人去海南过年。“听说有那种家庭旅馆,可以做饭,我给你们做海鲜。”父亲兴致勃勃地说。

    对于80岁还在骑摩托车的父亲来说,我们很难打击他的雄伟计划,倒是继母斩钉截铁地说,打死也不坐飞机。

    不知父亲夺回主场的愿望是否能够实现。忙碌了一生的人,特别害怕被照顾,那似乎意味着他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当姐姐吐槽父亲又有花招的时候,我说:“他是春节的总导演,他说做啥,咱们就做啥。”

    稀缺性是美好记忆的钥匙,在什么都不缺乏的年代,人为制造一点匮乏,或许能够让我们重新觉得春节像一个宝藏,藏着人生很多记忆。

    没有春联谈什么年味

    去年春节,我准备在门口贴春联的时候,先生一直在旁边唠叨。他不喜欢春联,尤其讨厌现在过度设计、过于热闹的春联。“土”,他说。

    后来注意看了一下,在我们这个新小区,的确有近半的人家已经不贴春联了,尤其那些小两口。一般门上贴了春联,甚至连门神都配套出场的,一定是家里住了老人的。

    BBC拍了一部纪录片,名为《中国新年》,把春节形容成全球最大的盛会。有一天中午我们在办公室一口气看完了三集,同事说,这还是我们小时候的年啊,现在过年都没什么年味了。

    我问她是不是怀念小时候的春节,她说也没什么。那时候过年主要是为穿新衣服,吃好吃的,现在每天都是年,反倒春节最冷清。她现在过春节的主要任务是追剧,回父母家也还是追剧。“他们打麻将,我又不打,只能追剧。”她说。

    我坚持贴春联的习惯,也是担心如果连春联都不贴,年味淡得都没有了。鞭炮是早都不放了,炸油果子炸肉圆这些事,也早都不做了。以前临近过春节,武汉街头家家户户都晾起腊肉腊鱼香肠,这几年也慢慢少了。门口安徽夫妻开的小菜场,就有自制的腊货,想吃的时候,去买点。

    以前春节的两个重头戏,鸡鸭鱼肉与烟花爆竹,已经不适合新时代了,前者不新鲜,后者不环保。我身边的年轻人,春节最大的心愿是旅游。有两个朋友,连续几年春节都出境旅游。毕竟春节这个时间,太不适合国内旅游了,不仅大多数景点的服务业因为员工放假处于瘫痪状态,如果不能自驾的话,出去玩的跟回家的一起抢票,也不太道德。

    出境游是最好的选择,大家都很羡慕她们,顺带崇拜她们的父母,想得开。不过,这两位朋友都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未婚、平时与父母住在一起、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健在,父母还要忙着当小孩,回自己的父母家过年。

    对于那些儿女远游的父母来说,他们过年最大的意义是一家团聚,断不可能放孩子出去旅游,孩子也于心不忍。

    于是,春节对于年轻人,就成了有几分鸡肋的存在。除了回家看父母,传统习俗正在一天天离我们远去。

    相对而言,广东沿海算是春节传统习俗保持最好的地方。除夕夜有花市,初一初五敬神祭祀。有一年我们大年初一去香港,还看到了舞狮采青,当时还在读小学的儿子羡慕不已,觉得这才叫过年。儿子2000年生人,他童年的时候,武汉禁放鞭炮了,也不流行拜年,大家族里没有跟他同龄的孩子,他连收红包都不觉得有多快乐,毕竟平时手头没差过零花钱,红包虽大,也只是过个手,还没捂热就上缴了。

    春节需要仪式感,才不至于让人觉得不过就是休了个不能远行的假期。这么多年,无论春晚好不好看,我都坚持要求全家人坐在一起看春晚,因为它是全家人意见相对统一的、硕果尚存的仪式感。

    我是北方人,先生是南方人。北方除夕,晚上十点一过,就开始搬出面板,一家人围着边包饺子边看春晚。有些人家还会把硬币洗干净,包几个在饺子里,谁吃到了就代表一年升官发财好运连连。我妈嫌硬币不干净,一般是包几颗炒蚕豆进去。十二点钟响,准时吃饺子,这热气腾腾的饺子,有时候比年夜饭更让我期待。但我先生家没有这个习俗,孩子们也经常觉得年夜饭吃得太饱,看电视嘴又没停,十二点哪还吃得下饺子。年夜饺子也在我的小家庭里失传了。

    同事读高中的儿子放假来办公室写作业,问他盼望过年吗,他说盼望啊,因为过年不用上“培优班”了。问他还有吗,想了想,说我妈做的东坡肘子挺好的。我问同事,你只在春节做东坡肘子吗?同事狡猾地笑笑,说对。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要留点东西做春节的念想,不然以后都不想过春节了。

    只有春节能做的事,好像剩下的真的只有贴春联还算是。这样一琢磨,我就决定今年无论先生如何反对,都要把春联贴上,另外,也要学我的同事,留一样拿手菜,孩子撒泼打滚考一百分都不给他吃,一定要等到除夕,隆重地端上桌。

    我还准备去买一套漂亮的餐具、桌布,只在除夕的时候拿出来用。这是受一位美国朋友的启发。每次说到感恩节,他念念不忘的不是火鸡,而是母亲那套从埃及买回来的、充满异域风情的餐具。感恩节的前一天,她极具仪式感地拿出这套餐具,让孩子们帮忙清洗干净,搭配纯白色、经过浆洗熨烫的桌布,为第二天的节日大餐做准备。

    “家里每个孩子都盼着这一天,可以帮妈妈清洗那套看上去很贵的餐具。上面金属装饰的手感,到现在都记得。”他一脸神往,仿佛那不是过节,而是经受了一场神秘而美好的洗礼。

    节日,是愉快而美好的记忆。仪式感与风俗习惯都是为了加深这种记忆而存在的。稀缺性是美好记忆的钥匙,在什么都不缺乏的年代,人为制造一点匮乏,或许能够让我们重新觉得春节像一个宝藏,藏着人生很多记忆。

    毕竟,这是全球最大的盛会。

    你走后,春晚舞台上再也没有老太太了。

    想赵丽蓉

    现在,很少有人记得你是一个评剧演员,但作为戏曲迷,我记得。1988年在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看到你跟游本昌演小品,我说这是《小二黑结婚》里的三仙姑,老伴不信,贴着电视机屏幕看半天,说还真是,这老太太挺能整。

    春晚多难上啊,听说每个节目都是千里挑一。

    那年你60岁,我比你小7岁。已经内退了。两年前,为了让女儿顶职上班,我办了内退,在家做饭、帮大儿子带孩子。电视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演的评剧,《花为媒》《小二黑结婚》《杨三姐告状》我都看过好几遍。你年轻的时候就是老人相,老了反倒不显老。

    上了春晚,你就火了,大家都知道赵丽蓉。赵丽蓉是你的大名,也是你的艺名。你还有个小名,叫老爱,是你母亲取的。从1988年开始,你连上了8次春晚。家里订了《中国电视报》,春晚节目预告的时候,我会留意看看有没有你的节目。

    我不追星,那是年轻人的事,不过看到一个自己关注的戏曲演员,忽然在春晚舞台上走红,成了著名小品演员,还是很开心的。非常羡慕你的事业可以从60岁重新开始,虽然你看上去与实际上,都是比我老的老太太。

    1989年春节,你演的小品叫《英雄母亲的一天》。我女儿说,你穿的那件驼色的开襟毛衣,跟我的一件衣服一模一样。我的那件,是自己织的,你的呢?后来你还穿过一件红外套,也挺好看。第二年,我也买了一件黑底红花的外套。以前我从来不穿红色,年轻时没机会穿,老了,担心打扮得跟老妖精似的。

    你的普通话有唐山口音,我的普通话是锦州口音。口音这东西,有时候就是改不了,可能也不想改。

    你不识字,我也不识字。小时候没读过书,后来在扫盲班学过几天,工作以后,隔三岔五学一点,终于可以自己填表格了,看书还是不行。我不识字,当工人没问题,会干活就行了,你不识字可怎么做演员啊?听说你的台词都是别人念给你听,你再记下来的。你的记性真好,那些台词儿,别人念十遍我也不一定能记住。

    连我女儿都说,我跟你像。我后来也跳点广场舞,经常想起你边跳边唱“蹚戈就是蹚啊蹚着走”。听说你1999年演《老将出马》的时候,已经得肺癌了。后来电视里重播那个小品,我看得又笑又哭,老伴说我神经病,我跟他说你最后那一跪,不是剧情需要,是你站不住了。他说“这老太太够拼的”。

    你叫赵丽蓉,我叫李桂兰,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名字都挺土的。你就像我身边的一个认识多年的老太太,巩汉林就像不争气的滑头儿子。孩子生多了,谁家还没个滑头儿子呢,又可气又可爱,数他最聪明,但数他最调皮。

    我给女儿带孩子。有一天吃饭,跟她说起第一任丈夫,游泳淹死了,我们感情特别好,从那以后,我看到湖啊、海啊、河啊,就晕,有人喜欢去湖边玩,我可不喜欢。女儿说你的第一任丈夫,在“文革”中病逝了,你们感情也很好。第二任丈夫后来也突发心脏病死了,留你孤零零一个人在世上。你还有个先天残疾的女儿,没成年也走了。我经常阴天下雨就想到那些不开心的事,你是怎么乐得出来呢?我就纳闷了。

    女儿说女人还是要有自己的事业,有了自己的事业,就能经受挫折。男人比女人坚强,就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舞台,以后的女人也能跟男人一样坚强,因为像她这么大的女孩,都开始追求事业了。我帮她带孩子,让她去追求事业,不要跟我一样,最好跟你一样,60岁还能出名,人生最后时刻,都没退休。

    我羡慕一直没退休的人,羡慕你在舞台上又唱又跳,羡慕那么多人生挫折都没把你打垮。你的小品里,我最喜欢《如此包装》。有一次跟女儿去饭馆吃饺子,三鲜馅的饺子,就粉丝、黄瓜、鸡蛋,连点虾皮儿都不放,我就想起你说的“群英荟萃?我看奏是萝卜开会”,还有“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这酒怎么样,听我给你吹”。我不识字,但你的台词我都背下来了。没事在家看电视,总换台,有时候换着换着,还真能看到你。就那几个小品,翻来覆去地演,怎么都看不烦。

    家人都知道我喜欢你。有时候我在厨房炒菜,他们换台换到你,马上来叫我,我就关了火去看你。我总觉得你就是另一个我,跟我差不多的年龄,穿差不多的衣服,脸上有差不多的皱纹,生活遭遇过大不幸,说话都带口音,但你比我快乐、坚强、能干。

    虽然你父母不是演艺圈的,但你跟你哥哥都是演员,从小进剧团跑场子,肯定也受过不少苦。不过你好像从来没说过这些。经过风浪的人,都知道只讲好事,不讲坏事。坏事复杂,好事简单,复杂的事埋在心里,讲出去容易惹事,别人也只能同情你。开心的时候,大家一起笑,痛苦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哭,你跟我的想法一样。我受的那些苦,讲给女儿听,她都不乐意,她说那个年代大家都苦啊,你瞧这是什么话。

    2000年,我离开家乡,去武汉给最小的女儿带孩子了。

    2000年,你离开舞台,去很远的地方,与最小的女儿见面了。

    至你离开以后,春晚舞台上,再也没有看到过让我信服的、跟我一样的老太太。她们都在演老太太,无论年老的还是年轻的,都在演,只有你,是真的老太太。

    最近几年,你的小品重播得越来越少了。女儿帮我下载在平板电脑里,我不爱看,我还是习惯看电视,换台,说不定换着换着,就能看到你呢。

    或许我们记忆中永远有两个春节,一个很物质,一个很精神。

    眼福耳福在正月

    香港电影:《家有喜事》 

    导演:高志森 

    主演:张国荣/ 周星驰/ 张曼玉/ 黄百鸣等

    《家有喜事》13天拍摄完毕,却在香港收获4800万元票房,是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贺岁片之王。

    上世纪80年代,香港就有了贺岁片概念,这个概念在90年代传入内地。《家有喜事》讲述的是一个大家族,兄弟姐妹各有各的脾气、性格、际遇,在团聚的节日前,引发了一场矛盾冲突与治愈过程。最终,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大家像春节拍全家福一样,各不相同,却皆大欢喜。

    这是哥哥张国荣为数不多的喜剧电影,他唯一承认过的正牌女友毛舜筠在电影中与他有很多对手戏。一部贺岁片,集齐了一堆著名影星,可谓史无前例,更重要的是,它真的好看。最后那个全家福的镜头,每每看得人心里像燃烧着小暖炉,原来阖家团圆真是世界上最幸福最美好的事,身处其中的人都变漂亮了。

    BBC纪录片《中国新年:全球最大的盛典》 

    导演: Bill Locke 

    主演: Kate Humble / Ant Anstead / 陆思敬 / David Myers / 西蒙·金 等

    据说这部纪录片,把很多海外游子看哭了。不过,当年《舌尖上的中国》,挖藕的那一幕场景,我在美国留学的朋友看哭了。她是湖北人,在国内的时候,每年春节的餐桌上,少不了妈妈煨的排骨藕汤。

    《中国新年》的豆瓣评分8.1,有豆友说,除夕夜CCTV-9应该放这个。

    这是一部任何中国人,无论你在哪里,过年是否吃到饺子,看了都会倍感亲切以及心生自豪的纪录片。虽然嘴上说着过年越来越没意思,其实身体很诚实地告诉我们,无论如何,春节就是我们骨子里、血脉里最重要的日子,无论我们所在的城市里,还有没有熟悉的烟花、社火、舞龙舞狮,无论饺子还是不是以前的味道,当我们看到那些热闹的场景,刚出锅的饺子,心里依然升腾一种自豪:这就是属于我们的春节。

    电视剧:1986版《西游记》 

    导演:杨洁 

    主演:六小龄童 /徐少华 /迟重瑞 /汪粤 /马德华 /闫怀礼等

    1986版《西游记》每年春节都有电视台重播,20年来,至少陪伴了两代人的春节。就在去年春节,我公公还在看重播的《西游记》。

    换台看到,总忍不住停下来看两集。就像除夕夜的饺子,吃得再饱也可添两个在嘴里。

    剧情早已烂熟于胸,随时随地换台可看,不留恋,不惦念,可每次看起来还是那么兴致勃勃。玉兔精、女儿国国王、高小姐一直那么美,孙悟空一直那么灵,第一次看《西游记》的少男少女,如今已经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孩子对于这一版的《西游记》没有感情,也不知道它与春节的渊源,偶尔还嘲笑它是“渣特效”。

    风俗可以传承,记忆却无法给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对于70后、80后来说,《西游记》是与春节有关的记忆。第一次播的时候,家长怕影响学习,不开电视机,只能路过小卖部的时候偷偷看两眼。发现春节重播,一天可以演七八集,那种惊喜,就像发现了阿里巴巴的宝藏。

    韩国综艺:三时三餐 

    出演:车胜元、刘海镇、孙浩俊

    身处城市的我们,早已经忘了为一日三餐发愁,“饿了吗”“饿了”,手指一动,饭菜到手。偶尔有忧愁,也是在发愁吃多了,长胖了,或者吃腻了,要换了。

    《三时三餐》把三个暖大叔扔进农村,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鱼要自己捕,菜要自己种,然后不停地做饭。当生活变成只为一日三餐奔波,睁开眼睛,就开始为一顿饭而努力,人的精神状态,反倒变得跟自然界中的一棵树一样,简单、挺拔。那种生活的确定感,让在城市中迷惘的我们,既羡慕,又暖心。

    《三时三餐》已经出到第三季,在家窝着过春节的人,完全可以把它当成旅游节目。没有著名的景点,但每一帧画面,连简单的天空、云朵,都拍得无比唯美,透着浓浓的岁月静好味。

    春节,大家都在催你做新年计划,祝你新的一年更上一层楼的时候,我倒劝你看看这部特别没有志向与野心的综艺节目。人类最初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吃饭,走着走着就进入迷宫,为努力而努力,为成功而成功,害怕衰老,却又快速地走在奔向老年的路上,甚至很多年轻人,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老了。

    图书:《传家: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作者:姚任祥 新星出版社

    这套书很像纸上的纪录片。全书分为春夏秋冬四卷。看章节的名字你大致就能知道它讲了什么:气氛生活,岁时节庆,以食为天,匠心手艺……没错,它就是讲生活,怎么吃怎么玩怎么在生活的柴米油盐中找到生存的价值。

    这套书,特别适合节日闲翻。像1986版《西游记》一样,不需要从第一集开始,甚至每一集都不需要从片头开始,随便翻起一页,你的思维很快就能与内容对接。因为它讲的就是你的生活啊,你向往的或者已经遗忘、忽略的生活。

    作者姚任祥是京剧名伶顾正秋的小女儿,身份跨界民歌手、珠宝设计师、全职妈妈、作家。她的写作视角从家族生活,一直上升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艺术。春节,当然要读让人快乐的书。这套书的阅读过程是愉悦的,作者是一个真正懂生活的人,生活的温度渗透在字里行间,而不是仅仅做了资料汇编。

专题撰稿 艾小羊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1月20日 08 版)

春节的主场